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印度总统不废除种姓制度?

吐蕃雪山寺鸠摩智


事实上,印度政府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已经明确这宣布了废除种姓制度,但五十多年来,种姓现象在印度社会仍然没有消失的迹象,这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说明一个误区,通常所说的“种姓制度”,其实不是一种“制度”,它从来都不是依靠政治制度来保障和维持其运行的,种姓的等级意义,不是类似于古代中国的由朝廷刚予的“爵位”,种姓从来都不是政府授予的,种姓现象是一种生长在印度的地方社会的家族关系网络中的“文化”,制度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来废除,但文化习俗的消失,强制的,特别是政治的手段是起不到明显的作用的。

种姓在印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但种姓这个概念是很现代的。近代英国人到达印度后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把这种现象叫做“Caste”,这就是中国人所了解的印度的“种姓”观念的来源。事实上,种姓作为一印度社会的种现象,是很复杂的,英国人的caste是对种姓现象的一种简化。

在印度本土语言中,种姓现象实际上反映的印度社会对两个本土概念的接受和运用:一个叫瓦尔纳(varna),另一个叫迦提(jati)。

在古代的吠陀典籍中,理想型社会中,所有人被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瓦尔纳系统。根据《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Purushasakta),他们分别出生于原人(Purusha)的头、肩、大腿和脚。因而,他们的区分是将社会视作一个有机体的社会功能与宗教功能的区分。简单地说,婆罗门是祭司和知识分子,刹帝利是武士和政治权力代理者,吠舍是商人和农民,首陀罗是为上面三个瓦尔纳服务的人。

这个经典中规定的“varna ”等级体系,就是中国人通常所知的印度种姓制度。但这种等级划分,只是吠陀经典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跟我们的儒家经典中所描写的各种东西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尽管这种理想在中国人看来,可能并不够理想),跟我们的四书五经描绘的那些众多的理想社会状态,如井田制、大同社会等等一样,它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很难真正做到。

而所谓的种姓现象,在印度实际上是"jati"和“varna ”共同作用的结果,"jati本义是血统或出身,它是实际的在地的等级性、世袭性的归属性(ascriptive)群体,一个由亲属关系构成的网络。可以说,"jati"的客观存在,使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处于这个关系网络中。这个关网络自然生成等级化的区分。


也就是说,只要家庭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的差异性的存在,一个社会的不同群体之间的等级区分的需求就会存在。这种等级区分的需求是种姓现象得以存在前提,现代社会的许多国家,实际都做不到“无阶级的社会”,等级区分虽然存在,但都是比较隐秘的,但为什么只有印度把这种区分如此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呢?那是因为"jati"在印度被赋予了“varna ”的神圣意义,经典文化的“varna ”则帮这种现实存在的差异性、等级性找到了更高级的来源,添加上了超越世俗生活的神圣意义。使得种姓这种看起来不平等的等级区分,变得正义、和谐和理所当然。

简单的小结一下,种姓现象在印度是由经典文化和现实利益结合作用的产物,用搞政治运动的方式去废除,比如写在宪法里,发布废除种姓的宣言等等,政治行为只能对文化习俗进行“引导”,想靠政治运动结束一种文化习惯,所谓的彻底废除,当然是不可能的。


只爱潘多拉


印度法律明确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目前来说,种姓制度的影响层面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总所周知,印度是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大量的人口下的印度,却为人口素质和教育上落后了很多,导致印度发展没有超高速发展的底蕴和空间。

印度虽然较早的收到英国文化的洗礼,但是那也是强行的文化侵略和植入,并不是为了开化。

历史悠久的印度,社会体系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形成,并非一两句话,一个法律的颁布就可以彻底改变的。

就如美国也是一样,虽然高举自由民主的旗帜,但是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依旧长期的存在。即便是法律规定了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一律平等,但是少数人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即便是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奥巴马也不能改变这种社会观念。

强如美国也会存在一个法律不能解决的问题,更可矿是印度。

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法律保障的是社会基础秩序,更高层的需要道德或者其他东西来约束。

