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篾匠、瓦匠、鐵匠、剃頭師傅……恩施人,可曾記得

蔑匠(竹工)以竹為材料,編織各式生產生活用具,工藝世代相傳,已成習俗。其中,不少產品工藝精巧,享有盛名。

時過境遷,由於塑料製品、不鏽鋼的普及,竹製品逐漸被冷落了。篾匠這個行當,面臨著手藝失傳和消亡的危險。為了更好的將這一門手藝完整的保護和傳承下去,恩施土家女兒城民俗博物館特將他們請進來,進行生產性保護和活態傳承展演。

今年五十多歲的篾匠——王洪國,是恩施市盛家壩鎮芭蕉溝人,14歲起就跟隨父親學做篾匠,至今已40個春秋。王洪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但一提起做篾的老行當,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他說,篾匠手藝是一門細緻活,要經過多年磨練才能達到精熟的程度。從鋸成竹節,剖成篾片,到編織成竹編用具,要經過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等多道工序,而且大多需手工操作。

“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種各樣的篾,首先要把竹子劈開,再把它不同的部位做成各種不同的篾。剖的篾片,要粗細均勻,青白分明;編的篩子,要精巧漂亮,方圓周正;織的涼蓆,要光滑細膩,涼爽舒坦。”

做篾匠並不輕鬆,看王洪國那雙粗糙不堪的雙手就知道——簡直就像樹皮一樣。因為篾匠這個手藝整天靠的就是手,如做一擔撮箕,單純劈毛竹得一天時間,刮竹篾需要三天時間,更別說編織的時間了。

篾匠有過驕傲的日子。早年間,竹器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生產、生活用具,床鋪、躺椅、菜籃、筲箕、桌子、涼蓆、淘箕、蒸籠、篩子,甚至連熱水瓶殼也是竹編的。

竹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精神高潔的象徵,也正是竹子這種特殊的審美價值,使得人們將對其喜愛之情,賦予了各種竹製品。如今王洪國落戶恩施土家民俗館,除了每天日常的展演,創意的竹編作品可謂五花八門,從實用的竹盒、時尚的竹拎包、百變的竹花籃、小揹簍、小簸箕、兩用的果籃到精緻的茶道用具,甚至連紙巾盒都可以用竹子編出來。

篾匠、瓦匠、鐵匠、剃頭師傅……恩施人,可曾記得

篾匠、瓦匠、鐵匠、剃頭師傅……恩施人,可曾記得

篾匠、瓦匠、鐵匠、剃頭師傅……恩施人,可曾記得

篾匠、瓦匠、鐵匠、剃頭師傅……恩施人,可曾記得

篾匠、瓦匠、鐵匠、剃頭師傅……恩施人,可曾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