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保养好人体的阳气?

另眼看风水


 1.经常泡脚

  常常泡脚,并加艾草或者生姜。天之阳为太阳,地之阳则为艾草,艾草熏灸古已有之,就是利用艾草的药性帮忙疏通经络,其实也是为了帮助身体补充阳气。尤其是在盛夏。所以,在这个夏天马上就要到来之际,准备好足浴粉,劳累一天下班后,坚持给自己泡个脚吧!或者隔个三两天,给自己来一次艾灸。而生姜也是很好的阳性食物,夏天用生姜泡脚或者常常食之,也能起到“冬病夏治”增添阳气作用。

  

  2.常吃枸杞

  养生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正如那首歌唱的“保温杯里泡枸杞”。这里不得不说,泡枸杞喝水,或者不泡水每天干吃几粒枸杞子,对于提升我们身体的阳气作用相当大。枸杞入肾经肝经,能帮助我们补肝肾,清肝明目,是药食同源的安全食材和药材。懒得泡水的人也可以煮汤煲粥的时候加点在汤里粥里。但,用保温杯泡茶,我们并不提倡。

  3.用覆盆子泡水喝

  在农村的三月天,很多娃娃满山满岭地寻找一种好吃的,村里称之为“三月泡”,其实就是覆盆子。这也是一味中药,具有益肾固精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对肾好。肾阳足的人,干劲就足,充满活力。覆盆子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处理,泡水喝即可。

  

  4.规律作息不熬夜

  作息规律也是相当重要。不该熬夜不要熬夜,能早睡觉就早睡觉。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作息规律,跟随着太阳的升落,我们人类夜伏昼出。倘若一个人长期生活不规律,势必损伤阳气,久而久之影响健康。其次,多多运动。静则阴,动则阳,规律性的运动与锻炼也是提升我们阳气的方法。


本草世界


阳气怎么流失的?吃冷冻、吹空调吹、冬泳、睡觉起床吹风扇吹空调……还有现在的人不是喜欢美吗?穿得薄薄的,全把身体阳气消耗掉了。

如果你喜欢吃冰冻的,喝进来一杯水,这个冰冻的凉水,靠什么把它转化掉?阳气把它转化掉的。我们的阳气都是这样消耗掉的。

凡是进入我们嘴巴的食物,必须跟我们身体的温度平衡,36度、37度、38度都是正常的。

如果低于36度吃进去,就要消耗掉身体的阳气把它转化掉。如果不把它转化掉,就停留在肚子里面,就变成硬邦邦的一个硬疙瘩,就是寒气。

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注意吃进去的东西要和身体的温度保持一致。平时也要穿得多一点,空调少用。

这样阳气就不会流失,就会停留在我们的筋健上,即身体所有的拐弯处,风湿风寒也在那。

当你懂这个道理以后,把你的阳气封存好、保存好,就算到了八十岁,身体还跟少年一样,软得很,还可以蹦蹦跳跳的。

我们打坐的时候,为什么身体都要盖着保暖?其实,现在大多数人很难达到这个保暖的需要,为什么呢?你没有完全高度的放松,毛孔没有打开。

你什么时候高度放松了,身体毛孔张开了,才会怕外面的寒气进来。为了保持热量不挥发掉,所以你才需要盖着保暖身体。

我们穿的衣服、晚上盖的棉被,会发热吗?不会发热,为什么我们盖的被窝会热乎乎的呢?

那是我们身体的热量被棉被、衣服盖住了,没让热量跑掉,身体自动发热,不是棉被和衣服会产生热量。

所以说,穿衣服是不能露肉的,一露,热量就散发掉,凉气就进来了。

更年期之前,你的阳气在挥发,身体里面的阳气够了,外面的寒气就进不来。过了更年期,身体里面的阳气不足了,你还穿着那么露,外面的寒气一下就进来了,因为防御能力不够了。

小孩子怎么吃那些冰冻的、冷的没有问题呢?一接近更年期,一吃马上就胃不舒服了呢?

因为你的阳气只够你的身体使用,再挪去抵抗吃进来的寒凉食物,比如冰镇水……那就会出问题了。
——摘自《万行书院:这些习惯都在消耗你的阳气》

万行大和尚简介: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8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东华禅寺18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东华禅寺


如何保养好人体的阳气?我认为只要抓好三点就好!!!