毕竟,法律能限制我们做什么,但是却不能限制我们想什么。

印度局部发展较快,这也是早期种姓制度积累的结果,总有一些人拥有更多的资源,所以能够有利的占据更多的资源。

让多得更多,这就是自由的资本主义归途,



看点儿历史


今年8月19日,印度南部克拉拉邦遭到了巨大洪灾,有几百人丧生,许多村庄被淹没,很多人不得不爬到房顶等待救援,很多渔民出于好心也开着渔船到当地去救人。这些渔民受到了灾民的感谢和赞美,但是有些灾民的表现却让渔民“很受伤”。

当时有一家17口人在屋顶上呼救,一名渔民准备去搭救他们,竟遭拒绝,并让这个渔民离开,过了5个小时,当这个渔民再次折返经过,发现这家人还在呼救,于是他再次准备停靠准备救人,这家人的男人却说:救人可以,但是你不能碰我们。

因为,这家人属于印度教里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印度有一个教授,叫考沙儿,是一个大学教授,即使放在我们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地位较高、备受尊敬的人。可惜他是达利特人,就是属于最低等的贱民阶层,也是“不可接触者”。

她上学的时候,按照学校的规定,只能穿低种姓才能穿的蓝色校服,她在学校里,不能喝水,因为会弄脏学校里的水,有次她实在渴的很就到学校附近讨水喝,遭到了高种姓居民的驱赶和斥责,因为贱民喝过的水都会变脏。

她去超市去买酸奶,营业员故意把酸奶滴在她身上,印度的天气非常炎热,酸奶会随时引来很多苍蝇,而印度教规定了贱民只能穿发臭的衣服。

她上了大学,在自习室里坐了一张椅子,结果其他同学就把这个椅子重新清洗烟熏消毒之后才坐。

她做大学教授,有次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结果房东第二天就要求她扫厕所,因为这是“贱民的义务”,她气的马上搬走,而房东则把住过一天的房子重新刷了一遍漆。因为房子被污染了。

即使到了21世纪,对于很多印度人来说,一出生就决定了命运,即使没有做过什么,只是因为出生在了低种姓人家,她就只能这么一辈子屈辱到死。

印度有5大种姓阶层:婆罗门,拥有极大的政治权利,刹帝利,拥有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作为平民作为中间阶层,没什么特权,构成了中产阶级的主体;而首陀罗则是低种姓,没有任何权利,只能从事一般职业;最悲剧的是贱民阶层,在印度大约有1.6亿,他们是极其卑贱的不可接触的人,即使在今天的印度农村地区,还经常能看到很多贱民,躲着人走路,以免自己的影子落在别人身上,甚至他们还要边走路边扫除自己的脚印。

而印度总理莫迪的家庭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属于其中的Ghanchis , 这是一个以榨油为主的阶层,也算是印度的中间阶层。

贱民这么不受待见,为什么不反抗?其实也很简单,这3000多年的制度,已经深深扎根到印度人的灵魂深处了,这就是命运!

对很多贱民来说,这辈子受的罪,是上辈子造的孽,如果这辈子好好受苦、乖乖修行,逆来顺受,等到下辈子,就能投胎到高种姓人家了,对他们来说,苦难只是一场修行罢了,早晚有天会感动印度教的神们,拯救自己脱离苦海。

最可悲的是,贱民不仅备受歧视,本身内部之间,也互相看不起,搞摩的的看不起开三轮的,骑三轮的看不起骑自行车的,扫垃圾的看不起掏粪的,他们互相视为“不可接触者”,宁可跪舔高种姓的圣洁不愿受到污染。

当他们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到了来世和轮回,也就注定了他们悲惨的命运代代相传。

当然,印度宪法里老老早早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也只是法律层面,这3000多年的制度,还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渐彻底消亡。


云中史记



现任印度总统拉姆·纳特·科温德(Ram Nath Kovind)


