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出炉,哪个最奇葩?哪个最有水平?

L60


每次作文题目出来,总要引起争议,这也正常。

那么,什么是“不好的作文题”呢?

一是题目单向度,有些是偏政治性的,有些是近乎道德绑架式的。这种题,考生只能说好、不能说坏,谁敢冒险往反方向写呢?这就是所谓的单向度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题不应该成为政治或道德的宣传,否则的话,让政治老师来教作文岂不是更好?

二是晦涩难懂、指向不明的,比如一些古文类,有些基础差的尤其是理科类的考生可能意思都弄不太明白,你让他怎么写?



还有就是有些材料意思不清,不知道从何落笔、从何说起,这也大大限制了考生的发挥。比如这次的上海卷题目“被需要”,就有这种嫌疑。

那么,怎么样的题目才是“好的作文题”呢?这也有两个标准。

一是题意开放的、角度多元的,这种题目更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比如这次“弹痕多与弹痕少”这道题就出得很好,因为问题有多种可能,专家也未必说得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挥,言之成理,逻辑通顺,就是好文章。



二是人性的、接地气的,这种题目让考生有话可说,不至于笔头苦涩,白白浪费时间。

以年龄和生活经历论,现在的考生大多是十八岁左右的少年,高考作文题目应该符合其年龄特征,切忌出那种虚无缥缈或太过于高大上的,或者不符合其年龄段认知的题目。

此外,再补充两点。一是很多作文不允许诗歌形式,其实大可不必;二是反对出大小作文。作文嘛,应该一气呵成,被拆分、被限制,弄得别别扭捏,这又是何必呢?

以上浅见,供方家参考。


坑爹史册


先确定怎样的评价标准。作文考试,其目的应该是考察学生的书面文字表达水平,以及写作反映的文章思维,兼顾合理的观念。

因此从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1~5分评定,5分最好,1分最差,予以评定。

维度一,效度水平,作文题能否反映考生的书面文字表达水平,而不是被其他因素屏蔽或干扰。

维度二,信度水平,作文题是否有歧义,不同阅卷老师评阅同一份试卷是否能不受教师偏见影响。

维度三,难度水平,作文题是否对学生公平,而不会让部分学生不熟悉;以及作为题对于考生是否难以理解,或需要不必要的其他知识背景。

下面以上述维度标准略点评今年度高考各作文题。

北京卷作文题目,考生需符合预设观点立场,效度水平低,反映的只是考生迎合预设立场的能力,屏蔽和污染了作文考试所应当考察的能力,2分。信度水平一般,几乎没有学生会对题目产生歧义,阅卷老师也可以有教条标准可执行,但对有真知灼见的作文可能会被严重低估,3分。因为是两题选一,难度不算太难,也不难审题,3分。合计8分。

上海卷作文题目具有开放性,没有预设立场,考生能自由发挥,无需挖空心思去迎合什么,属于能够正常反映考生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好题目,5分。阅卷教师没有教条因循,如果培训不足,教师个人的审美偏好和个人偏见有可能影响到某些作文卷的评分,但应该影响不大,4分。考生审题不难,无需具备任何不必要的特异性的前置知识,题目题材比较生活化,5分。合计14分。


全国三卷比北京卷更预设了倾向性立场观点,具有对考生思想审查的嫌疑,作文考试所应当反映的能力考查被严重污染,1分。阅卷教师必须熟悉题目以及所谓的正确理解预设立场才能评定,有意识形态门槛,否则阅卷教师会感到无措,这同时也意味着,反主流的优秀作文会被严重低估,2分。考生不仅要揣摩正确出题人的预设立场观点,而且还必须熟悉题目所述标语的时代背景及诉求,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太难,而且是不必要的知识,1分。合计4分。

全国一卷题目具有开放性,考查学生的想象力,虽然有一定的套路因循,但影响应该不大,4分。这一类题目其实是语文教师比较熟悉的类型题目,因此评阅起来驾轻就熟,4分。对于考生来讲,题目中的“他”具有一定的歧义,对男生和女生可能产生差异,特别是女生对“他”的理解有可能往爱情关系上靠,而男生几乎不可能,另外,理科考生需要对当代政治科目内容有一定了解,否则题目素材要求的扣新时代中国就可能有一定难度,3分。合计11分。