第一:借助天之阳气。太阳是阳气的主要来源,是大自然无私的恩赐。所以,养天之阳气最重要的就是晒太阳。借助上天的阳光,来补充人体阳气,这是保养阳气的第一条方法。

第二,吃保养阳气的食物。保养阳气还要学会饮食养阳之道。阳是指人体阳气,泛指人体的功能。要吃一些起到温补人体阳气作用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体抵抗力,抗御以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如:红薯,生姜,韭菜,大蒜,五谷杂粮,坚果类食品……当人体内的阴气太盛,内寒太大时,我们就用它们来提升体内的阳气,温经散寒,从而达到阴阳平衡)



第三调整心态,从七情中沾染阳气。保养阳气要调整心态,所谓七情指的是人的7种心态:喜,怒,忧,思,悲,惊,恐。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七情也分阴阳,因为喜是属于阳的,心中有喜,七情就生阳;悲是属于阴,心中悲伤,抑郁,它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人每天要快乐,心态要好,就会从七情里面沾染阳。


另眼看风水


阳气就像身体的太阳,有它才能维持生命!

每个人的阳气从精子合成受精卵的时候就基本决定了,妈妈的体质好,宝宝有个好的受孕环境,宝宝的体质自然就会更好,阳气更足。十月怀胎过程中妈妈的营养成分补充全面,情绪稳定,宝宝发育正常,阳气也在加分!

出生后阳气就定量了,体质差的100分的阳气可能只有80分,体质好的100分!

随着人的成长,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营养均衡!就能保持阳气的分数水平!

相反,如果生活饮食不合理,晚睡晚起,偏食厌食,长期待在空调房,喜食冷饮!这样的话就会损降阳气,如果阳气散尽,生命也就停止了!


所以想有好身体,必须养好身体的阳气!养阳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心若向阳,春暖花开”,所以一个人的心态健康很重要,正能量。避免负面情绪,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作息规律,小孩每天九点之前睡觉,大人最晚不能超过十点半。因为晚上11点——1点是肝经运行的时间段,肝主血,此时进入深度睡眠,既能养肝,又能补血,血气方刚,精神神足!

3.合理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吃饭8分饱,不喝冷饮,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

4.适当运动,运动是增强活力的最佳途径!

5.晒太阳,晒太阳是补充阳气最简单方法!春秋季节上午从9——11点,下午4——6点晒太阳最好,夏天9点以前!冬天则是正午前后!


蓝橙紫沫


吴济堂:养阳=养命!简单4招,补阳补肾还助眠

美好的一天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文章开始,小生每天都会分享一些实用性的医学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小生专注肠胃健康和中医疗法多年,有任何的健康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哦。期待您的关注!

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就中医而言,即为人体的阳气。尽管看不见或触碰它,但它确实存在并且非常重要。

明代医生张静月曾经说过“人没有阳气,就好比天上没有了太阳,欲保天年,其可得乎!”

意思是,人体没有阳气,就好像天上没有太阳,生命就岌岌可危。谈何长寿。因此,中医视阳为生命之本。如果您想健康,就需要提高健康水平。在冬季,羊阳更为重要。

冬季养阳,身体健康

冬天最大的感觉是寒冷,而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到了冬天,许多人经常感到四肢疲倦,面色苍白和发冷。除先天因素外,它们主要是由缺乏阳和阴阳疾病引起的。

另外,在冬天,植被正在枯萎,,万物的活动趋于停止。阳隐藏在自然界中,而阴则充满生命力。此时,动植物和人类都需要消耗能量并为来年的活力做准备。

众所周知,春天在夏天出生,夏天在秋天和冬天收获。在冬季,只有良好地保存和滋养阳气,才更有利于明年的春天,否则冬天会很冷,春天就会生病。因此,冬季养阳尤为重要。

以下情况,说明您的阳气不足●舌头苍白发胖,有些则有牙齿痕迹。 ●脉冲很细,以此类推。

4种养阳的方法,每种方法都会使您充满阳气。

最简单的:晒太阳

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在阳光下,请注意以下两点:

时间

上午10点之前晒太阳,此时,阳光很温和,可以避免晒伤;每次15~20分钟。身体温暖舒适,略有出汗。干燥后喝些温水,以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部位