首先,印度是联邦制议会制民主制共和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而总理则是政府首脑。根据印度宪法第五部分第一章的内容,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武装部队总司令。而总统是由印度议会(联邦院和人民院)和印度各邦和地区的立法议会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的。而虽然根据印度宪法第53条的规定,总统可以直接通过下级机关行使其职权,但总统的权力只是名义上的。事实上,印度的行政权力是掌握在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的总理及其领导的部长会议手中。也就是说,虽然根据印度宪法,印度总统有权任命在人民院中占多数的党的领袖为总理,并根据他的建议提名其他部长。而且总统还有权任命最高法院和其他高级法院的法官。另外,只有总统有权解散人民院,议会通过的法律必须由总统同意。但是印度总统上述所有权力都是根据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的,总统在所有这些事情上,其实都没有什么自由裁量权,真正的行政权力属于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而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真正要负责的是议会人民院,而不是总统。因此,作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印度总统的权力非常有限,像这种废除某种根本制度的问题,印度总统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去做。提问者问为什么印度总统不废除种姓制度,不管种姓制度如今在印度是否合法,但提问者问错对象了,不应该问印度总统如何,而是应该问印度议会、印度政府总理如何。


印度宪法序言


其次,事实上,印度宪法和法律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说,种姓制度是非法的。在印度宪法第三部分,即基本权利这一部分,规定了废除种姓制度。其中印度宪法第14条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15条禁止基于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或其中任何一种的歧视;第16条规定在就业方面机会均等,防止国家以宗教、种族、种姓、性别、血统、出生地、居住地或其中任何一条为由歧视任何人;第17条规定不可接触(Dalit)的做法是非法的。1955年印度颁布的《不可接触(罪行)法》(1976年更名为《民权保护法》)目的即为了促进这一目标。而1989年印度颁布了《定编种姓与部落(防止暴行)法》(Scheduled Castes and Tribes (Prevention of Atrocities) Act),这一法律是为了帮助不可接触者,即达利特人融入印度社会。并且,印度政府为了消除种姓制度也做了不少努力。例如:(1)建立全国定编种姓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Scheduled Castes and Scheduled Tribes )以调查、监督、建议和评估定编种姓和部落的社会经济进步状况.(2)政府工作分为四类。在薪酬最高的A和B组职位中,最低种姓人员占有职位比例不低于人口百分比的30%,在C组职位中,最低种姓人口所拥有岗位比率与人口比例大致相同,在D组职位中,最低种姓人口拥有岗位比率比人口百分比多30%。(3)达利特人巴拉克克里斯南(Konakuppakatil Gopinathan Balakrishnan)2007年成为印度首席大法官。(4)2007年达利特人马瓦瓦蒂(Mayawati Das)成为印度北方邦首席部长。(5)2009年印度议会人民院选举达利特人梅拉库马尔(Meira Kumar)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议长。(6)印度最高薪、最高职位中的最低种姓人口,从1959年的1.18%,增长到1995年的10.12%,增加了十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印度政府在法律上和政府层面,对推动禁止种姓制度,做了不少工作,也有了不少的功效。


前印度首席大法官达利特人巴拉克克里斯南


最后,虽然在法律上,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被禁止,种姓歧视也是违法的,但在现实社会中,种姓制度仍然存在。种姓制度最初是随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建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确保雅利安人的政治地位,并且确保每种工作都有一定人数。但随着马木留克、莫卧儿等外来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历经调整,到英印时期出于英国统治需求,逐渐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体系。某种意义上,种姓制度已经与印度文化传统习俗混合为一体,想要彻底清除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并不是某届政府几年,或者某几届政府十几年,几十年的推动就能够达成的一项任务。真正解决种姓制度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工作。换句话说,虽然印度在法律上已经取消了种姓制度,但是在印度,种姓制度仍然根深蒂固,种姓问题仍然是困扰印度的一大痼疾。例如2006年发生的克兰及大屠杀(kherlanji massacre)就是四名定编种姓的成员在马哈拉斯特拉邦的四名成员在一个叫克兰及的小村被虐杀,而施暴者是高种姓成员。但直到这一事件引发定2006年达利特人在马哈拉斯特拉邦抗议与骚乱才引起印度舆论关注。因此,虽然印度政府在法律和政治上有很多措施来禁止种姓制度,但事实上种姓制度仍然顽固的存在,而且种姓制度带来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印度社会。所以,虽然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当代印度已经下降了不少,但并不代表印度已经解决了种姓制度带来的不平等与歧视,种姓制度仍然会长期存在,直到其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被彻底摧毁,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hording