全国二卷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考生可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而且也有明显的预设立场观点,因此审题立意能不能扣住出题人的预设立场就污染了作文考试应当考查的能力,2分。教师阅卷有一定门槛,有可能出现考生理解超过评阅教师而被低估的现象,2分。考生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不能理解(文科生)和超过出题人理解水平(理科生),前一类考生会因为不必要的前置知识而低分,后一类考生会因为超越题目鸡汤水平而被低估,2分。合计6分。

江苏卷作文题目是语言,考生要从题目导语中理解题目中的“语言”与日常概念的不同,如果学生能够Get到,就可以有自由挥洒的空间,而且没有太多不必要限制,4分。教师评阅较能专注于考生作文所反映的写作表达和后面的思维过程,这应当是语文教师比较熟悉和擅长的方面,5分。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有门槛,属于对资差生不友好的题目,但对资优生梦充分展现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好对区分度,4分。合计13分。

浙江卷作文考题的最大问题是格局太小,对于并不熟悉浙江文化浙江历史的那部分浙江考生,这个题目设置了不必要的知识门槛,而且也隐含了出题人的预设立场,这两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作文考试应当考查的能力方面,2分。同样,由于浓郁的狭隘地方情结,作文题目事实上很可能给阅卷教师营造一种爱浙江颂浙江的暗示,导致低估那些并不了解浙江文化历史考生的作文卷评分被低估,3分。对考生来说,出题人洋洋自得的浙江情怀增加了理解思考的难度,不难预测有些考生会不知所措地不知所云,3分。合计8分。

天津卷与江苏卷有相似之处,但等而下之,从生活器皿之器,引申到器量、国器,有明显生拉活扯之意,相当于给考生铺设了一条模糊的规范,既不能脱轨,又难以找准轨迹,考查的是学生螺丝壳里做道场,生拉活扯的屠龙之术,2分。出题人生拉活扯,阅卷人哪怕掩着鼻子也只能圆题目之偏差,所以标准难以统一,口味参差纷呈,难求一律,2分。考生要将题目导语的中风马牛不相及的四种“器”中整理出大概合理的思路,已经殊为不易,如果考生逻辑不错,拿到这样的题目估计只能掩面长泣,1分。合计5分。


唐映红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公布:8份试卷9道作文题,浙江最难

随着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全国各个地区的语文作文题目也相继揭晓,一共8套试卷,9道作文题,其中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二选一。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普遍很难,有网友感概道:还好自己已经毕业了,要是自己是今年高考,都不知道怎么下笔了。有的网友更夸张,直接连作文题目都看不懂了。

往年高考,数学、英语、理综、文综都看不太懂,也就只能凑凑语文作文题目的热闹。可今年,连作文题目都出的云里雾里的,根本看不懂啊。

而浙江的题目更是难中之难,要求根据浙江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写一篇议论文。万一理科生平时比较少关心时事,没有注重收集浙江人相关的名人故事素材,那写起来不是很头疼。

因此,有不少网友认为浙江卷的作文题目是最难的,认为选材范围比较小,不好发挥。当然也有网友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天津卷的作文题最难,因为“器”这个东西太过抽象,太过模糊,不太好描述。


科技民生


【一句话答案】很多人会选北京?北京高考大作文,既不是最奇葩的,也不是最有水平的。

听某中学老师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跟东城区某次模拟考的作文题几乎一样。当时东城区的题目出来,就曾被群嘲。北京市这题,估计也是高考作文题里的群嘲担当。

不过,最被嘲笑并不见得是最奇葩,奇葩与水平,都需要创意。

我认为最奇葩的是江苏题:花解语,鸟自鸣,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问题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有刻意的模糊性,属于那种“与考生为敌”的题目,会耗费许多考生的审题时间,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入口,又需要相当的时间,这样,花在结构与语言构思上的时间必定减少,不利于出高分作文。反正我要是江苏考生,一定会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最有水平的,是上海卷。“被需要”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话题,但又跟每个人的感受能够对接,从中可以推向“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主观感受)或“被需要是一种维系社会稳定的心理机制”(客观分析),甚至“被需要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吗”这样的质疑,也都成立。

