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0.引言---一個故事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故事1:他們高興我就高興


主人公小A,ta在和外界互動時,做每件事情的出發點都是服務好他人。ta會非常貼心的去觀察他人的需求,然後做出回應,比如說看到誰會有什麼潛在需求了,ta都會在對方沒行動時,第一時間給拿過去,ta隨時都在捕捉著外界的風吹草動來做出回應。

這樣的孩子大家都喜歡,都會說“哎呀,你怎麼那麼貼心呢,你把每個人都照顧得週週到到的,你真細緻,你是怎麼做到的呀?”每當這個時候ta都覺得特別開心,有成就感,感覺到了自己是有價值的。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需要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這是人生存的潛意識需要。

主人公的這份價值感來自於他人的被需要帶給ta的安全感;來自於小的時候,自己因為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家長肯定,而生長出來的一份支撐自己生存下去的價值:ta發現,只要我聽話,只要我察言觀色每個人的需求並滿足,我就會得到誇讚;

意識上感受到了誇讚,潛意識就會覺得自己很有用,我就是有價值的,就會很滿足;


故事2:不完美就不交付

主人公小B,從小做每件事情的時候,家長對ta都有極高的要求和期待,如果做不好家長就會極嚴厲的去批評,要求ta做好;即使做得很好,由於父母的望子女成龍的愛之心,也只能換來家長說還可以吧,只是達到了及格分。

久而久之ta就形成了做什麼事情都是高標準要求自己的習慣。即使長大了,父母不再跟著自己,自己有自主性了,但內在父母的聲音卻餘音繚繞。

彷彿只有做百分之百才有價值,達不到就是一點價值沒有。

長此以往,ta對自己有極嚴格的要求,任何事情都要完美,如果不完美自己就會躲起來,怕其他人評價不夠好,自己都覺得羞於見人,自己害怕這種無價值感。

這樣的信念模式讓ta透不過氣來,這樣的ta能力一定不差,凡事高標準定會特別厲害,但是ta並不開心,即使ta在很多人眼裡都是一個很成功的人,但他卻並不快樂。

別人對ta的誇讚、崇拜在ta看來都是假的,都是為了安慰ta,覺得自己並沒有那麼好,離自己的超準還差得遠,因此ta活在深深的自我評判與不接納中苦苦掙扎。


1.依戀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以上兩個案例都是因為童年發展出了對某項事物的依戀而百試不爽,從而加固印象成為了自己的本能。

但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每個經驗它都是有邊界的。

在小的時候由於特定的需求而生長出來的特定行為,這些曾經保護過我們的東西隨著我們的長大,隨著我們能力的提升,有一天會成為影響我們發展的一個障礙。

這個阻礙我們發展的邊界、障礙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情景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比如

  • 為什麼我明明知道它很重要,我就是不去做呢;
  • 為什麼我明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但當別人有需要向我張嘴的時候,我就是不會拒絕呢?
  • 為什麼我要求自己每件事都要做得完美才願意去交付?
  • 為什麼別人一不尊重我,我就很生氣呢?
  • 為什麼我一看到比我厲害的人就會躲起來呢?
  • 為什麼我一看到一大堆的事要去處理就會煩躁,一點推進的力量都沒有呢?
  • 為什麼我一落下課、工作,沒有別人做的好,我就會自我批評呢?
  • 為什麼我一遇到潛在衝突就會逃避呢?為此我不願意談論我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總是會把自己關閉起來。

這一切的答案都是源於我們在找尋自己的價值感。當做A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而做不到A就感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這彷彿就是非黑即白的信念。

這樣的信念源於我們童年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場景,比如說考試的時候要麼100分,要麼就是不及格,彷彿從99分到60分之間,都是沒有價值的;

再或者中國人有一個信念,要麼就是冠軍,要麼就是什麼都不是。亞軍和冠軍只有一牆之隔,但彷彿得了亞軍就什麼都不是,長久以往在這樣信念的薰陶之下,我們對自己越發的苛求,越發的對價值形成了畸形的追求。

