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谭孝生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词。只是我们今天的人不掌握古汉语,就有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格的意思就是施以作用,规格、格律。格物的最直白意思就是对事物施以作用。引申意思则是研究、认知、试验,

格物致知是王阳明的思维,意思简单明了,就是研究一个事物要达到通晓的程度。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按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匠人精神,研究、制造都要一个很高的境界和程度。广义上说就是求道精神,无论是思想上的、科学上的,还是具体事物上的,都要研究达到通透。

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影视里常常出现一群日本人围着一个东西盯着看,转着圈的看。按中国人的思维一定是嘲笑的。然而,中国人可能比日本人聪明,但却没有日本人用心和认真。日本人在格物问题上就比我们做得到位太多。我们基本都是经济利益推动,如果有利益可图,中国人能做得很好,但经济利益不足时就没有日本人那种对事物求索的精神了。

今天为什么会提出匠人精神,就是因为我们欠缺了这一块。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明显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不足。这是共同感受,所以匠人精神才会被提出。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有机会了,尤其没有了第一代创业者的那种机会了。经济地位固化已经是很明显了。所以年轻人需要走一条新路,做匠人、做唯我不行的技术流可能是不错选择。普通技术都可以复制,但匠人独道的那些东西是复制不了的。今天依然更多是赚穷人钱的经济模式,甚至是抢穷人钱。然而富人的奢侈品消费并不低,富人甚至支撑起了一个直播行业。所以做匠人还有一个明确目标就是做出鬼哭狼嚎、欲罢不能的奢侈品去赚富人钱。这是一个不错选择。格物致知这句话对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尤为重要。


國病


《大学》里面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制其国;欲制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可见,格物的重要性,小编认为,格物就是了解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通过表象,去理解事物最真实的含义。说白了格物就是知识的学习,但我认为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不仅局限于书本上,还包含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知识的学习是一切的根本,只有掌握到知识后,才能有所成就。

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王守仁)就是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在被贬后,经过自身的不断思考和学习,最终成为了心学集大成者。我认为其提出的“知行合一”完整了概括了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说简单点就是你说掌握的知识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当中去检验,就像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知行合一才是格物的本质。


Power泡儿


回答“格物”问题的朋友很多,但是有些回答的是有问题的,我还看到有些朋友用禅宗,道家来解释,更是错误。有些人说格物是出自王阳明,哪有那么晚?!我来简单说说吧。

“格物”一词最早出自《礼记·大学》,也就是后来说的“四书”里的那个《大学》。《大学》全文不长,但是提出了儒家的“三纲八条目”,所谓“三纲”(不是父为子纲那个哦!)即:明明德,新(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面四条,大家都熟悉吧!


实际上,这八条目是儒家向士人提出的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外放,有个体到社会的要求。正心,诚意说的是个人品质,格物,说的是对外界的认识,属于方法论。致知是格物之后的结果。从字面上说,格物,就是把物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也就是说,儒家“格物”的意思是要求正确认识事物,这个物包括客观世界,世界的性质与规律,社会,社会规律等,从而形成“知”。

很多人一说“格物”就想到王阳明,他在《传习录》里讨论“格物致知”的问题,并不是他发明创造了什么,而是为了反对朱熹。王阳明很多思想来自明代很主流的理学思想,而理学正宗就是南宋朱熹。但是他又有很多认同陆九渊心学的地方,所以,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又常常反对朱熹。(顺便说一句,心学不是王阳明最先提出,起码陆九渊比他早。)王阳明对《大学》颇有心得,并以此为武器,批判朱熹。



“格物致知”等问题绝不可从禅宗入手,首先时代不一样,《大学》之文约成于战国,禅宗是啥时候的事情?晚的多。再有,宋明理学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家影响,所谓三家合流是也,但是宋儒的反佛情绪是有目共睹的。拿佛家解释儒家,大忌。


我就是JH先生


格物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做人处事的那种境界。

从我自己来说,我是一名刀匠,做事当从基础做起,先学“格物”,研习做刀的基本技法。冶炼,铸造,锻打,锵磨,雕刻,装配,纹饰,制鞘,开刃,养护,一点一滴,都属于格物。倘若不从这些基础的学起,而妄谈所谓流派、风格,就像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不免陷入空谈。



所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掌握了熟练的技法,自然会对这一领域的事物产生一些认识,进而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我想这就是格物致知。



观点日益深刻,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流派,也就达到了“诚意,正心”的境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在某一领域达到较高的境界,就该“兼济天下”,继续提高修养,以自己的专长和见解,做符合天下人利益的事。