总之,题目有歧义性并不是坏事,但这个歧义性应该是容易把握与选择的,而不是用模糊的描述来徒乱人意。

(图文无关,谢谢)


杨早讲史


我觉得上海的题还比较真实一点,其他的要不然一边倒,把人引导到预设的套路里,要不然完全靠虚无缥缈的想象,要不然基本上大而无当。

我们来分析分析

一、2018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这个题目,我觉得都带有性别歧视,为什么非得是“他”,而不是没有“她”?设定到2035年的逻辑又何在。这个都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这题目都得让人非得去做莫名其妙的想象,看过去很开放,其实反而不切实际,让不知所言。


二、全国二卷作文题:弹痕多与弹痕少

这个有明显的指向性,学生很容易被套路,看了解读材料,大家基本上都倒向了弹痕少所以代表的不按常规出牌的思路里了。题目本身想告诉人们不要被常规思维限定,但你带给学生的恰恰是让人按照你的方向人,这简直就是自以为是,自己给自己设悖论。

三、北京高考大作文、全国卷三(四川)、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这个题目典型的紧扣时代主题,体现主旋律,有正能量。正倒是正,但我担心的是学生们真的很难把握这么宏观的命题,也很难有切实的真实的感受,最后反而大而无当了。


四、【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被需要】

这个题目我看好的原因是,比较真实,比较贴合这个阶段年轻人的状态,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不会陷入空谈和说假话大话当中。也真是的关注了社会问题,反映了人的真实状态,思考这个问题也比思考大命题来的实在靠谱。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我个人喜好的评判。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评论到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李艺泓


恕我直言,最奇葩的高考作文题,莫非浙江卷的“浙江精神”莫属了。

这道作文题考的似乎不是语文,而是乡土历史、乡土地理和当地时政新闻的某种综合。

各地的中学历史和地理教材中有“乡土地理”和“乡土历史”的教学内容,供学习学习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和地理风貌。

而政治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了解国内、国际以及当地时政新闻。

要谈浙江精神,难免要从当地的历史、地理和时政入手。

因此,这道题考的好像并不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在考察学生的乡土历史、乡土地理和当地时政新闻。

在这道题面前,学生能调动的人文积淀和人生感悟少之又少,也没有对学生的思辩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考察。

因此,我认为这道题出得非常一般。

相对来说,天津卷的“器”,我认为是一道好题目。

一个“器”字,简约而不简单。

这道作文题人文内涵充沛,有东方的含蓄深邃之美,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

针对这道题目,不仅有许多破题立论之法和写作角度,还有许多文史哲政史地乃至理化生的材料可供学生组织应用,而学生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感悟写入到作文中。

换句话说,这道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人文积淀和人生感悟。

而不同的学生,会组织不同的材料,选取不同的观点,这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气象。

我认为,和浙江卷作文题相比,天津卷的作文题无论是在人文内涵还是考核功能上,都要远甚于浙江卷的作文题。

最后,衷心祝愿考生们都能考出好成绩!


吴清缘老师


已经有博主把全国的语文题目整理出来啦。

北京卷、浙江卷很红很正,江苏卷、上海卷、天津卷偏重个人情感。全国卷里,写的是个人对于未来的展望还有对社会发展的期待。

我大概看了看,感觉最难讲的还是浙江卷吧。浙江精神内涵比较丰富,照道理是走上社会的人才能更好的体会到。对于未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恐怕结合上有些难。我特意问了问浙江的朋友,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各自的妈妈把自己生的早,冲这个作文,语文可能要跪。

说起来过去几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目也是很神奇……去年的鱼还有书什么的,也让不少考生头疼。

论水平上,我比较喜欢全国卷二。弹痕的多与少。感觉这个题目有很多个角度,比方说有时候,软肋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人暴露出来的弱点也许不是弱点。所以也要加强并正视自己的弱势。

我觉得稍微容易的点的应该是上海卷,感觉和个人情感和对社交相处模式的理解有关,和日常生活挂钩,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大上的背景,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不得不说,现在的作文题目和政治理念挂钩的越来越多了。感觉写作难度也逐渐增大。对于文科学生可能还好,但对于理科生可能头都要大了吧。


❤魔都最新、最小资、最有情调的美食生活方式平台,快来关注我的头条号吧!


