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被忽略的大唐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

被忽略的大唐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

說起唐憲宗李純,可能大家都十分的陌生,在浩蕩的華夏五千年曆史中,名氣也確實比不上漢文帝,宋仁宗,康熙,這些君主,但是他的雄才大略卻有過之而不及。他給那個深受藩鎮割據,宦官專政的中唐,又帶去勃勃生機,如果不是出現意外,大唐會在他的帶領下重新雄踞東方。接下來就讓我們瞭解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李純為唐順宗長子,出生在大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的長安宮中。在他出生時,正是皇曾祖代宗(李豫)的晚年。出生的第二年,祖父德宗即位,父親順宗被立為太子。李純幼年懵懂之時,長安城裡就發生了“涇師之變”,倉皇出逃的德宗沒有能夠保障宗室子弟的安全,那些沒有及時撤離者有77人死於叛軍之手,這使的德宗一直痛疚不已。

被忽略的大唐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


在李純七歲的時候,德宗重返長安。有一天,李純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樂,問他:“你是誰家的孩子,怎麼在我的懷裡?”李純道:“我是第三天子。”這一回答使德宗大為驚異,作為當今皇上的長孫,按照祖、父、子的順序回答為“第三天子”,既聞所未聞,又很契合實際,德宗皇帝不禁對懷裡的皇孫增添了幾絲喜愛。貞元四年(788年)六月,11歲的他就被冊封為廣陵郡王。這位自幼遭遇戰亂的皇孫,沒有在那個環境下,自暴自棄,反而造就他堅韌不拔的性格,這些苦難也讓他了解到國家所面臨的嚴重危機。

而17年後,也就是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四月六日,封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開始監國攝政,而後八月四日,李純得到順宗李誦傳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於宣政殿。 從此之後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式開啟。而目睹了當時兵變的慘劇的李純,即位後就把剷除藩鎮割據當作重中之重。

元和元年(806年),剛剛即位的李純,就得到西川節度使劉闢叛亂的消息。李純當即派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等率軍前往討伐。劉闢屢戰屢敗,最後徹底潰敗被俘,被送到長安斬首。 而後(814年)九月,彰義(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匿喪不報,自掌兵權。朝廷遣使弔祭,拒而不納,繼而舉兵叛亂,威脅東都。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李純決定對淮西用兵。淮西節度使駐於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地處中原,戰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來,一直保持半獨立狀態。李純對其用兵,正是改變這種狀態的決心表現。對淮西用兵,震動很大。

被忽略的大唐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


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感到威脅,就採用聲言助官軍討伐吳元濟,實際上支持吳元濟的兩面派手法,企圖鞏固自己的地位。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李純命自願親赴前線的裴度以宰相兼彰義節度使。裴度立即奔赴淮西,與隨鄧節度使李愬等,大舉進攻吳元濟。九月,李愬軍首先攻破蔡州,大敗淮西軍。吳元濟沒有料到李愬軍快速異常,毫無防備地束手就擒。持續三年的淮西叛亂,宣告結束了。吳元濟的敗死,讓李師道極為恐懼,初欲獻地歸順朝廷,並以長子入侍為質。後來舉兵叛唐,之後隨即被掃滅。一系列戰爭的勝利,極大了提高了中央王朝的權威,讓安史之亂後愈演愈烈的藩鎮割據狀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並且使久已脫離中央控制的河朔三鎮又重新歸附。帝國經過幾代頹勢後重新煥發了他的朝陽

而李純不但在軍事上獲得極大成功,在內政方面也是功績卓著。即位後,他事事以先祖唐太宗,唐玄宗為榜樣。大力提高宰相的權威,任用杜黃裳、裴度、李絳相繼為相,並將“軍國樞機,盡歸之於宰相”,“能用忠謀,不惑群議”。先後任用了一批年輕有為、忠讜有才幹、力主削藩、反對宦官干擾軍政的宰相。同時周圍還有一批極言直諫,維護政治清明的大臣。如翰林學士、左拾遺白居易反對宦官吐突承璀掛帥出征,主張國家征戰責成將帥;東臺御史元稹糾劾不法,與中使抗爭;刑部侍郎韓愈,諫止憲宗迎佛骨佞佛等。

被忽略的大唐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


經濟上唐憲宗任用裴垍為相,採取措施,減輕江淮人民的賦稅負擔。在國家防禦上又任用李絳為相,而李絳也不負重託,在北邊營田養兵,減輕財政開支。之後憲宗還委任了一批理財的宰相,如元和元年(806年)以李巽為度支鹽鐵轉運使,改革鹽鐵經營權,使得國家的財政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這些政策又使當時的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李純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為風雨飄搖的大唐贏得新的生機,被後世稱之為 元和中興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王朝中期,李純憑藉著自己的文韜武略,建立了一個很穩定的中央政府,而在對待藩鎮長期持久的一系列軟硬兼施的方略中,李純堅持了下來,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將藩鎮徹底根除。這在那個時候是很了不起的。而他的這些改革又使唐王朝延續了100多年,而這樣的成績又顯示著他有著一代雄主的魄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