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全國有20家銀行停止房貸是真的嗎?怎麼回事?

優信會計


銀行停止房貸,讓我最直接想到的就是“錢荒”,最近很多消息密集顯示,錢荒離我們越來越近,國債逆回購回報率越來越高,也不斷顯示市場很缺錢,房貸致使國民的槓桿比例越來越高,房價的上漲,自然不會出現風險,但是很多人可能零首付變開始買房(首付的錢可以通過消費貸解決),致使很多並無還款能力的人拼命買房,銀行的壞賬率風險也在不斷加大。


美國的次貸危機,簡而言之就是跟普通民眾為了實現美國夢,不斷向銀行貸款,不斷降低中低收入家庭的首付比例,使得很多窮人都有能力貸款買房,俗稱窮人房貸。在這樣的推波助瀾下,銀行房貸標準大幅降低。1990年時,那些信用良好,收入穩定的人要付20%首付才能買房,到了2000年,最低首付比例已經降到3%,之後零首付,無證明無手續貸款全部都出現,很多完全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家庭和個人也貸款買房,中介不斷向你推銷各種零首付買房信息。

當危機來臨前夕,那些償還能力很低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就稱為“次級貸”,這些次級貸通過資產證券化融入金融系統後,剛開始時很多銀行樂於接受這些房地產抵押貸款,因為隨著房價的推高,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但是“次級貸款”通過一次、二次、三次的證券化美化,也就是不斷的發債,新債償還舊債,這個鏈條越來越長,槓桿率越來越高,當然回報率也就越來越高。

這很像目前中國很多影子銀行的做法,違規為一些不具備融資能力的房地產企業放款,來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那些房地產企業由於不願意在現有的價格將庫存的房子賣出去,負債率越來越高,而15年的去庫存和房價上漲關聯到了一起,讓那些房地產商嚐到了甜頭,一兩年內去庫存已經完成,認為囤積庫存之後還能再賺一筆,那些違規為房地產商貸款的銀行被逼走上絕路。

但是中國是否會重蹈美國的老路 ,出現次貸危機呢?

這個和國家一直的“去槓桿”有關了,我們國家的房貸首付最低是30%,這個底線不能破,而且我們國家的資產證券化規模特別小,普通的老闆姓買的房子還是安全的,但是房地產商的貪婪不斷的增加負債率,他們的風險就需要注意了。

新聞中指出全國530家銀行中20家銀行停止了房貸,大環境的“錢荒”和緊縮政策是我們需要的考慮的,還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銀行的壞賬率是否很高了,借給企業的錢收不回來,發出的債沒人買,大金融經過1月份的高點後一蹶不振,貿易戰陰霾不斷,不禁讓我們為今年的金融環境不容樂觀。

感謝您的閱讀,關注"登臺坐水閣\

登臺坐水閣


(-東南偏北)

是真的!很明顯,除了大眾錢緊,銀行錢也緊,央媽錢也緊!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全國已經有26家銀行停止放貸了。據業內人士透漏,現在政策上收緊了,放款時間已經不能夠保證了,可能要等到年後才能夠放款。

除此之外,多家銀行還調整了放貸利率:

從圖表數據也可以看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14家銀行都已經上調了首套房跟二套房的利率,而且同時大部分銀行延後了放款的時間?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多銀行推行了這一系列措施呢?筆者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錢荒”,都缺錢。這一點從金融機構存款的增速就可以看出來:、

金融機構全部存款增速情況

不僅存款增速,過去半年,中國個人活期存款和流通中貨幣(現金)合計大幅減少3萬多億人民幣,這個數據在去年上半年還只有1500億元。

再加上熱點城市今年的成交量整體低迷,開發商回款速度慢,還錢給銀行的速度自然也慢,雙重“打擊”下,一些銀行只能通過暫停房貸業務,或者提高房貸利率,來暫緩壓力。

那麼斷貸以後對大眾又有哪些影響呢,筆者覺得最直接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

1、傷害最大的莫過於小房企,因為小房企往往現金流要比大房企大得多,現在貸款渠道減少了,資金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2、普通買房的“小散”買房的成本在增加,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3、對於有多套房子的人無疑也是“災難”,因為利率的上升,炒房客對房子的日常開支也會極具增加。


天天說錢


這個類似問題,飛刀回答過幾次。是滴,很多銀行都停止房貸了。但是根本不是錢荒的原因…!

凡是說錢荒都是外行。一單房貸最多一千多萬到頭,小地方才幾十萬!銀行連幾十萬都荒了,那就麻煩了…!

銀行以後永遠不會有“錢荒”…!懂不?只要出得起利息,社會上資金要多少有多少…!利率放開了,懂不?

現在銀行不做按揭原因是,存款成本太高了。前不久有的資金成本到了5.5%…現在回落了,也有5%!……!做按揭利率基準,五年期才4.9%……這就是虧錢!因此很多小銀行都不做按揭房貸了。

飛刀認為按揭本來就有福利性質,低利率的按揭貸款,銀行越來越不划算。因此想法子拒絕貸款,想法子提高貸款利息……這種對剛需是打擊…!