上海小资美食生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ed20e4501fdc9a6912a350c115b50c1\

浙江新闻


题主给的高考作文题似乎不全,我这有一个,也是来源于网络,不知道是不是全了。

整体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几乎都不算太出格,太冷门,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考生大体都接触过类似的内容,应该不太出意外,也不容易跑题。

浙江卷是浙江人写浙江事,难度不大。

天津的器,非常好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

上海卷的被需要,也没啥难度。

全国2卷只要略微有点逻辑水平,就不至于跑题。

全国3卷的口号,其实跟1卷差不多,也是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可以写得比较宏大。

相对来讲,江苏卷最难。

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都是指人类用于交际的语言,而题目开始就作了另类的导引:“花解语,鸟自鸣”,给作文定位在了“不同的语言”,接下来举例更加偏门,“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这样一来,就把考生引导到了非人类语言,这个难度就很大了。因为别说整天憋在教室里的考生了,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恐怕也对非人类语言并没多少了解。

这个题目实实在在是有点偏了,考的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语言学?

北京卷并不容易

很多朋友吐槽北京卷太简单,“就连小学生都会写”,其实,北京两篇作文并不简单。

《新时代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其实跟全国1卷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题目简单,不可能跑题,但要写出水平、写出高度、写出不雷同,那就需要水平了,这样反而真正考验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绿水青山图》与全国3卷是不是有点联系,那里面也有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如果你要这么理解,你就可能跑题了。因为这篇文章对体裁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难不难?相当地难!题目明明是篇散文或者是议论文,但却硬要写成记叙文,需要交待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配上绿水青山的图景,八百字,时间有限,你来编编看?!



不用感叹今年高考作文,你当年写的每个字都记录了时代


导语:高考作文,中国写了41年。土逗采访了过去四个十年中参与高考的考生。他们对高考作文的记忆,告诉我们高考制度如何走到了今天,也让我们看见中国的社会与个体的意识,又是如何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今年高考作文题出炉。显然,那些关注改革成果、善于把握“新时代”脉搏的考生,或许才能够赢得高考作文高分。有人说,干嘛学语文,把shi jiu da报告背一遍就得满分啦。

2018年,是gai ge kai fang四十周年,不意外地,今年的高考语文卷刮起了gai ge kai fang的热风。全国卷三以“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作文主题,与北京卷的“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绿水青山图”不谋而合。

41年间的高考作文命题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映象。今天,土逗采访了过去四个十年中参与高考的考生。他们对高考作文的记忆,告诉我们高考制度如何走到了今天,也让我们看见中国的社会与个体的意识,又是如何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70-80年代:懵懂年代,没有套路

@呢喃,医院行政,1977年高考,湖南

那时候高考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又觉得遥不可及。我们村我是第一个考上。即使我考上的是中专,但那时候考上中专就等于国家户口,跳出了农门。我的成功给了我父母继续送子女读书的信心。

那年的作文题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我最怕作文了。那时候高考刚恢复不久,老师也没什么经验,也没有特别准备,就是多写多练,每种体裁都练习一下,写“我的理想”、“身边的某某”。额外的训练,就是老师会给我们排前几名的学生开小灶。

但老师也没有给我们压力,同学之间也没什么竞争,我还是懵懂的女孩,根本没想那么多。我们考了以后回去安安心心劳动,也不会抱什么希望,只是有了机会就不要错过。

@月月,初中老师,1985年高考,湖南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高考完全没有现在这种模式化的训练。答题技巧、刷题?不存在的。老师就是教给我们知识,然后帮助我们去理解。写作上,会教我们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怎么样运用,议论文怎么样去写,但是绝对没有套路,也不会搞一个范文给你去套啊改的,背素材什么的更是没有。