印度所谓的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是西方国家捧印度给它起的,但印度的种姓制度确实影响了印度的发展,但为什么印度不废除呢?一、种姓制度根深蒂固

只要提起印度的种姓制度,都会触动印度国民的敏感神经。种姓制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还有一种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达利特,也就是常说的贱民。这一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放弃特权。印度和其它国家独立的方式不同,它是在国父甘地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脱离英国独立的,这种奇葩的独立方式世界绝无仅有,既不通过武装斗争也不推翻现有高姓种统治特权就独立了,没有经过彻底的斗争,印度是独立了,但原来那一套种姓统治制度还是流传了下来。

二、地方阻力强大

印度是有各个地方邦组成的联合国家,信仰差别非常巨大,每年都因教派冲突发生一些流血冲突,而且印度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是比较弱的,一些实力强大的土邦有时还不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即使印度中央政府想废除种姓制度,到达下面地方政府也是无法执行。别说有3000多年历史的种姓制度,就连2016年11月开始的废钞令也以失败告终。莫迪上台后一直雄心勃勃,但印度的国情是世界最复杂的国情之一,特别是中央控制力弱和腐败,严重影响莫迪的改革进度,想要废除种姓制度,目前来说是完全不可行的。


么爷的舅舅


在1947年印度独立的时候,就已经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了。既然如此,印度总统也就没必要“脱了裤子放屁”,再颁布总统令废除种姓制度了。

其次,虽然在名义上总统是印度的最高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他往往是个虚职,没有实权。印度政府的实权人物是总理,他经常代表国家出访,处理国内大事,会见外宾,主持国家庆典等等,在国内外媒体面前是频频亮相。但印度总统就没这么风光了,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印度是有总统的。

最后,印度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在印度却是根深蒂固,人一出生就被分为三六九等,永世不得翻身。种姓制度为何在印度根深蒂固呢?一是种姓制度在印度历史悠久,印度教和佛教都宣扬“天命论”。而印度人有76%是信仰印度教的。他们从小就被教育“你这辈子命不好都是因为你的上辈子不做好事,所以被惩罚。你就认命吧。希望这辈子你多积德行善,下辈子投个好胎。”所以印度人也就老老实实,安于天命。二是在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你别看英国到处标榜自己如何的文明、先进、民主,但为了便于统治印度,英国殖民者也延续了种姓制度。这样英国就可以花很小的代价去殖民统治印度了。三是印度的独立并不是通过革命,而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获得的。不经过革命的洗礼,各种封建制度的残余、种姓制度、对女性的歧视等等不好的思想得以保留下来。而印度统治阶层为了便于控制全局,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也不热衷于做解放思想,普及教育,实现男女平等,废除种姓制度等等的正能量的事。所以,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在法律层面上是废除了,但事实上它还大行其道。


血染战旗红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种姓制度并不见得落后!

可能在中国人看来,种姓制度是一个侵犯人权的落后制度,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这可不是印度人自己册封的,而是来自于欧美人的共同认可。所以,在承认印度种姓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也请不要忘了印度的国家制度并不落后。

印度身上还有一个标签: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去二十年中,其平均年度GDP增长率为5.8%!

虽然印度只有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十几亿人口。印度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顶着国土面积小,人口众多的压力,仍然让自己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可见,印度目前的制度对他们来讲还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也不能忽视种姓制度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好处。

种姓制度的好处。

印度人的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2011年的识字率为74.04%:女性为65.46%,男性为82.14%。对占印度绝大多数的第四等人和贱民来说,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更完全无法和高种姓的人相比,对职位的竞争力上更没办法比。种姓制度的存在,让一些特定的工作岗位能够被低种姓和贱民垄断,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率。所以假如没有种姓制度,低种姓和贱民的失业率和生存能力都会比现在要低得多。

种姓制度的存在,还提高了印度人的纪律性。不要说印度,像中国、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在教育水平远远超过印度的时候,在高速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普遍的低素质行为,甚至到今天美国人的低素质仍然没有改变过来。

但是,印度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每个人都需要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行为,所以相对来说,你会发现印度的种姓制度让印度人有了较强的纪律性。虽然没办法和发达国家相比,已经超过了很多国家,这也是印度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劳动力输出国的优势所在。据估计,每年有超过2000万人在国外务工。所以,种姓制度在于维护印度社会稳定,为印度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上不可忽视!

