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央视聚焦,整治低速电动车风暴要刮起来了!

5月29日,《焦点访谈》报道了近年来广受外界关注的“低速电动车”话题。央视的聚焦,长达十五分钟的报道,一下子又把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炒热了起来。

“四不像、三不管,确实到了必须管、而且要管到底的时候了!”官媒的定性,使得破解低速电动车这一老大难问题,似乎已经箭在弦上。甚至有媒体爆料称,相关标准即将出台、规范之路可期。

央视聚焦,整治低速电动车风暴要刮起来了!

何为“低速”电动车?老实讲,从字面意义上就不难理解,这种车辆应该有别于汽车,个头儿不大、行驶速度不高,更多的只是充当短途代步工具。像什么残疾人专用车、老年人代步车,应该是其最初形成的原动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们传统印象中的“低速电动车”逐渐变了摸样儿。尽管它们依旧还挂着老年代步车这样的标签,但无论是其外形、大小、及行驶速度,越来越趋同于常规的汽车。

这种“不按照汽车相关生产及安全标准”生产出来的“低速”电动车,行驶在马路上的大街小巷,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道“奇特”风景。

央视聚焦,整治低速电动车风暴要刮起来了!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由于这种“伪汽车”有诸多优势(比如价格低、无需上牌、不用驾照、好上手等),所以在特定的市场及人群中,大受欢迎。

按照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仅山东、河北、河南等几个低速电动车盛行的区域省份,年产销量规模就达百万辆。不夸张地讲,围绕低速电动车,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当庞大的产业链。

必须得承认,除了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满足了部分人民的生活需求)外,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以来,低速电动车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山东许多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长期习惯用这类电动车拉人拉货;再比如,跟我们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紧密相关的快递、外卖等,均可看到低速电动车的影子。

央视聚焦,整治低速电动车风暴要刮起来了!

但是,功劳归功劳,这类低速电动车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方便与价值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甚至过错。一如《焦点访谈》报道里所谈到的,近年来低速电动车最饱受诟病的,即为交通安全问题。

因为目前国内这类低速电动车还并没有专门的统一生产制造及安全标准,驾驶者也无需经过严格的培训即可任意上路,所以当其行驶在马路上时,存在非常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这里,央视报道里不仅有图有真相,甚至引用了一组与之相关的交通事故数据。

在聊哥看来,其实低速电动车潜藏的危险,还远不止于此。譬如,由于无牌无照,这类车辆是否在特定时候能被犯罪分子用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类似的情形,令人细思极恐。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类低速电动车,确实应该被狠狠整治。

央视聚焦,整治低速电动车风暴要刮起来了!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治理低速电动车一事,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毕竟,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执行起来,监管部门不可能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感情。

好在,官媒的聚焦,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整治和规范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或许,新一轮行业大讨论之后,低速电动车行业的整治风暴真的要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