我那个时候是懵懂的,没有在考试之前找到什么套路、规律。我应对考试,就是凭我的小聪明,把老师教的东西化为自己的,去摸索。那时候的教育其实给了我们更多发挥的空间。到现在我写文章也没觉得一定要有一个模式和套路,完全是凭直觉去做。

但现在呢,我们在给学生训练答题的时候,都会教得特别细,都是套路。写个作文,就是把一篇文章左改右改,改成一篇精品,然后遇到类似的题就拿这篇精品文去套。

现在和过去对比起来,我真不知道哪一种比较好。

处在改革初期的考生对当时的作文题目记忆已经模糊,但对于高考的记忆却无疑是十分深刻的。与如今的标准化教学不同,那个被视为“贫瘠”的时代,在教学上反而有更大的空间。

在这十年里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恰是中国社会转型初期的写照。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之际,也是中国结束“以jie ji dou zheng 为纲”之时代的节点。当时高考全国统一命题,作文题一方面反映了我国wg结束后社会文化生活的共识,却有意识地开始微妙地在集体主义的身上划开切口。

如1979年的作文将《第二次考试》一文改写成一篇第一人称叙述《陈伊玲的故事》。材料讲了一位在初试中表现优秀的声乐学生,因为服务集体导致复试表现差,其个人作风问题遭到部分考官质疑,但最终由于某个考官的调查而真相大白的故事。这道考题即若有若无地用人性论讽刺“扣帽子”的现象,又有意宣传故事主角的利他与集体精神,并引导考生进入“个体”的第一人称角色,来重新看待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

另外,高考作文题也开始为下一个十年的多元化表达和个体化表达摇旗呐喊。比如1980年的考题“达芬奇画蛋”的材料中说的:“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

90年代:时代在加速,历史在流失

90年代似乎是遗忘过去向前看的十年。在当时的中国语境下,这意味着遗忘集体主义走向个人崛起,意味告别计划经济去寻找市场的机会。而当时的少年面临着不同社会意识的冲撞,他们的后脚或许还在集体的沙滩,而前脚却已没入新的浪潮。

@春春,91年高考,山西

我那年的作文题目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那会儿准备高考,会经常看半月谈,关心时事政治,高考的时候不管是文科、理科,都考政治。

穿着蓝衬衫白衬衫的年代,文章一定要写得特别正能量,积极向上,批判反方。舍己救人,见义勇为。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狼牙山五壮士,雷锋,董存瑞,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我都很熟悉;国家第一,集体第二,个人第三,哪里需要到哪里去——我们觉得人们就应该这样生活,而这些都是我们写进作文的例子。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我们不害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影响非常大。

90年代,过去的城乡关系、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面临巨大的危机并开始重建。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gai ge kai fang加速,带来了市场化的全面推进,农民工群体开始大规模涌向沿海,创业潮开始出现,而国企开始倒塌,下岗工人陷入无尽的迷茫。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关系开始发生极大的动荡。

于是在高考卷上,一方面,歌颂时代迈进的主题出现,比如1994年的命题作文《尝试》,就大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强调个人精神、家庭情感的题材也出现了,比如1991年的“妈妈爱吃鱼头”、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另一方面,类似于歌曲《从头再来》那样鼓励人们忘掉过去,重新开始的题材也进入高考作文的命题,比如1992年材料作文“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S中学的一个班,有许多学生常常为成绩不如意之类已经过去的事而懊丧,以致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一天,B老师给他们上实验课,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水槽里。同学们不明白这牛奶和所学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好奇地等待着。忽然B老师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之中,同时大声说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接着他叫同学们围拢到水槽前观察那破碎的瓶子和淌着的牛奶,然后一字一句地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完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现在,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注意下一件事。”

一个个少年的眼前或许还存有集体时期的景象,但gai ge kai fang的火车呼啦啦开到了高考卷上。似乎再不丢掉历史,赶紧上车,就要out了。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鸡汤满卷,我们都学会了套路

@阿里,2010年高考,江西

我们那年是题目圆明园兽首回家(我们江西最近10年都是考时事题)。我那年政治不正确,写的主题是,不要盲目爱国,得了三十几分。

作文准备主要是背素材和观点。然后有一个好词好句积累本,素材积累本,平时看到的都摘进去,天天读,高考拼一起就行了。平时那种苏轼、李白典故都用烂了,阅卷老师会审美疲劳,而读者,小故事、小金句,都超级好使,不会重。基本上形成10个自己万用的例子,只要写鸡汤文,都所向披靡。

