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黄山:我市教师点评2018高考试卷

点评人:屯溪一中语文教师柯社教

今年的语文试题题型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整张卷子体现了非常强烈的文化自信和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比如小阅读部分,讲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其次,实用类的文本阅读讲到科学文化,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自信,“此外,今年我体会最深刻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它将语文学习情境、生活交际情景与考题结合,非常新颖,也是命题的一种新的方向。”

对于今年的作文题有三个感受:一是价值导向很清楚,通过“新时代”和“新一代”这两个要点,体现新一代在新时代中不断成长,以文化人、以题育人;二是审题立意很清楚,天宫一号、精准扶贫、互联网普及等等都属于新时代,新一代在新时代面临新机遇,新一代肩负了新使命、迎接了新挑战,总体来说时代特征很强,生活气息很浓;三是题目立意很高,去年的作文题是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今年是给未来人讲时代故事,题目立意很好,但学生在写作时应注意从小切口入手,配合生活中的所思所闻所感,结合自身、结合时代,可以把个人愿景与国家未来、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数学:关注数学应用

点评人:屯溪一中数学教师许建飞、丁俊

高考文科数学题从题型看,和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有亮点,如:选择题第3小题及19题,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重视数学应用,关注创新意识。难易程度稳中有降,恰到好处。而且文理科容易题和中档题相同,构成试卷基础,这样为以后文理不分科,在数学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试卷中还尤其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减少了非主干知识考查的比重,其中加大了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的考查力度。与此同时,还注重能力素养的考查,全方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高考理科数学卷整体结构合理,试题稳中求新,整体难度相比往年略有降低,没有偏题、怪题、繁题。试卷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相比往年多了一些推理题,少了一些计算题。同时,试题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数学应用,例如第3题、第20题的概率与统计知识考查,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再者,体现很强的创新意识,例如导数的压轴题都似曾相似,却又有不同,具有很强的育人导向,也为平时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英语:难度设计合理

点评人:休宁中学英语教师胡文明

英语全国I卷结构整体保持稳定,难度设计合理,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水平与语言应用能力,又全面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阅读理解方面,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文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形填空选材仍为记叙文体,待填词均需立足语境方能作出正确判断,仍以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语法填空及短文改错以健康跑步和家乡变化为切入点,在选项设置上既突出对主干语言知识的考查,又确保考点的覆盖面。动词的时态、非谓语动词、名词的单复数、词形的转换仍然是考查的重点。书面表达用提纲式的书信体考查考生跨文化交际和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政治:生活气息浓厚

点评人:屯溪一中政治教师张擎宇

今年的试题考察目标非常清晰,难度适中。首先,试卷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比如39题,以修宪为背景,考察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于中国发展道路和制度的认同。其次,展示了中国发展的一些新的理念和成就,比如选择题18至20题,涉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医药文化等,增强学生的制度、理论、道路、文化自信。再次,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在具备扎实素养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试题中也有相应体现。

此外,今年的试卷总体依旧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动态。

历史:结构微有创新

点评人:休宁中学历史教师朱龙

今年全国卷文综的历史部分试题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微创新,选择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在历史分期(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和区域(中国史和世界史)布局上保持了稳定性。就主观题而言,今年凸显出新的特点:41题从乡村发展的角度考察了中国通史,并且在阅读量未大幅增加的前提下,由以往的两则材料增加为三则,设问则相应的由两题分解为三题,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42题从小说这个大众化的文学视角考察了学生对西方断代史时代特征的解读能力。

历史试题在强调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既避免了“偏、难、怪、深”,又凸显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同时坚持唯物史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试卷的“鲜亮底色”,让其成为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如第29题关于五四运动后中国前途的争论,引导考生在思考科学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本质区别的基础上,从中领悟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理:风格变化不大

点评人:休宁中学地理教师姜春平

今年地理部分延续了全国卷“联系实际接地气,知地明理重逻辑”的试题特点,总体来说与往年相比,风格变化不大。总体难度适中,因为选择题中自然地理部分难度不大,选择题较去年而言简单些;主观题立足区域,注重问题的探究性,考察内容较为传统。但部分题目难度较大,学生不好作答。

试卷考核内容均为平常教学中的重点和核心知识,考查目标明确,重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念。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引导考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做到关注生产生活,力求在学与用之间搭建桥梁,如选择题9至11题,以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为情景,其中提及的线路分布、走向及里程信息,均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引导考生关注“一带一路”等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如第36题依托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创设情境,引导考生深入剖析相关问题,促使考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和世界的重要地理意义。

物理:注重应用创新

点评人:屯溪一中物理教师卢定山

理综物理部分在一贯严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基础上,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综合性,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体现方法、突出思想。整卷难度适中,能很好的区分不同层级学生。

首先是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突出考查了高中物理的力学和电磁学内容,知识覆盖匀变速直线运动力、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如第14题侧重考查运动学的基本公式,第15题考查考生对动力学问题常规分析方法的运用,第19题考查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以及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辨识和分析等,则是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第二是应用性增强,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4题以现实生活中的烟花爆炸为背景,渗透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第三是考查创新意识,实验题是最能体现考生探究能力的题型,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要求考生将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与新的情境相结合完成实验,如第23题以常规等效法测电阻为知识原型,结合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要求考生将学过的实验原理进行迁移、比较,利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并且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化学:密切联系实际

点评人:屯溪一中化学教师吴纯德

今年的题型和往年相比有变化,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不过灵活性比较大,较去年相对容易些。坚持能力立意命题原则,体现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必做题按照实验题、流程题、原理题的考查顺序进行设置,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了科技元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对于有机、基础实验以及元素周期律的考查,都中规中矩。比如26题和27题都充分体现了与工业、生产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陌生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考点分布平衡

点评人:屯溪一中生物教师周芳珍

理综生物部分突出考查了高中生物核心知识,考点分布平衡,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选择题部分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理解能力及获取题目信息能力的考查,这在第4及第6题中表现比较明显。同时在选项设置上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如第2题,学生如果一时难以做出来,可以通过对C、D选项的分析选出B选项。非选择题在考查以上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使用科学语言表述的能力,主要体现在29题及38题中。遗传题难度适中,体现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从今年试题来看,生物教学中在关注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关注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用语能力。

记者程向阳 樊成柱/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