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最近幣市一直起起落落落落落,也沒有什麼大新聞。於是上週幣圈人自己編了個新聞,SEC在5月7日開聽證會,研究以太坊到底應不應該歸為證券,決定以太坊以及各種ico代幣最後命運的時刻到了。此消息一出,以太坊應聲下跌。直到昨天,大家沒等到聽證會結果,才意識到那是個假消息。

不過今天上午有一個截圖刷遍了朋友圈。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公信寶不安全了?直接上門找金融公司去賣?說好的做自己數據的主人呢?沒想到區塊鏈公司也做這種事,很多網友也表示了自己的憤怒。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來自Bitcoin Forum

不過公信寶的創始人黃敏強隨後澄清了這件事。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總的來說,就是公信寶除了做區塊鏈公鏈這個業務外,還有一個業務是給企業做智能數據採集的。公信寶上門去賣數據其實是在談智能數據採集這項業務,做技術服務,不知道這個回應你是否滿意?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下面聊一聊個人信息如何受到受到區塊鏈保護的。

大家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辦過信用卡後,不斷有電話打進問要不要貸款,買了一套房子後電話就被裝修公司轟炸。我們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被各個大公司窺視,利用,作為資源交易。甚至,一家名為Cambridge Analytica的機構,在facebook上盜取了大量用戶隱私信息,並間接操縱了美國大選。

接下來,區塊鏈技術就來拯救這個困局了,加密技術,點對點傳送等等。這些概念我們已經聽過無數遍了,具體是怎麼實現透明且保護用戶隱私呢?

首先要解決用戶這一關,那就要用到token激勵了。用戶上傳自己的信息,給予token獎勵,這些token可以繼續在生態裡使用,或者在二級市場裡交易,賣給需要這些token的人。個人信息,要通過不對稱加密手段上傳到鏈上。只有通過自己的私鑰才能解密,看到自己的個人信息,收集用戶信息只是構建這個生態的第一步。

公信寶不安全?個人信息應該何去何從

之後就是建立一個交易信息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讓個人上傳的信息流通起來,參與這個環節的除了個人外還有各種企業。個人信息和企業手裡的信息交換,籌碼就是之前激勵或是從二級市場上買到的token。

除此之外,由於加密了個人信息,要查看必然要得到這個人的許可。個人通過發送私鑰簽名等方式解鎖,只授權查看一次來提高安全性。

但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開源,讓用戶信任這個應用沒有“留後門”。個人信息確實通過加密後上鏈,全程沒有人會看到這些信息。但是現在來看,即是是國內做得最快的公信寶中的布洛克城應用也沒有做到這一點,生態也沒有建立完全,更別說一些模仿者了。像之後冒出了各種××星球,××部落,更是無稽之談。

頂著區塊鏈名號,搞保護隱私的項目,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記住代碼開源才能保證安全,不要讓自己的信息落到騙子的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