虽然套路,但这些鸡汤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它们帮我渡过了很长的黑暗期,鼓励我坚持下去,不然我肯定抑郁了。我当时就想考出我们那个小地方,但是竞争又很激烈,学校给到好班的压力特别大(每周都要模拟考且排名),去到学校就特别窒息。看鸡汤励志成功学,鼓励自己不要放弃。周浩的纪录片《高三》,里面那个林佳燕,就是我。

@波仔,2010年高考,广东

我那年写的是《与你为邻》。我忘了自己写了啥,只记得乍一看这题的时候心里爆了粗。实话说我不知道要怎么写,大概是要做人与爱为邻,与诚实正直为邻之类的。广东高考题目向来有世界充满爱的鸡汤味。

我对作文没什么特别的看法,觉得作文备考和高考其他科目一样,其实就是努力地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尽可能少出错的考试机器。有些素材读起来的时候其实自己确实会有情感反应,但只要它变成素材然后为考场作文做准备,我就觉得全部都味同嚼蜡,考试就是为了体现排列组合技巧。我的同学里有非常有文字天赋的,但高考作文并没有完全展示她的天赋,她的天赋全部跑到学生自办刊物那里去了。

@蛋姐,2007年高考,广东

我那年作文题是“传递”。大概是要让我们传递正能量吧。至于我写了啥我就真的不记得了。从高一开始背诵感动中国,每年都背,估计用上了。当时的作文说到底就是一堆准备好的材料去排列组合,内容和题目本身似乎不是重点,老师让我们学的是技巧。

但总体来说我觉得那些年教我们写的东西都是比较正能量的。背素材,老师首推感动中国,一方面是因为颁奖词写得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些正能量比较符合当时的时代主题吧。现在看来虽然很鸡汤,但是多多少少也是在教你做个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教你利他,而不是利己,感觉比毒鸡汤强。

@雯雯,2008年高考,广西

我们当年作文考题是汶川地震。看到题目时要吓哭了。5.12地震,我们6.6高考,估计是出题组临时改的题目。港真,这个题目不写红专写什么?

我的作文就写的可集体主义了,那是我自入党申请书之后最红专的一篇文章。题目给的材料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视角,我的作文就是这个题目的拓展版——当时这样写,是比较保守的路径。还好作文素材也准备了很多地震的,那时电视报纸都是地震感人故事。最后估计我作文得分也是稳健的分数。

2000伊始,高考语文卷开始泛起了鸡汤味。2000年开始,强调个人奋斗的成功学流行起来,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我,高考题目也开始关注一些个体化、去结构化的议题,如 “心灵的选择”、“雕刻心中的天使”、“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有“一叶一枝一世界”、“春来草自青”等佛系话题,同时也不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两个圆圈”、“材与非材”等带思维辩证的考题。虽然考生可主动书写现实,但大部分题目本身却不再与现实直接关联。

随后几年,随着一些大型社会事件的发生,现实主义的题材开始回归。比如 “汶川大地震”、“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以及“洞庭鼠害”、“感受乡村”等题目,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同时,2004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青少年社会公德”等题目则尝试在没有共同信仰、集体共识的时代,引导学生建立新的道德伦理。

然而,尽管题目的创新性、开放性不断提升,但这十年里,应试教育越发模式化、规模化,个体考生放弃了对高考作文题的自由阐释权,选择了稳健的套路。在高考快速集体阅卷、答案标准化的背景之下,出题者就算有意尊重个性、开放创新,最终却难与答题者达成共识。

2010之后:高考作文是分数,而才能在卷外

2010年之后,主旋律之歌越唱越响。信息科技的繁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国的崛起等成为了国内政治经济社会主流的关键词。另外,经济发展的放缓带来了国内新的矛盾,比如环境危机、农村问题、道德危机等。而这些题材,也都以某种特定的姿态走进了高考试题。类似今年考题一线飘红, 2017年的“中国崛起”,“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给共和国拍张相”,“论纽带”,也都自带高昂的大国自豪情绪。

那么2010年之后的考生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作文题的?

