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刘备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以后,而不是汉高祖之后?

历史红尘


【老爹回答问题的原则: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01.刘邦和中山靖王刘胜之间,到底有啥关系?

刘邦有8个儿子,嫡长子刘盈在刘邦死后,继位称帝,史称汉惠帝。在这之后,西汉的历史,进入到了吕后称制时期。

在吕后称制时期,扶持过两位少帝。在诸吕之乱被平定后,西汉的朝臣们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为帝,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在汉文帝死后,由他的儿子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

汉景帝有14个儿子,最终选择第11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同时,汉景帝中的第9子,为中山靖王刘胜。他和汉武帝是异母兄弟关系。

刘胜这个人,非常喜好酒色,有子孙约有120多人。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

也就是说,刘胜是刘邦的曾孙。

02.刘胜和刘备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三国志·蜀书》中的先主传篇记载: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根据清代乾隆四十八年,文华殿太学士刘墉撰修《刘氏集注重修族谱》中记载:

由此可知,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第十五世孙,是刘邦的第十八世孙。

03.为什么刘备只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不直接说自己是刘邦之后?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社会上和官场里,都十分看重出身门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当时的选官制度。

中国东汉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征辟两种制度。

察举,就是由地方州郡的官吏,以“贤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荐上去,经过考核后,就可以被授予官职。

征辟,就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在理论上来说,那些被察举、征辟的人,都必须要有才能和名望。

因此,为了争取被察举和征辟,那些想要从政的人,都会修饰自己的品行,说自己是名人之后,借此抬高身价。

我们知道,刘备“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虽然刘备家境贫困,但是他有远大的抱负。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刘备也不例外,因此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就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好将来被察举从政为官。

如果直接说自己是刘邦之后,那就扯太远了,别人可能就不太相信了。

总之,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出于从政的需要。不直接说自己是刘邦之后,是怕别人质疑自己出身的可信度。


老爹有话说


只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志》上虽然并没有明确这么说,但是以刘备的聪明才智来看,他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肯定也会这样说的。

(刘备)

明明刘邦是更大的大牌。就算不说刘邦,说汉景帝刘启,也肯定是妇孺皆知的。我们都知道,现在讲究名人效应。如果你的名字和名人放在一起,你的名字会变得更加响亮。既然如此,刘备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名字和更有名的刘邦、刘启放在一起,反而和不怎么出名的刘胜放在一起呢?和刘邦、刘启放在一起,不是能够网罗更多的人才吗?

其实,说自己是刘胜的后代,恰恰能够体现刘备的深思熟虑和雄才大略。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备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人,他不像袁绍、袁术一样,拥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曹操的运气好,可以拥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像吕布、公孙瓒一样,曾经是一方大员。或者像孙权那样,祖上打了一片基业。他是真正的一穷二白。他唯一拥有的,就是皇室后代这样一个身份。所以对于刘备来说,如何用好这个身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要知道,刘邦打下江山以后,刘姓人开始发达起来。经过四百年的繁衍生息,刘姓人肯定成为那时候人数最大的一个姓。

(刘邦)

为什么说刘姓人会成为那时候人数最大的一个姓呢?

一方面,刘姓人比较显贵,因此他们的三妻四妾肯定最多。他们的子女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成活率肯定最高。这样,刘姓后代的人数就会非常多。另一方面,皇帝又会赐给很多功臣、亲贵以刘姓。比如刘邦打败项羽以后,就赐给项姓为刘姓。连敌姓都赐予了刘姓,可见刘姓人当时确实是非常多的。

既然刘姓人很多,因此刘备要想打好这张牌,就遇到了刘姓这张牌的真实性和含金量的问题。别人会怀疑刘备的刘姓是假的。很多人会打着刘姓皇亲贵族这样一个身份,招摇撞骗。尤其是在王朝末年,这样的情况会更多。

关于含金量的问题,也是刘备需要特别考虑的。也就是说,他这个刘姓,本来就是皇室的血脉,还是在刘邦建立天下之前,他的祖宗已经姓刘了。或者他这个刘姓是后来被皇帝给赐予的。显然,其中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刘启)