鄙人不才,专注做刀20年,自忖应该处在诚意正心的境界吧。

我是刀匠张勇,微信公众号:匠人工坊。


knife名刀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原为格物致知。胡适借助现代科学的兴起,将之比喻为科学方法,即作为种研究知识的方法来看待,同时,他也提到了王阳明格竹子累倒的故事。

格字本意是什么呢?宋儒解释为“至”,这是对的。先秦的至常见的意思有两种:一个是“极”,就是极限、最大的意思,如孔子所说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以及庄子所说的至人;第二个意思是至某处,到某处,如庄子说的——今日适越而昔至,《管子》里的物至则应。

格物致知,格字就是至,因为先秦的格字可训为至,《尚书》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章太炎说格训为“来”,也可以。因为至在先秦也可训为来字,比如前面我们所说的庄子的“今日适越而昔至”,其实庄子是引用惠施的话并做了调整,惠施说的是“今日适越而昔来”。又如物至则应,这个至也可以翻译为来。

总之,格物致知是一种探究事物本身的方法,差别只在于现代人可以凭借诸多科学仪器研究事物更细致入微。宋人说的格物穷理,即类似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科学,又有哲学的意思,同时还有古代西方所说的实践(伦理实践)。

哲学在被科学打败后,就放弃了知识领域的东西。


肥嘟嘟的小不理


“格物”,意思是穷尽事物之理,无不知晓。儒家倡导“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意思就是通过学习通晓事物之理,才能知无不尽。穷究天下之事物,而尽悉天下之事理。

“格物”最早提出是在儒家经典《大学》。所谓“大学”就是大的学问,什么叫大的学问?就是对于品性人格的修养方法。儒家认为人人都生来就具有光明的德性,要使这种美德彰显出来。

怎么使生来的美德彰显出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然后天下平。

宋明理学的不同派别对于“格物”都有自己的解释,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程颐以为凡一物上有一理,要穷致其理。穷理的办法很多,比如读书或是论古今人物是非等。

朱熹则认为,“格物”与“致知”不能分开看,是一体贯通的。通过“格物”而“致知”,不“格物”就无以“致知”。

王阳明则反对程朱,他把理学的重点放在“心”上,认为理不在物而在心。“格物”不一定非要和事物接触,而是正其不正以归其正。“致知”也不是非要明白所有道理扩充自己,而是致良知。

朱熹的观点是天人合一,讲究天理;王阳明则讲去恶为善,对自己的心反复拷问。


沅汰


“格物”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完整的说法是“格物致知”。

《大学》并没有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因此后来的儒学大家,对这四个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们实际上是通过解释这四个字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比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两人对“格物”的解释完全不同。


首先我们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理。宇宙间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观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理就是伦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显露的,因此人必须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认识具体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理。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阳明一开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对着竹子坐着,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阳明苦苦思索了几天几夜,一无所得,最终病倒了。王阳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后来,王阳明龙场悟道,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

因此王阳明认为,应该本着自己的良知去对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对父母应该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过程中,你内心的尘埃会被慢慢擦去,良知会达到极致,就像明镜一般明亮,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达到极致。


所以王阳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规范事物。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梦露居士”,回复关键词“王阳明”,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梦露居士


一说起“格物”来,会信手捏来“致知”二字。耳熟能详,可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又怅然若失地陷入肤浅当中。

历来大文大儒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难以盖棺定论!
“格物”、“致知”,源自我国传统哲学。出自《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可遗憾的是未给出解释,从其他先秦古籍也难以嗅出蛛丝马迹!这就不免要交付于文化历史长河中名流地“答卷”了。


首位当提继“孔子”
之后的又一教育大家‘朱子’(朱熹),集儒学以大成,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者,足见得其造诣!他提出了“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是对格物致知的见解。‘天理’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是天理的阐发应用。他认为“理是先于自然和社会现象、是事物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是人性”。从而认为只有“格物致知”,才能进入圣贤之域。其次,古今第一完人“王阳明”又在朱熹的基础上,将‘格物致知’更加推进一步。提倡“致良知”,事理无穷无尽,要从内心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持其中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即“致理”为“致知”也;“致知”明了,“格物”则已现矣!

是故!“格物”则是对种种纷纭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让它们各归其位,构架一个有条有理的整体性知识。就像书架上有许多格子,把好多书整理好放在很多格子里。

格物,谓之“认知的起点”!