可见,印度种姓制度的存在,是他们能够在过去20年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种姓制度如果单拿出来看,似乎比较落后,只要放到印度这个国家背景中,你会发现这种制度不仅不落后,而且是一个非常合乎时宜的制度。


历史风暴


自1947年8月15日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以来,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己被正式废除,宪法明文规定,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不得以种姓,宗教,出生地为借口歧视他人,今日之印度,任何人的身份记录里,不再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题主提的问题,早在70年前就以解决,不必再为此操心。

尽管法律层面已废除,为何印度依然存在这种现象?这和印度建国体制有关系。

印度是靠不抵抗,不配合,用和平的方式建国的,封建的思想,封建的生活方式遗留了下来,种姓制度结束了,种姓意识却留了下来,源于我们对印度不够了解,还总以为种姓制度还存在,现在的印度总统就是低种姓的,政府部门大量的官员存在,如果种姓制度还存在,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

印度的种姓是一种世袭的社会等级,分四大种姓,一,婆罗门,二,刹帝利,三,吠舍,四,首陀罗,过去是规定,种姓外不能通婚,不能交往,主要是高种姓人为保持血统的高贵性,现今高种姓与低种姓结婚还是会遭到世俗的反对,当然是高的反对,低的是不会反对的。您如果还不能理解,我给你打的不恰当的比方,以前划成份时候,有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的成份,如果地主成份和贫农成份攀亲,贫农家庭会同意吗?一般也是地主找地主,贫农的找贫农,不过我们的历史极其短暂,印度的历史绵延3000年。





雪上长留马行处


我认为道理很简单,印度掌控权力掌握话语权的是高种姓。如果‘废除种姓制度’,对高种姓而言无疑是挥刀‘自宫’了。既得利益集团用尽‘洪荒’之力也会维护‘种姓制度’,任谁也不会把吃进嘴里的肉吐出来。总之,印度要‘废除种姓制度’必须靠‘低种姓’发力,‘低种姓’何时有反抗能力,印度就何时‘废除种姓制度’。


好逑12554


在古代印度的阶级分化和奴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垄断宗教和文化,地位最高;刹帝利是军事贵族,掌握行政和军事权力,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以上两个高级种姓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构成统治阶级。

图为印度的高种姓,区分高低种姓看肤色,看职业。

吠舍是小生产者,是中下层自由民,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被征服、或者失去土地的奴隶。为了巩固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婆罗门制订了各个阶级所能遵守的法规,包括了职业、饮食、婚姻、宗教生活、权利义务等作了严格的规定,这样种姓制度被法律的形式固定流传下来。

除种姓外,印度还有一种叫贱民。

而种姓制度的职业世袭固定不变,并且保持严格的界限;各个种姓必须按规定从事自己的传统职业,不得任意改变;实行严格的内婚制,禁止各种姓之间通婚;在饮食方面一个种姓吃什么,不吃什么,法典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每个种姓在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

据说印度人非常歧视黑人,截止到2017年在印度留学的非洲人只有不到25000人。

而这种可怕的种姓制度在印度已经实行了3000多年,在印度人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而作为信仰印度教的百姓,种姓制度又是印度教的立教根本,所以很多印度低种姓选择苦修,心甘情愿被剥削,希望下辈子投好胎。

2016年印度民众因种姓制度抗议。

虽然印度在1947年建国时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一直是印度社会精英、掌握印度权力和财富的高种姓依然占据着大量资源和机会,印度又是个宗教至上的国家,比如不及印度人口2%的婆罗门高种姓占有了印度70%的司法权,低种姓依然不被公平与保护。对于顺应种姓制度的印度人来说,高种姓享受多少权利就得承担多少义务,而低种姓不享受权利也不用尽义务,生活得过且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