刘备要做的,就是既要让他这个刘姓,具有极大的真实性,又要让他这个刘姓,具有极大的含金量。因此它在对外发布的时候,就特别考功夫。

如果刘备对外宣称他是刘邦之后,或者是刘启之后。在别人的心中就会产生这样一个观感:这个人是不是冒牌货?是不是假冒皇帝的名字来招摇撞骗啊?因为招摇撞骗的人,肯定会往那些更有名的人身上靠。还有,其含金量也值得怀疑。因为这些刘姓人中,有一些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皇室血脉,而是赐姓的。甚至有一些像项姓一样,因为他是敌对势力赐姓的。这样的人,显然就不能代表皇家了。

而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并不出名。但正因为他不出名,所以没人会觉得刘备是想借皇家的名声来抬高自己。而因为是刘胜这样一个人,别人一听,就觉得这肯定是真实的,有来源,有支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真实性就非常高,没人再怀疑了。

也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地赋予了刘备振兴皇室的责任,也就会义无反顾的追随他,和他一起打天下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张生全精彩历史


古代讲究嫡出和庶出,刘胜是庶出,在等级严格的制度下,庶出地位没有嫡出高,更没法比,就算介绍自己,也是介绍自己父辈而已。加上刘胜好色,一生共育有200个孩子,其中儿子有120多个,而能继承中山靖王的只有一个,其他孩子看表现,最多封个爵位,因为刘胜后人实在太多,加上时隔200多年,中间又有王莽的一把火,烧毁了族谱,到了刘备这里,他的身份已经无法证实。如果刘备是白身,有没有钱粮,他如何拉起队伍,又如何让武将和谋士为其效力?古时讲究出身身份,为了谋求大业,给自己编织一个崇高的身份,有利于自己蒙骗他人为自己效力,又不被别人拆穿,刘胜之后正合适,无法考证


用户52157040082


原因很简单,正经点说:帝脉和王脉是有区别的,有资格称为刘邦直系后人的,只有历代皇帝,配享太庙;不正经点说:刘备很有可能是拿这个做噱头,选择刘邦容更易受到质疑。



刘胜一脉

刘胜的父亲是皇帝,但是在他这一辈,他的哥哥当了皇帝,他被封为中山靖王,相当于分家了,自建一系,刘胜就是这一系的祖先,刘备属于此系,自然可以攀附。

比如介绍刘秀的时候,虽然也会说是刘邦九世孙,但是必须强调是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只不过刘秀开创了东汉王朝,进入太庙,才有资格带上“刘邦九世孙”的标签。

至于刘备,处境就很尴尬。其一,他生活在东汉,但是与刘秀没有近亲血缘关系,所以不能和刘秀攀关系;其二,严格意义上说西汉帝脉已断,两支帝脉与刘邦都没有必然联系;其三,刘备建立的蜀汉与东西汉没有传续关系,即使后来刘备称帝,也进不了太庙,不能直接说是二人之后。



以上只是正经的原因,还有些不太正经的。

刘备的噱头

史书的记载不可尽信,虽然《三国志》对刘备的身世有比较明确的交代,但是真假谁也难辨。毕竟也是一代帝王,认个像样的祖先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说刘备不是经常将“中山靖王之后”挂在嘴边吗?那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给安排的戏码,是为了扬刘贬曹,凸显蜀汉正统。

当然无风不起浪,史载刘备少时好侠,又曾拜卢植为师,虽然因为家境原因,没办法被举“孝廉”,但是还是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当地的豪侠争相跟随他。在招揽人在的过程中,他很有可能为自己编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身份,以此宣传自己。

所谓豪侠,其实就是社会闲散人员,文化水平未必很高。试想一下,一群人围着刘备喝酒,刘备说:“我乃汉高祖刘邦之后”,小弟:“刘邦?!那不是汉朝开国皇帝吗,哥你真能吹,姓刘就是刘邦之后啊?”。这样不仅容易被怀疑,就算是真的也很难解释。换个说法,刘备:“我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小弟一脸懵逼:“哥,刘胜是谁?”,刘备:“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弟”,小弟一想,这家伙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还是冷门的旁系远支,八成是真的。这样虽然不如刘邦之后威风,但是也确实是汉室宗亲,身份与他人就有不同了,很容易接受。

因此,噱头也好,事实也罢,刘备都不适合直接称自己是是刘邦之后,而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则十分合理。


尹禾


我是史小二记,我来说一说!

