01.24 直擊丨南方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24名隊員除夕夜出征

24日,正值除夕,南方醫院醫療隊24名隊員從廣州出發奔赴武漢。

據悉,此次南方醫院醫療隊隊長由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郭亞兵擔任,護理人員由惠僑醫療中心護士長李利擔任,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醫護工作者都曾參與2003年原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赴小湯山醫療隊,李利護士長孩子還僅有3歲。

昨晚,一封來自南方醫院的請戰書在朋友圈刷屏了。這封來自原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2003年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醫療隊24名隊員的請戰書寫道:

17年後的今天,全國人民正面對新冠狀病毒肆虐,作為一支有豐富經驗、戰勝過“非典“的英雄集體,我們更是責無旁貸!

我們特此向院黨委請戰,願為戰勝新疫情,隨時聽候調令,我們小湯山全體隊員都義無反顧,奔赴一線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在此,我們積極請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一封請戰書背後,隱藏著一段怎樣故事?

原南方醫院小湯山醫療隊隊長郭亞兵向記者解開了謎底。

2003年,SARS肆虐,郭亞兵帶領著29名醫療人員,前往北京小湯山醫院支援,參與“非典”病人的救治。在小湯山執行任務的兩個多月期間,這一群人經歷了生死考驗,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

17年過去了,這群人還保持緊密聯繫,幾乎每年有聚餐,非典十週年時,一起回到當年奮戰的地方,共同懷念抗擊非典的特殊日子。在微信流行後,他們成立微信群,沒事嘮嗑聊家常,遇到險情時, 這支隊伍的鬥志重新被點燃。

這段時間,“新冠”疫情兇猛。微信群中,“抗非老兵”討論熱烈,思考自己能為國家做點什麼?

護士長王曉豔率先在群裡起草一份請戰書,主動要求赴防治一線工作。她的倡議得到了24名小湯山隊員的熱情響應,大家紛紛簽字,按下鮮紅的指印,請戰抗擊新型肺炎。

郭亞兵坦言,當年參加抗擊非典的人員,現在大多是科室業務骨幹,手下都管理著一個團隊,想抽調當年的“原班人馬”參與抗擊新型肺炎,這不現實。但作為一名老隊員,他可以帶隊,到一線指導新醫生,幫助他們更好適應工作,避免感染。

“有些經驗是可以傳輸的。”郭亞兵表示,面對未知的疫情,醫護人員的第一反應是害怕,這是在情理之中,“說不怕那是假的”。但要學會與恐懼相處,“ 如果睡不好覺,免疫狀態是紊亂,自然就更容易感染。當年在小湯山時,大家心情很放鬆,該吃飯就吃飯,該運動還是要去運動。”

“心理要放鬆,但防護要到位。”郭亞兵表示,一線醫護人員尤其是發熱門診,近距離接觸病人的醫生,應做好一級防護,“工作容不得半點含糊。”

南方醫院作為省級定點收治醫院,曾奉命組隊赴小湯山抗擊非典,為全國抗擊非典做出了突出貢獻。連日來,南方醫院請戰氛圍熱烈,紛紛表達了“若有戰,召必回”的心聲,近千名醫護人員放棄休假準備隨時回到工作崗位。

醫院黨委高度重視“新冠”病情,在前期完善組織機構的基礎上,針對防治“新冠”情況,今天(24日)早上決定成立三個小組:一是成立“前線指揮部,設立了專線電話,隨時協調解決防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二是成立了督導專家組,選調感染內科、呼吸內科、感染辦等資深專家為督導成員,嚴格督導一線工作人員的規範操作情況,並對救治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行指導,編寫科學防治指南。三是成立了愛心團隊,專門為奮戰在臨床一線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做好後勤服務保障工作。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