已經在還房貸的小心了,要是利率不斷上漲,銀行會要求你重新簽訂借款合同補充協議,重新向上修正利率。

注…本人銀行信貸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歡迎加關注,多交流。經常會發“腦洞新聞”…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飛刀47號


在目前的情況下,停止房貸,是不明智的行為,也似乎不應當出現。但是,在經歷了瘋狂放貸,又面臨資管新規約束和放貸要求增強的雙重壓力下,收緊房貸,提高房貸利率,包括首付比例,已經是無法迴避的現實。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居民個人負債的快速上升,居民儲蓄出現歷史上最大單月降幅的出現,停止房貸,也似乎有了現實可能。

需要提醒管理層和金融機構的是,貸款買房,是居民解決住房問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如果沒有了房貸,很多居民就有可能因此失去了購買住房和改善住房需求的機會,從而讓住房的居住屬性難以得到充分體現,民生改善也出現問題。

尤為重要的是,一邊是房貸利率不斷上調,甚至停止房貸,一邊卻又不斷曝出資金通過消費貸等轉移到樓市的消息,銀行到底是真心支持居民住房,真心支持樓市調控,真心為改善民生服務呢,還是仍然在不規範的經營行為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事實上,自房地產市場放開以來,很多問題的發生,都與銀行的不規範行為緊密聯繫在一起,都是由銀行助推的。這也意味著,解決樓市問題,決不只是如何放鬆或收緊信貸政策那樣簡單,而是如何規範銀行的經營行為。不然,所有的政策都會出現執行打折或走樣的現象。停止房貸,就是政策執行走樣的表現之一,是政令不通的體現。


譚浩俊


這條消息應該是半真半假,據查證,目前已有56銀行暫停個人房貸。不過這56家銀行是各家銀行的分支行,佔533家分支行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全國並沒有普遍性的停止房貸的現象,特別是一線城市。而部分支行停止房貸是由於成交量的下降。目前實際的情況是房貸額度有明顯的收緊,但沒有出現全面停貸的狀況。


中商產業研究院


現在全國所有銀行停止開發貸,意思是開發商沒有實力去修房子就不好搞了,房貸又稱按揭,你所聽到的停止貸款是年底停止,年後會恢復,不過各個地方有限購,區域限制,滿足合格條件才能申請按揭,或者你是一套房,按揭需要排隊,

排到你哪裡來了,就可以了!

以前銀行是和一些開發商合作,現在沒有開發貸,合作的機會就少了,

不過現在銀行合作的是中介部門了,二手房市場更大了,可以考慮二手房!


dajia88com


假消息。

據我所瞭解,大部分銀行是沒有停的,所謂限購限貸是限制的炒房客,對於剛需來說,不存在限貸一說。銀行有時候受資源的限制,可能下款慢一些,但有了額度之後還是會做的。

從供需角度說,房貸的需求旺盛,供給方會通過提高價格的方式來增加供給,比如上浮貸款利率等,當貸款利率上浮到20%,銀行的利潤空間是很大的,因為房貸風險較低,出了不良也很好處置,相對來說是一塊優質資產,銀行不會輕易放棄。另外,房貸也是比較容易獲得零售客戶的一個手段,現在很多銀行都推出零售戰略,就是因為看到了這塊巨大的收益潛力,為了獲取客戶,銀行也不會完全限貸。


John45103


因為年關了資金緊張,房貸目前屬於銀行利潤較低的品種 我銀行裡的朋友告訴我,在資金高企的年關,銀行的房貸基本是不賺錢甚至可能是虧的 所以這時候銀行就不放房貸,放消費貸,消費貸一般是基準利率上浮40%左右 所以關鍵還是資金成本的問題 銀行 不會做虧本生意


胡意瑋


消息是真的,不過是2017年6月的舊聞了。

自從16年底中央宣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到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堅決承諾,再到多個城市的限購政策出臺或升級,共有產權房試點和大量公租房建設,以及傳言房產稅即將出臺,限購、限貸成為2017年樓市關鍵詞。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可以預見2018年長效機制落實將進一步加快,短期調控和長效機制的銜接更密切。也就是說,那些盼望2018年房價大跌/大漲的人可以醒醒了,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主要以穩為主,完善多層次住房體系,形成“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發展格局。



回到主題,銀行每年都有貸款額度,年初的額度一定是最充足,房貸條件更寬鬆、更快捷,到三四季度隨著額度壓縮必然會提供貸款條件、限制貸款。所以建議剛需一族,不要太在意政策走向,該買房還是儘早上車。


榕城三少


是真的,不過停貸的都是些一般見不到名字的小銀行,二 三級市的小銀行。工商 中行 招商 農業 華夏 興業等銀行還是繼續做二手房貸款的,你放心就好啦。。。我答案正確與否 你可以查一下哪些銀行停止貸款 就見分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