汉景帝刘启一脉出了两个厉害的人物。一个长沙定王刘发。另外一个是中山靖王刘胜。不是说这两个人多么多么的厉害。而是,这两脉延续了汉朝。

西汉之后是东汉,东汉开辟者是运气爆炸的位面之子刘秀,刘秀便是刘发的五世孙。东汉分三国,在蜀地拔地而起的汉朝,其建立者是刘备。刘备是刘胜后裔。

出门在外,碰到人,首要是介绍自己。秦汉时期讲究身份。介绍自己得有门面。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就是刘备的门面。背后是几百年的汉朝。说明刘备乃汉朝宗室。有人疑问,为什么刘备不直接称“高祖之后”呢?这样,吹嘘的时候,不更有面子?

这里,我们比较刘秀和刘备的名片。

刘秀,字文叔,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汉景帝刘发;

刘备,字玄德,汉景帝子刘胜之后也;

不难得出比较的结论。刘秀比刘备多了一个身份——高祖之后。

注意了,“高祖之后”四个字是具备滔天力量的,具有合法性的,这种称呼是有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阿猫阿狗能够称呼的。周公那么厉害,也不敢称文王之后。

为什么?宗法制。家族世世相传,唯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继承之后,侍奉始祖宗庙,是为“大宗”。其余是为小宗。大宗有资格祭祖,小宗只能够敬祖。周公就是小宗,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下,方能祭祀文王。周公分在鲁国,是为鲁公。同样道理,只有鲁国嫡系子孙才能祭祀周公,才有资格在外面说,“我乃周公之后……”

按这种规矩来说,西汉大宗已经断绝。所以,刘秀打“复高祖之业”的旗号,揭竿而起,反抗王莽。刘秀当皇帝,平定天下,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刘秀成了大宗,刘秀自然有资格祭祖,祭高祖刘邦。刘秀乃高祖继承者,刘秀是高祖之后,这是没毛病的。

试想,这样一来,刘备敢称高祖之后?名不正言不顺。称高祖之后的,只能是刘秀一脉,也就是汉献帝刘协。只要刘备开口,下一秒保证人头落地。混江湖的,不管怎么吹牛,得讲究规矩。

的确,刘备是高祖之后,但按照规矩,他不能这样介绍自己。小宗便介绍小宗的先祖,介绍谁呢?据史载,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也都不怎么出名,刘备直接仿照光武帝刘秀,逢人说“我,刘备。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看过《不良人》第三季的人就知道。李星云的假冒者乃庶出,旁支的,永远没有资格。除非大宗绝了。才能翻身。否则,那都是异想天开,处在阴谋诡计中。

中山靖王刘胜这种汉室宗亲的身份,也为刘备带来了足够的资本,最起码,让人另眼相看。这就是蹭人气的好处。当然,也让后世的人知道了刘胜是何许人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我是史小二记。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史记》、《前汉书》等。


三叔小记


“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是小说《三国演义》里刘备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也是真实历史上刘备经常拿来显摆的背景!起初,刘备的目的其实也非常明确,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没有这个宗室名头,刘备区区“织席贩履之徒”,恐怕很难拉起一支队伍。说更白一些,当初关羽、张飞之所以选择投靠刘备,很可能也是因为他的这个宗室身份!看看两汉交界时的更始帝刘玄、刘盆子就全明白了,刘姓宗室身份还是颇具号召力的。既然是刘姓宗室,认老祖宗汉高祖刘邦不就可以了吗?那么,为什么刘备却抛开老祖宗,非要强调孝景皇帝和中山靖王呢?