晒头顶:中医认为头是诸阳的头,诸阳是所有能量聚集的地方。它通常暴露在头部的顶部,可以清除脉搏并调节阳气。

晒后背:人体上的许多经络和穴位都在背面。经常暴露在阳光下可以帮助温暖阳气并调节内脏和血液。

晒手心:可以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晒腿脚:帮助驱散体内的感冒,并防止“双腿发冷”。

最幸福的:早睡晚起

较早的一项有关“让您感到幸福的事”的调查显示,收入增加50%只会使幸福感略有增加。超过60%的人说,他们睡得更好,让他们更快乐。

在冬天,早睡晚起,您还可以提高阳气。冬季白天短而夜晚黑夜。按照白天,早上躺在和起床较晚都可以避免在深夜和黎明时遭受严重的感冒并防止阳气的流失。同时,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人体中阳的隐藏和发芽。

因此,建议您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您可以比平时早上起床。擦上永泉穴,然后睡到当天的睡眠

人脚上有一个穴位-涌泉穴,这是足少阴肾精的主要穴位,可以滋补肾脏和热量,并点燃火势。

睡前按摩脚,揉搓涌泉穴,每次来回100次,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最幸福的:食养补阳

生活还活着,吃喝玩乐。吃是最快乐的事情。在这个寒冷干燥的季节,饮食疗法和补充阳气着重于两点:肾和肺。

中医按五种颜色分为五个内脏。黑人进入肾经,并定期吃黑色食物。它可以增强肾气,帮助身体温暖阳气,抵抗寒冷,增强体质。此功效对缓解由于干燥引起的喉咙不适和皮肤瘙痒非常有效。

·黑腰类食物:黑芝麻,黑米,黑豆,栗子,核桃,黑鸡等。

·白宣飞食品:银耳,玉竹,白百合,山药,白萝卜,白扁豆,莲子等。

另外,在冬季,补肾又补水,黑白搭配效果更好。链接:5种黑白食谱,总有一种适合您。

最有效:锻炼

中医认为运动能生出阳气。当您移动时,阳就可以发育。

普通运动分为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其中外部运动包括跑步,体操,拳击等,而内部运动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秦戏,易筋经等。如果身体健康,则可以同时进行内部和外部锻炼。但对于中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运动不应太激烈。 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您是进行内部还是外部锻炼,都不要大量出汗,最少量的运动是最合适的。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您觉得有用的话,欢迎大家转发给更多朋友知道,如果有任何健康问题都可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助你健康的困惑和烦恼,让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吴济堂养生


