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读鲁迅:只缘身在此山中

文学史评价鲁迅的小说常用两句话“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这句话最初是用来评价鲁迅的《狂人日记》,但我们也会发现这两点贯穿了鲁迅的其它小说。

重读鲁迅: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知道鲁迅的小说作品主要以知识分子与农民为主人公的。中国传统阶级士农工商,知识分子与农名自古以来就是各类文学创作的普遍选择,而五四后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更是把目光聚焦在这两类群体中。鲁迅先生选择以他们的精神与生活为创作的主要题材,除了他们能代表变革中的中国面貌还可能因为这是鲁迅及其熟悉的两类人。作家创作选择题材都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像是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边城》里的街,河,船只,渡船上的姑娘都是真实存在的,老舍书里,开茶馆的,开杂货铺的,拉车的,做女招待的,可能当年都与他住在北京的同一个院子。至于巴金的高墙大院更不消说了。他们既是真的,也是假的,现实与想象交缠织就出真正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

重读鲁迅: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许正是因为书中的祥林嫂,鲁四老爷,闰土等都是曾在鲁迅生活中出现过的人,鲁迅创作的时候对他们总是怀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想要批判他们,严厉的话语将要吐出却又忍住了,想要表达同情,伸出手了却又无奈地作罢了。鲁迅的小说里常有一种模式就是看与被看,村民看着深陷苦难无法自拔的祥林嫂,华老栓看着被砍头的夏瑜。看别人的人往往是冷冰冰地看着别人痛苦而开心,把别人的苦难当作自己茶余饭后的嚼头。人心冷漠至斯,即使现在也是如此。最近我读新闻,看着被疾病传染的人数越来越多,心里没什么担忧也不觉得难过伤心,指头一动就划过去了。等到夜深人静,突然心悸再想什么时候生命在我的眼里单薄成了一串数字。所以说鲁迅先生慧眼如炬,笔走纸上勾勒出的却是人心。而这样看与被看还有一重就是作者在看。我们读小说,一般的第三人称故事往往代表着一种全知视角。但鲁迅的却不是如此。小说创作时,作者往往把自己当成一个创世者,用一种既大公无私又悲天悯人看着笔下的人物,或是把自己带入主角去宣泄莫重感情获得某种满足感。但鲁迅既不沉溺于其中,也不是站在高处俯视站在地下的人,而是站在人物旁边,像是一个过路人,瞧了一眼,他的心里泛起了一丝涟漪,他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却发现什么都是无用的。于是他选择做一个记录者,做一个敲钟人。

重读鲁迅: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书的时候,鲁迅先生大概是我最不喜欢的作家,因为他的作品难读,难背,难理解,又是考试阅读理解与背诵默写的不二之选。我过去也欣赏不来鲁迅先生的作品,觉得文笔辞藻和故事内容都太平常了。可随着年纪的增长,却发现是自己太肤浅,太狭隘。近来,我看新闻,处理生活琐事时脑子里有时会出现鲁迅先生的作品。这也许就是文学作品的共情能力吧。你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哪怕生活的环境身份不一样但不妨碍我们心境的相通。反观现在的许多小说,许多电视剧被大家认为过于悬浮,不仅是因为其创作脱离了现实本身,还因为主人公的性格形式违反了常人心情规律,为了制造矛盾而扭曲了性格,人物也就沦为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