@美敏,2017年高考,湖南

我的高考作文题是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包括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高考题目里面,很多题目也不是单方面的夸,也有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些问题。不过这些完全隔开了对zheng zhi ti zhi的批判,都是一些弱敏感的话题。

我从来没觉得我能在考场作文里真正写出我的想法。考场作文有很多技巧的形式化的东西:怎么样结构优化更加套路,怎样引用和组织句子可以抓紧老师的眼球。老师看你文章只有几十秒,都是浮于表面。其实对我们来说,考都考完了,不管什么题了,什么题不重要。

@小项,2017年,北京

去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二选一,一个是“说纽带”,一个是“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我感觉这两个题十分荒谬。第二个我不能写,也写不了,这是我的底线。第一个感觉明显一带一路,之前老师有帮忙准备一些政绩类社会类的素材,就又红又专的来一篇,使劲往准备的相关话题上拽。其实。写完也就吐槽一下,对我个人其实没什么影响,就是一考试,看什么写什么就得了。

@丫丫,2014年高考,甘肃

我那时候的作文题目大概是:游客给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动物喂食,但是却给动物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让根据这种事件写一篇作文。

再回头看,这题本身就是畸形的。因为人观赏动物本身就是畸形的,把动物圈起来本身就是错的,怎么好意思指责给动物喂食的游客?不过这样的观点,明显是出了框框,风险太大了。我写的是帮助他人时要理性思考,就是套路满满的那种——按这个套路稳稳地写完,就能拿到一个比较可以的分数,不会太高但也不会太低,这种考试反正我是不敢冒险。

三年备考,我觉得高考作文压抑了我的激情和创造力。中学时代我非常刻苦,但是我的高考并不理想,后来我一直在反思这件事。第一,西部小县城教育资源没发跟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师资力量很一般,考上本科要比其它地方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二,我觉得自己像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考生,只会教条的死读书,视野很小,没有个性。

2018年全国I卷作文题。高考版的《相约2035》。

@小K 13年广东 中文系毕业即将做语文老师

老师跟我们说:“作文不能离题的,特别是材料作文。立意偏了,只能二等往下打了。”对于写高考作文,我心里会惶恐,也有质疑:担心自己理解错了,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种最佳立意。

考场作文也有非常重要的一面。在备考的时候我会了解资讯,积累素材,也会训练快速写作能力。不过积累的素材大多比较鸡汤,比如说如何面对挫折、理想是航标、毅力最重要之类的。但如果老师会教,作文其实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伦理意识,包括对社会的感知力、批判精神……

其实很多人的写作生涯到高考就大体结束了,之后只是零零散散的社交媒体碎片写作。文字功力普遍在走下坡路。我们中文系的老师说,这几年的学生不要说文学创作,光是普普通通几句话都说不清楚。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学问,应试作文之外,怎么去培养打磨年轻人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

与高考作文题一路高歌猛进的态势不同,年轻的考生似乎愈加无所谓考题了。考生只是把它当成一场游戏,并不在意它出什么题,只要我套得上就好。“套路练习”培养出来的流水线考生学会了迎合――我写的不是我想写的,而是你想看的。考场上的工具理性将“以文达意”的传统彻底击破,即便有才能,也不太可能在高考场上自由发挥。

就在这告别了集体而全面拥抱市场化的40年里,被充分个体化的年轻人或许已经很难再找到社会共同体以及自身与国族之间的纽带。四十年里,人们的主流意识已经完成了从集体、利他到利己的转变。同样是阅读材料,练习写作,但从前一篇董存瑞就能激发集体情感共鸣的热血已经消退。

高考越来越是一把撬动未来之门的工具而已。在高考这个产品质检机器面前,考生们只求让自己的回答符合工业标准,连试卷上“真情实感”、“不要套作”的要求都变得荒谬。高考体制正制造出成千上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高考场上赢的,或许不是任何一个学生,而是贯穿了整个教育体制的功利主义。

美编:黄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