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講到,信念來源於依戀,一旦解除心中對過去環境某些不恰當的依戀,就表示馴服了大象的行動,就可以朝著自己想要的未來飛奔了。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人類本能除了對一些看得見的價值有興趣,其實我們的人性對那些看不見的價值,對我們有更強烈吸引力和更大價值感,更願意去追求。

  • 比如我們會對一些物質的享受非常的在意,但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一旦擁有的剎那彷彿就沒有興趣了,於是開始追蹤下一個帶來感官刺激的有價值的東西。

當我們一再的去追求一一件件奢侈品,一個給房子、車子、美食帶來價值的時候,又覺得這樣的人生非常的無趣、迷茫。

那到底追求什麼樣的價值才能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吸引力,讓我們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值得那?

那可能就是去追求因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帶來的改變所帶來的價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稱之為「自我實現」。

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他人,給他人帶來改變;

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他人,來給他人帶來便利;

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當每個人都能通過「利他」實現自己人生的超越價值,這份「利他」不是討好,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每個行為都能在自己好的同時,也能想到如何讓別人也便利,別人也能受惠,這樣會影響身邊的人都活出這份價值感,這是我們的自我實現帶來的價值感,這是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的幸福。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3.什麼是「自我實現」

  • 比如小的時候因為撿到馬路上的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而感覺到非常開心;
    • 純真年少的我們扶一位老奶奶過馬路,老奶奶說謝謝你,因為你而讓我感覺世界很溫暖,我們會很開心;
    • 我們因為為別人卡了一下電梯,而讓他沒有遲到我們會覺得很開心;
    • 我們因為告訴別人的包開了及時提醒而讓他沒有丟東西,那個人非常真誠的告訴你謝謝你,這個時候會覺得很開心;

    就像在疫情當中舍小家顧大家的鐘南山、

    疫情當中舍自己服務他人的醫生護士、

    用自己的生命保護更多人的警察,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讓更多的生命去活得更好,讓更多的生命去感受到陽光雨露的照射,去感受到生命的多彩。

    這樣的生命就是更有價值感的人生,是因為自己的付出而讓更多人感受到不同的鮮活生命的感召,這樣的追求就是被需要、有價值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召喚,讓無數人願意為之付出。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這也是人區別於地球上任何生物的偉大之處~

    如果我們是那個崗位上的你我他,任何一個人在那個當下都會願意這麼做,這就是人性的偉大~

    人之初,性本善

    迴歸積極心理學鉅作《象與騎象人》,書中講到:信念來源於依戀,一旦解除心中的依戀,就表示馴服大象。

    如果想讓自己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前行、去飛奔,那就需要把大象過去對某種形式的依戀去看見、去接納、去用愛消融

    那些依戀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是用來保護我們的,但當著我們的能力發展,我們長大了,這些依戀就會制約自己的發展。

    當我們為大象建立起健康的依戀關係,那我們就會迎來飛速發展的時刻。

    3.1 如何實現「看見、接納、消融」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剛剛過去的二月底覆盤時我發現自己有兩大重大突破

    物質增長;

    和愛人溝通,不再逃避,不再心理反抗表面順從,昨天說出來長久想說,但害怕破壞關係而一直沒說出來的話,太爽了

    過去家庭關係中,由於自己打小害怕衝突,在任何情景下,只要感知到潛在的衝突,會習慣性迴避來保護自己。因此會一再勉強自己去做並不喜歡的事,比如哄對方,一方習慣性言和。

    任何事情都有錨定規律,一開始一旦錨定了什麼,未來生活都會由此產生,想改變很難~

    現在我開始突破了這個錨定,不再恐懼衝突,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對於我是一個極大的成長;

    而最大的突破來自於我擁有了底氣,因為有了底氣我才敢說出來我要講的話,不再有恐懼;