宗室也有亲疏

何为宗室?皇帝的同宗!其划分的唯一依据就是血缘。任你功劳再大,与皇帝关系再铁,只要没有同宗的这层血缘关系,你永成不了宗室。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异姓“宗室”只有辽王朝的权臣韩德让,这是两千余年唯一的特例,不是之一!但是他成为“宗室”的前提是改姓耶律、赐名隆运,这才拥有了隶季父房的资格。换言之,名义上、理论上他已经是耶律家的同宗了……



中国民间一直有“五服”之说,出了“五服”的同宗关系就相当疏远了,有时候甚至还不及近邻。帝王家亦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宗的后代与大宗皇帝之间的血缘也越来越疏远。血缘的疏远就意味着地位的下降,到西汉晚期,不少宗室小宗之后就已经沦为了与平民无异的地步,如汉光武帝刘秀,除了最“低保”的宗室优待,他基本上就是一介平民而已。到了东汉之后,西汉的宗室小宗之后就更加不值钱了,而刘备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清王朝干得更加彻底,清太宗皇太极又将宗室进行了二次划分,只承认自己祖父的后代是宗室,未出“五服”的其他同宗只能叫觉罗。至于出了“五服”的同宗,直接该干嘛干嘛去,清太宗一概不予承认其皇族身份!



刘备为何要攀汉景帝

前面说到了,刘备早期强调自己的宗室身份就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既然是贴金,自然与大宗皇帝血缘越近越好,不是吗?攀汉高祖刘邦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更小宗旁支的楚元王刘交的子孙还算宗室呢……



可刘备家这一支与大宗的血缘实在太疏远了,以至于在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支根本找不到根源。即便是光武帝的嗣父汉元帝刘奭,刘备也靠不上!无论是刘秀亲生父亲刘钦这一支还是嗣父汉元帝刘奭这一支,刘备能靠得上的只有汉景帝刘启!刘备的祖先中山靖王刘胜、刘钦的祖先长沙定王刘发和汉元帝刘奭的祖先汉武帝刘彻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换言之,刘备家这一支与东汉大宗从中山靖王刘胜开始就“分家”了。这就是刘备为什么强调自己是“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的原因所在。说白了,就是攀亲戚,巴不得与东汉大宗皇帝血缘越近越好!如果刘备家这一支从光武帝刘秀起开始“分家”,他肯定会攀光武帝刘秀的亲生父亲刘钦!



到魏文帝曹丕受汉献帝刘协“禅让”之后,刘备强调自己这一重身份刘更加容易理解了。在大宗被废之后,剩下的小宗之中只有自己有实力与曹魏、孙吴抗衡,接续刘姓宗室大宗,刘备当仁不让!这就是刘备后来在成都称帝的唯一法理依据。



如果没有“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面大旗,他刘备与魏文帝曹丕还有区别吗?不都是“乱臣贼子”?人家曹丕好歹还有个“禅让”的“合法程序”,刘备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因此,他必须继续高举“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面大旗。


农民工歪说历史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中山靖王之后,就已经表明了是汉高祖刘邦之后,而以刘备当时的身份,如果能和刘邦攀亲戚的话,反而会被别人耻笑。

事件回顾

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并且见谁都要说一遍。我们观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印象,刘备甭管见到谁跟对方熟不熟,对方的官大官小无所谓,但是第一点就是要把自己的旗号亮出来,那边是中山靖王之后。

估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刘备恨不得制作一个名片,可以一天24小时无限制地往外刷。

而中山靖王之后这句话名号坐实了,是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顺便把刘备也给整了过来,而皇帝直接在朝堂之上确立了自己与刘备的关系,自此开始皇帝不再称呼刘备为刘备了,而是称呼刘备为刘皇叔。

没错,这就是事实

为什么刘备一直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呢?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好操作。

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是真是假,甚至都不晓得刘备把自己当作中山靖王之后有着怎样的意图。当然意图可能也有点明显,毕竟一个人想要打出点名堂来,没有一个牛逼的祖先,怎么着都说不过去。就好比当初陈友谅造反的时候,一个劲儿地说自己并不是姓陈而是姓李。为什么姓李呢?因为有一个人叫李世民呀。

同样的道理,刘备也想给自己打出一个旗号来,可是在这个前提之下,说自己是很厉害的人的后代,总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和猜测,唯独中山靖王刘胜不会出情况和问题。

因为真实的历史情况下,中山靖王刘胜的孩子能够组成一个加强排,这里面孩子扎堆,而且孩子生孩子,孩子的孩子生孩子的孩子的孩子折腾来折腾去,你说你是中山靖王刘胜他表哥的亲戚都没有人怀疑你了。

可是刘备偏偏不走寻常路,想要再进一步,怎么再进一步呢?直接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就可以了呀。

而且只要承认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孩子,并且死咬着这一点不放口的话,别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你既然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就是刘邦的后代,两者之间区别不大。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被列为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拥有着极为广泛的受众,作为《三国演义》主角之一的刘备刘玄德也拥有着极为广泛的知名度。

众所周知,刘备在做自我介绍时,总是习惯性地说,“我乃中山靖王之后”。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刘备总是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而非“太祖高皇帝之后”呢?