1.环境污染《黄帝内经》讲: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之阳,地以食养人之阴。在被污染的空气中呼吸,阳气必然受损。有些人一天到晚精神不起来,到山区上待几天气色就好多了。山区空气质量好、阳气(称之为天阳)充足,能补人体之阳。 直接饮用受污染的水,必将增加人体肝脏解毒负担,耗损阳气(人体解毒的本质是阳气在做功)。城市用水大都是自来水,基本采用漂白粉净水。漂白粉性寒,对人体阳气损伤明显。2.嗜食生冷现在是一个嗜食生冷寒凉食物的年代,有时想吃一些没被冰冻过的食物反而不易。生冷寒凉的东西都是损阳的,部分人经调养没有作用,就要考虑有没有这个因素在内。你在这里扶阳,他在那里损阳,你这里扶了四分,他那里损了八分,这样调养是不会有效果的。 顺带一提的是,脏腑无热者勿喝凉茶。凉茶选材多为苦寒泻火清热之品,有损脏腑阳气,尤其对脾阳损害明显。除凉茶外,啤酒是唯一寒性的流行酒。这些都是导致现代人普遍阳衰的因素之一。3.过食油腻《黄帝内经》讲:“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气为阳,有形之物为阴。延伸到食物上:吃进的食物能运化开就是“气胜形”,就是营养,就能养生;运化不开就是“形胜气”,就是毒,就容易出问题。 有些老年人跟着年轻人大鱼大肉的吃,吃进去的东西化不掉,不仅损伤脾胃,而且体内增加了很多垃圾。脾胃受损,身上的痰湿化不掉,必然阻塞经络血脉,遏制阳气在人体中的正常运行,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体内痰湿热郁结,长期处于闷热潮湿气候中,没有阳光普照,哪能不生病?4.抗生素滥用滥用抗生素问题在中国现在很严重,不仅西医滥用,中医也滥用,老百姓自己也滥用。你问十个病人,喉咙痛了吃什么?眼睛红了吃什么?感冒了吃什么?回答保证都一样,抗生素!抗生素从中医性味去分析,大多数是苦寒的,苦寒就容易攻伐阳气。现在很多人让西药折腾得差不多了,然后再来找中医调养,初期效果当然不理想。 滥用抗生素对体质伤害太大。尤其是小孩,只要感冒发烧,一律都上抗生素。其实感冒发烧没什么大不了的,过去老人常说:小孩发烧一次,就长一次身体,就长一次智慧,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在做功,阳气在做功。感冒发烧,大都因为受寒,《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寒者热之”,这个热是机体在做功,是正邪相搏,是驱邪外出;就是要热上加热。现在倒好,呼啦都上抗生素,一派寒凉。 大家看看《伤寒论》,发烧了先问有汗没汗?有汗就用桂枝汤,没汗就上麻黄汤,都是温热的东西,都是在助热,一热寒散掉了,没有仗打了,自然就不热了。按照中医的思路和方法去调养,鼓励了阳气,鼓励了免疫力,它自己就会去做事。5、空调普及几千年来,人们在没有空调的状态下生活的非常好。空调普及后,人为的阴寒之气就频频进入体内损耗、遏制人体阳气。特别在夏天,外边是一团火,回到家里或单位就像进了冰窟窿,这么一冷一热,每天经过多次,就会反复把寒气一层层压在体内。寒气伤人是最厉害的,会造成很多病。 常见的空调病有:头痛、慢性鼻炎、腹泻、吃了东西吹空调就吐泻、高热不退、常年难愈的感冒、青年妇女的痛经和 产后病。另外,婴儿在空调环境下长大容易得哮喘;身体虚弱的人,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且这种疼痛带有一种抽搐的性质,这就是中医总结的寒主收引。感受到寒邪以后,阳气一时抵抗不了寒邪打了败仗,它就收缩。6. 工作烦劳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不仅夜以继日的工作,而且心情很烦、心理压力很大。“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就会慢慢耗散。7. 房事过度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遍地邪淫,做这个事太方便了。这就不是好事,因为普通人的把持力是有限的。把持不住就会损耗阳气!很多年轻人的身体就是这样被糟蹋坏的。 对于性事,不一定做了才损耗阳气。脑子里只要想一想,身上就起反应,阳气照样有所损耗,中医称之为“暗耗”。现在街上和电视、网络上,满眼看去皆是美色,都在挑逗人的欲望,人心不乱都不行!我们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要少看色情、恐怖片。色情片是挑逗人的欲望,使阳气耗散,真精动摇;“肾主恐。恐伤肾。”恐怖片使人受惊吓,极伤肾气。8. 作息非时古时讲究“天人合一”,万物随阳而出入,人的生理和生命状态也是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叫做“因时之序”。这个序很重要,天地阴阳如此,我们也要跟着走,但我们现在很难做到。 现在别说晚上9点睡觉了,就是10点、11点的都很少,12点、1点睡觉反而是现代很多人的正常睡眠时间。阳气当入不入,就不叫“因时之序”,而是“非时”。作息非时就不能让阳气归根来复,人为地损耗阳气。9. 不能修身现代人竞争压力大,但心性修养普遍较差,负面心理及情绪很容易在内心产生、缠绕,极损人身阳气。为人应当“心存善念,口有善言,身行善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善于修身者,多能颐养天年。10. 温室效应为何现代人十之八九都认为自己上火,一吃煎炒东西喉咙就痛、嘴上就起泡,其实是受自然格局影响。 现在煤、石油、天然气被大量开发出来,然后在地上燃烧释放热能。这些能量相当于人身的元阳,本应该潜藏在海底、土层中,可现在我们把它开采出来了。这样,底下的热减少,地上的热越多,出现上热下寒的格局,导致温室效应。 天人相应、天人一体,自然格局必定影响到人身上来,那就是现在人的阳气比之于古人更不宜潜藏,很容易浮到上面来耗散。容易上火,一般来讲就代表着你阳气不足、阳气不固密、潜藏不住。 以上是导致现代人阴阳失衡不尽天年的十大因素。 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阳气的损耗太多了,因此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c