    最最重要的是我看見了我小時候對[對方需要我]給我帶來價值的依戀,這份依戀為我增強了價值感,那些年支撐我找到了生存的價值;

    但隨著我能力的發展,我早已找到了更大的人生價值時,這份畸形的價值依戀仍然在我的潛意識裡自動運轉著,過去的保護成為了今天的阻礙。

    當我一再為同樣的事困擾時,說明我生長出了新的身份,早已不再需要她,是時候「看見她、謝謝她、消融她」了。

    因為我的世界不再是原來的一口井,而成為了天地萬物。

    真是看待世界的方式變了,自己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把自己過去的畸形依戀說出來,一時爽,一直說出來就會一直爽。

    恭喜自己呀,真想抱抱自己,為自己慶生~是的,這是新生命的開始~

    過去面對衝突忍氣吞聲,自己有一種假設:對方需要我用這種哄對方,依從對方來經營關係,從而來凸顯我的價值,我依戀這種關係帶給我的安全性,現在看來是畸形依戀;

    3.2 依戀運作模式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過去我的依戀運作模式是-討好

    對方生氣——我忍氣吞聲——按他們要求的去做他們就開心——我就有價值

    而本月我終於突破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懼:童年形成的被拋棄的恐懼

    真正突破,我感受這些年我過的好苦,我的大象好委屈;

    新的依戀運作模式-自我實現

    我學習——擁有新能力——自己改變——吸引同頻需要的人——給她們以精神力量支持——她們活出來生命本來的樣子——我有價值

    這次感受和之前教練過程當中感受到的突破感受不同之處:

    這個恐懼的話題我已經做過三次教練,我發現在教練過程感受到突破是前提,但更重要的是隻有把成果運用到生活中,為我的生活帶來切實的改變,我的身體才會改變過往的記憶。才相信原來過去的記憶不再適應現在,現在可以有更好的應對和解決方式。

    我看到了自己在過去對找尋存在價值的畸形依戀,並替換成了健康的依戀關係。

    這份真實的發生能給我的生活帶來的價值:

    用愛給我的大象消融了這種不健康的依戀,為生活打開全新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是指我忽然想到了我對我媽媽,還有對於我所有親人的那種不拒絕。彷彿我過去都是通過對身邊的每一個人的不拒絕,讓每一個人舒服來凸顯我的價值,而我一直生活在對這種價值的依戀中。

    不僅是對家人,還有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彷彿過去都是在通過這種依從、聽話來依戀自己的那份價值,覺得自己才是活著有意義的;

    那當我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就不用再不斷追求這種畸形價值的生活了,我擁有了生活的主動權

    現在的生活我已經不再需要這種價值感了,我已經找到了我本身更大的價值,我的生命可以實現的更大的價值,現在我的大象找到了更大的價值,就是自我實現。

    我自己通過自己的能力實現了蛻變,並且這份能力可以去幫助影響更多的人去蛻變成自己夢想的樣子,這才是我追尋的更大價值~

    4. 信念模式的源頭—依戀


    我不再需要去依戀過去的那種忍氣吞聲來討好別人而實現的價值,對,過去的那份價值來自於討好。

    我大象過去的依戀的源頭就是討好,我的大象現在終於不再討好別人,也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了,所以她非常的開心,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這可能就是我昨天在和我愛人說完了那些話以後狀態出奇好好原因,不僅說的過程中全程沒有情緒,說完了好爽,事後我一點也沒有內耗,馬上就可以投入工作學習中,效率奇高。

    我重新定義的這份對於家人的、對於自己的價值所在,使我和愛人的親密關係也更加趨向於健康,我們成為彼此獨立而又親密的人。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我過去的模式就是討好,我的依戀的源頭是討好帶來價值,而這份價值曾經是我活著的意義,所以我不停的需要去討好別人來讓別人需要我,來覺得別人需要我,從而讓我有活著的意義,我看到了我過去依戀的源頭是討好。

