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考核基層醫療機構一把手的制度來了,事關院長(主任),但影響所有醫務人員!

別以為平時只有醫務人員要面臨年度考核,醫院領導也面臨同樣的壓力。這不,讓院長、主任們頭疼的大事來了。

近日,廣東省衛計委發佈《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院長(主任)目標管理責任制績效考核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決定對轄區內鄉鎮衛生院院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實行績效考核,旨在充分調動院長(主任)作為機構第一負責人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各項目標的實現。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從考核內容上可以看到基層工作整體佈局,考核院長其實也是在對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全方位考核,和每一個人切身相關。

累積兩次不合格,解聘!

《意見》提出對考核結果實行“三掛鉤”,鉤鉤掛在心頭肉上,一把手頭頂的壓力不小。

一掛鉤:與個人聘任掛鉤

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將由各縣(市、區)衛生計生部門對其進行誡勉談話;同一聘期內累計2個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由聘任單位對院長(主任)予以解聘。

二掛鉤:與個人績效考核獎勵掛鉤

年度考核為優秀和良好的,正職和副職都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三掛鉤:與機構績效工資總量掛鉤

前面兩點主要是與院長(主任)自身利益直接相關,而這第三點將直接關係到整個醫療機構全體職工的生死存亡。幾十甚至上百職工能不能吃飽,一定程度上得看負責人是否領導有方。

考核目標完成得好,績效考核等次為優秀、良好,次年績效工資總量可按規定給予核增;考核合格的不予核增;考核不合格的適當核減。

史上最嚴一票否決制

據悉,在考核中只要出現以下8項,直接視為全年考核不合格處理。“虛增或變相虛增門診人數、住院人數及分解住院天數”將矛頭直指部分基層醫療機構掛床行為,在考核中將被一票否決。

除此之外,“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發生醫療事故”作為其中一項,可以說是相當嚴格了。負責人要下好這盤棋,還真得費盡心思。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牢記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

4月21日,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印發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根據要點完善本機構核心制度、配套文件和工作流程,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教育和考核,確保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這次在考核指標上也得到體現,現場考核中將隨機抽查在崗醫務人員,落實醫療核心制度知曉率。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家庭醫生簽約重點考核這些

從考核指標表中,可以得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要考核重點人群簽約率、簽約協議完整率、簽約居民服務知曉率及簽約居民預約門診率。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根據輕重緩急,科學安排。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嚴控抗菌藥物使用

從政策走向來看,近期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層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都在採取行動重點規範抗菌藥物使用。這次廣東省下發的文件,表面上是對基層醫療機構負責人實行績效考核,實則是對整個基層醫療,尤其是醫療質量與安全領域的大洗牌。

我們都看得到國內抗生素濫用的嚴峻形勢,一是由於醫務人員對於抗生素的使用不規範;另外一方面就是多種抗生素聯用。這次考核將抗生素的使用上升到行政管理層面,不只是對負責人下達命令,更是對臨床一線使用抗生素進行診療的醫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從考核指標體系中可以看到 ,抗生素2聯及以上使用合格率作為核心指標赫然在目,這部分將作為重點抽查內容進行考核。臨床上習慣使用抗生素的醫務人員務必要引起重視,對好症、用對藥,對患者健康負責。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在抗菌藥物使用上,《意見》制定了具體的指標,通過系統監測+線下抽查的方式,要求門急診抗菌藥物使用率不得超過35%,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輸液比低於30%,這個比例較全國整體來說並不低。

據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已從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8.1%,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取得這樣的成績和等級醫院嚴控抗菌藥物使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好的經驗值得在基層進一步推廣。

在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及門急診輸液比上施壓,對引導抗菌藥物正確使用能起到良性帶動,改善基層濫用的情況。除此之外,門急診原則上不需要輸液的53種常見病多發病也將作為核心指標用來考核。

中醫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

輸液被控制,抗菌藥物也不能多用,服務轉型升級將成為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的重大課題。就目前發展形勢來說,中醫藥適宜技術開展是一條可行的新路子。

基層醫院一把手考核制度來了,事關家醫簽約、輸液、掛床……

考核指標明確提到了這一點,2018年以前中醫適宜技術開展數量最少10種以上,2018年以後這個數字必須達到15以上。

可以預見,中醫藥領域在基層將持續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綜合醫院勢必會重新認識到中醫診療的重要性,花大力氣投入到中醫科室、項目及人才隊伍建設上。中醫藥在基層的發展前途不可估量。

以上是筆者對《意見》的大體梳理,大家千萬別認為這只是單純意義上給機構負責人出的一道考題,其實通過對考核內容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基層醫療工作冗雜、困難,光憑院長、主任一己之力很難打上高分,所以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應戰,在年底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