犹如,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切地一切的开端。


内求安己


“格物”的准确含义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类。


“格物”的“格”是一个动词,不属于常规用法,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两种特殊用法中,不难得知必属“使动用法”,因此应解作“使……物格”。

“格物”和“物格”在《大学》本文中是同时成立的,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之句。相应地,“物格”应当解释为“使物得以被格”之意。

准确理解“格物”或“物格”的含义,应再进一步考虑“格”的名词本义。“格”的名词含义就是“格子”,这是用以将事物分门别类安置的工具;引申为动词使用时,就不难理解有“分类”之义。因此“格物”,“使……物格”的意思就是“使事物被分类放置”;“物格”就是“事物被分类”。这种解释显然不仅符合古文的语法,也符合我们人的正确认识规律。

此外,比如说像“格调”之所以是“格调”,正因为其“调”是被从庸常中被区别出来的,也就是说有“格”。而我们平常说的“品格”之“格”,也与“品”是同义的,也是在指分类。这两个词的用法,显然也能佐证将“格”解释为分类的含义是没有问题的。

朱熹与王阳明都将“格物”差不多解释成“推究事物之理”的含义,事实上这是将“致知”与“格物”的含义混淆了,这两人的解释都是不可取的。“格物”与“致知”是两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致知”是思考推究事物之理,“格物”则是其前提,也即先要去观察,去分门别类。因此“格物”若引申解释,也是应当解释为“观察”为妥当,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类之后才能“致知”。

正因为王阳明不懂什么叫“格物”,所以他才去“格竹子“,格来格去格不出个结果,这是比较迂腐可笑的。这种行为属于孔子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因为,“学”属于自我观察与向人求教的阶段,而“思”属于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认识。因此“学”与“格物”对应,而“思”与“致知”对应。我们如果知道“学”与“思”的含义有这种区别,就会认识到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超乎我们一般想象的深刻的,这与后世西哲培根开始倡导的关于“观察与归纳”的科学方法论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建章君


“超然物外”与“格物致知”

超然物外”的意思是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古人用词十分讲究,“超”是超脱、超越、超出于的意思。“然”,我个人不喜欢字典或百度的讲法,它们把“然”解释为一个介词:有“于”和“在”的意思的意思。“超然”,众人的理解就是超脱于。而我更喜欢这样解释:“然”是一种状态,一种样子。比方:自然,自己本来的样子。自然而然也是整个意思。当然、想当然也这样讲:应该、应当是这个样子。较常听说的还有安然、欣欣然、黯然、茫然、淡然等等组词,都是说的一种状态,可以是事物本身的状态,也可以是心理状态。

那么,“超然物外“就是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的一种实际状态和心理状态。近义词还有“逍遥物外”,也是逍遥于物质世界之外的一种状态。是不是这样理解更有意思呢?

关于“物”的词还有“物欲横流”:物质享受的欲望,这里的“物”是物质。以前看武侠小说描写某个女子:明艳不可方物。意思是漂亮极了,简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比喻。这句话里的“物”也可以理解为:东西、物体、事物。可见“物”其实是有深刻得多的内涵。它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含义。具体的“物”包括:钱财、财富、地位、名利和一些物质的东西,如豪宅、名车、名表、美女、资产等等,甚至一片云,一座山,一棵树,一朵花,一湾水。抽象的如:困惑、开心或不开心、欢笑和愤怒、骄傲与气馁、自在与烦恼等等的一些情绪。与佛家讲的“相”的意思近似。不过,“相”的外延就要更广阔了,它包括由于“我”所带来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觉所感知到的一切外在。

现在再来看超然物外这个词,是不是更高大上了呢?

讲完了“物”,我们再来看“格物致知”。这个词不知道有多少解释是错误的。百度上搜了一下,“是这样说的: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如前文所述,“物”既然是功名利禄是一切烦恼一切外在事物。那我们再去探究它岂不是很滑稽?可见,“格”也不是探究的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呢?格子、格斗、格挡都有分开,挡开的意思。”格物”的真实意思出来了:与物质世界、名利地位、无尽贪婪、一切欲望烦恼分隔开。然后,就能致知。这个知显然也不是知道、知识的意思,而是智慧。“格物致知”就是说:只有跟一切钱财名利、欲望、物质世界分开,我们才能达到最高的智慧,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简短点说就是:知止终有得。对物质的追求知道有停下来的那一天,那么我们终会有所得。得什么呢?智慧。这个智慧是抛下一切欲望、看开一切烦恼的智慧,是“六度波若密”的最高智慧,是“戒定慧”的智慧。

因此,无论佛家、道家还是儒家,所认为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智慧。而不是什么威名赫赫、万贯家财,资产上亿、豪车名表。这些东西要不要呢?要。必须要。但不是没完没了的要,那叫贪婪。在追逐的过程中必须“知止”,否则追逐到穷其一生,筋疲力尽也没有尽头。

“知止终有得,格物能致知”。 会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