其实这是一门攀亲戚的学问。

在中国,攀亲戚和攀老乡有点像,都是尽量找关系更近的点来说。

如果两个人都是望奎的,他们攀老乡的时候一定会说望奎,而不是说绥化;如果两个人都是绥化但不都是望奎的,他们攀老乡的时候一定会说绥化,而不是说黑龙江;如果两个人都是黑龙江但不都是绥化的,他们攀老乡的时候一定会说黑龙江,而不是说东北;如果两个人都是东北但不都是黑龙江的,他们攀老乡的时候一定会说东北,而不是说中国。

同样的道理,如果两个人是同姓,且有一个共同的祖父,他们一定会说,他们是一个爷爷的,而不提他们的曾祖父;如果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曾祖父,他们一定会说,他们是一个太爷爷的,而不提他们他们的高祖父;如果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高祖父,他们一定会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高祖父,而不提他们的天祖父。

具体到刘备这里,如果刘备不是冒认的皇族,他应该既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同时也是汉太祖高皇帝的后代,之所以不提汉高祖刘邦,就是因为汉高祖刘邦距他太远了些,他能攀上的最近的皇亲,就是中山靖王刘胜,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

另一方面,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你从哪里来,其实是看你的始祖是哪一个。

对于西汉皇族来说,他们的始祖是汉高祖刘邦,但对于东汉皇族来说,他们的始祖却是光武帝刘秀,而对于光武帝来说,他的始祖其实是长沙定王刘发,因为从刘发开始,刘秀这一枝脱离了皇族,成为王族,到刘秀这一代,又成了普通的士族。

同样的,对于刘备刘玄德来说,他的始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刘胜和长沙定王刘发一样,都是汉孝景帝刘启的儿子,他们都是皇帝的儿子,又都是自己那一枝王族的始祖。

当然了,刘备之所以总提中山靖王,可能还有一个暗示在,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始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他刘备的始祖也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秀能开启一个二百年的江山,他刘备也能开启一个二百年的江山。


遥望燕园


刘备起兵需师出有名,本就姓刘,不管血缘上是否是皇族子孙,能将祖上说得清楚,道得明白才能将各路英雄好汉笼络到自己旗下,以“正义之师”为共同的目标奋斗。那么刘邦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汉高祖刘邦之后呢?原因有三:

一、汉高祖刘邦名气太大,而且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后代子孙众多,笼统的说是他的后代,就像现在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一般,可信度太弱。并且如果不是皇室嫡系,也不会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代。真是嫡系,也不会到刘备的时候沦落到卖草鞋了。

二、在汉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的封地是要被子孙分封的,目的是削弱宗室和王室。子孙越多,分到的地盘就会越来越小,就像分大饼般,分到最后,就只剩下饼屑了,没多少能耐的皇室子孙和平民百姓差不多。而汉朝史上非常能生儿子的要数中山靖王刘胜了。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兄弟,,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再生孙子,数量呈指数增长,如此众多的子孙,到刘备的时候,家境很差也就正常了。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大家都能知道其祖宗是哪个王,为什么发展到刘备时境况会这样。

三、刘备祖上是否真的姓刘很难说,西汉王莽篡权到东汉光武帝建立,有很多人改姓刘,而刘备是东汉末年的人,不像西汉的刘姓那么纯粹了,他的祖上是否姓刘,是否是皇室后裔无从考证。但要组建自己的队伍和势力必然需要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称号。





凤之绿咬鹃


中山靖王乃景帝刘启之子 据说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西汉景帝年在位到东汉末年三百多年的时间 咱们这位中山靖王又会有多少后裔呢? 一方面刘备自称其后裔我想也不会有人去细考 另一方面在古代又很重视一个人的出生 特别是经过东汉年间的发展 而皇叔这个身份給刘备起事带来多大的便利也不用我在此赘述了吧 自古成大事者有谁有势而不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