脾胃虚弱


体弱虚,固护阳气。常人无须。知阴阳五行,借其中之物(阴或阳合生),细制匀食既可。巧遇,不知者不识,知识,学无处学,中医阴阳五行,只在慧识,缘分,自然运化之机,只是捷中之借。五谷饮食能维持正常身体之需。升阳法,传与不传,得于不得,昏昏然然,只是命。习中医,善良的不存,万机缘无缘。中医是济世救人之法,道中医。不识道,用中医,只在表皮。


民间传承9


您好,作为一个中医资深爱好者,想给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经验。欢迎阅读~


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是损于一元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一《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大部分疾病其实都来源于阳气不足。所以要想养阳,可以看看下面我这几条建议哦~:

  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我们在春夏阳气充足的时期去调养我们的一些阳气不足疾病就事半功倍。

  2.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
  3. 想要阳气充足,扶阳的首选办法就是艾灸。可以艾灸关元穴,最好的时机在夏秋之交。久而久之,夏天不怕热,冬天也不怕冷。——关元穴谁用谁知道

  4. 动则生阳——现在人大多数都是上班族,一坐一整天,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会瘀滞,所以运动运动,绝对有好处。

  5. 喜则生阳——最典型的就是“冲喜”为什么古人会有这么好的想法呢?冲喜是十分高明的办法,一般久病或者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一些喜事,绝对对身体有帮助。


在我看来,想要养阳,有很多办法,这里也只是简单的一些建议~谢谢大家的阅读。


兽医新同学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176, "group_id": 6475931020930581006, "media_id": 1579754741203981, "vname": "(2) \\u3010\\u4e1c\\u65b9\\u9488\\u7078\\u3011\\u53e4\\u6cd5\\u827e\\u7078\\u7684\\u795e\\u5947\\u529f\\u6548\\uff0c\\u53ea\\u60dc\\u592a\\u591a\\u4eba\\u5f03\\u800c\\u4e0d\\u7528...... - YouTube.flv\

活久见迷茫


依《龙门心法》记载如人心怀慈悲行仁惠之事他所展现的就是阳气,中医认为人体内阴阳失调就会生病,同时人阴阳不调和时阳气多衰。阳气衰落者多睡眠不佳,白天萎靡不振,两眼无神,常患病头晕。道教有很多提阳气的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九种。

一握固

握固就是握紧拳头,道教固握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教大家最简单的那种。吸气的时候慢慢握紧拳头,然后憋气数十秒,然后再缓慢吐气,此时缓慢张开拳头。

这个方法可以提阳气,还能养精神,大家做的时候一次做个二十多次就好,久了可多做。

(人天生就会握固)

二乐

今天有人活着就是要开心一说,道教修心的一个秘诀就是要开心!其中有诸多转念之法,此处不表。但大家可以试试在精神沉闷之时看看笑话,想想开心事,精神立马会有改观。

三呼吸

如果觉得头昏脑涨,身体精神不振,可用此法。方法非常简单,择一安静处静坐,挺直腰杆,然后吸气时让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让肚子憋下去,如此数十息人精神必有改观。

四啸法

西医所言的抑郁症,多是内气郁结,道教对此有啸法改善,不过唱点嗨皮的歌也有效果。

(历史上诸葛亮就擅长啸法)

五晨起扣齿

如果你早上起来精神不振,或者是你有牙病都可用此法改善,方法就是扣齿,让上下牙齿互相敲击,早起扣齿百次,当天的精神就会有改善。

六睡前养生法一则

《西山群仙会真记》中有一则方法,他说人晚上泡脚其实效果不咋地,如果晚上的时候高举双脚,如此可养生,让人脚步轻快。

七睡前养生二则

此法出自《养生须知》方法很简单,每天上床后用一只手握住脚趾,一只手摩擦足心,如此多则千此,少则百次,觉得足心发热就好,然后转动脚心,此法最宜自己做,让他人做效果会减少。

八运目法

闭目之后,运动双目,一开始不要用力,缓慢增加力度,以眼睛有酸胀感为止。此法可改善双眼无神,对假性近视有一定治疗效果。

九十要养生法

十要养生指的是:一面要长擦,二目要长揩(搓的意思),三耳要常弹(指的是以掌掩耳,然后弹耳朵后方)四齿要常扣,五背要常暖,六胸要常护,七腹要常摩,八足要常搓,九津要常咽,十腰要常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