    而我現在依戀的源頭是自我實現,因為自我實現了,所以我感覺到了更大的價值,而這份價值可以讓我有天地萬物般的心態。

    可以不去計較那些生活裡的瑣碎事情,即使自己少說一句也不會覺得吃了虧,自己多說幾句好話都不要緊也不委屈了,是心甘情願去做,不像過去是為了討好而去委屈自己哄對方。

    發生改變的原因就是我找到了更大的價值,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

    過去永澄老師曾說當我們人生的格局足夠大再來看待日常的瑣事,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今天我切身體會到了這種不同。比如當我們乘坐在天空行駛的飛機裡往下看、或在高18層的樓房向下看地面的東西,就會覺得很小,你就不會去在意有什麼;

    而假如你站在地面看地上的一切,可能一個垃圾、一隻螞蟻你都看得真真切切,就會整日被煩惱、情緒所控制;

    而假如從足夠高的上方往下看,這些東西已經變得沒那麼大了,沒有那麼重要了,甚至都模糊了,也就不會帶來煩惱了,突然過往這些概念都打通了。

    事情還是同樣的事情,因為我對依戀的定義變了,所以我才能在看生活中過往同樣瑣碎的小事時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這些事不再佔用我的精力,因為我已經突破了它。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5. 結尾

    人很多時候學習知識的時候就是學知識,忘記了應用的場景,如果沒有這些,學習效率非常低;

    比如讀一本書最高效的方法是要結合到真實的感受和真實的場景中,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為生活帶來改變;

    • 比如在做教練的時候,很多客戶覺得自己找到了內心的渴望願景、我好輕鬆、好開心呀,但過幾天又沒了力量;緣自於你要把教練結果用於生活場景中,讓身體改變並固化對同樣場景的身體記憶。

    比如我,當我在生活中真正突破對討好的依戀,對恐懼的模式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我感覺這些年我的大象(身體)好委屈,這才是真正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出現的新體驗;會替換過往不好的體驗,讓自己樂於在生活中不斷應用教練成果。

    突破恐懼相關的模式這件事,我大大小小教練探索了好多次,感謝我的教練慧靈和一鵬,一次次的抽絲剝繭,幫助我看到了核心。

    這個依戀源頭那次教練,一鵬幫我拿到的成果是:在我的身體外邊長出來一層軟軟的鎧甲,它可以保護我,且我可以決定飛來的傷害是彈回去還是擊中我。只要我不允許,沒有人可以傷害我,我體會到了安全帶來的雲清風淡

    而我最想和我的教練客戶、長期客戶說,教練體驗過之後一定要到生活中去體驗,想了多次都沒有實際來一次身體記憶的深刻。

    就算我們想了再多次,但是真實發生的時候,跟我們想的還是不一樣

    所以改變困擾自己的固有信念模式兩部曲

    • 1.帶著一個想突破的信念找自己信任的教練,做一次教練;
    • 2.把教練成果到生活中去用,固化到生活場景中,是很有很有很有魅力去吸引我們改變過往應對方式的絕佳策略~

    教練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可以應用在生活出現情緒又走不出來的時候。

    我們每天都會因一些事而產生一些負面情緒,而有時候會發現我們會在同樣的事情上持續產生負面情緒,那些同樣的事件就像一個按鈕,按鈕一被觸發,我們就像機器人一樣被同樣的觸發,產生同樣的反應。

    比如我愛人一不認同我、一給我提建議,我就發火

    教練可以幫助我們處理掉這些按鈕,讓我們給自己建立新的更加積極、健康、有價值的應對方式,離開一直以來的情緒困擾。

    你的生活必需品-私人教練準備好了嗎?

    我是「新女性高效成長教練」,歡迎把我採購回家~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感謝教練靈魂畫手亞菲配圖,歡迎鏈接溫暖的她

    近期更新文章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點擊【留言】,告訴我你想要什麼才能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知道有點遠,但你仍會點,對麼~

    不會拒絕、完美、拖延、自我批評,比信念更底層的原因原來是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