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越來越便宜的中國貨,越來越難賣

越來越便宜的中國貨,越來越難賣

1、

這些年,

在國內,做淘寶、做京東,

基本已經處於飽和狀態了,

再想去分一杯羹已經很難了。

於是,仗著中國的成本低,

大批做電商的商家,開始往外擠,

開始在線上賣貨給外國人,做跨境電商,

畢竟,中國的低價優勢是無敵的。

不過,這幾年發展下來,

如今的跨境電商,

也開始像淘寶一樣,

從野蠻生長開始走向優勝劣汰。

洗牌即將開始。

昨天和一位從事跨境電商的讀者朋友聊了聊,

所以,今天來講講這個話題,特此表示感謝。

跨境電商,

分兩類,

對內的,比如京東和淘寶的全球購,網易考拉等等,是把國外的東西引入國內來賣。

對外的,則是國內的商品通過電商的渠道,銷售給海外的消費者。

今天說的是後一種。

2、

幾家做出口跨境電商最知名的平臺,

全球性質的平臺:amazon,ebay,wish……

國內面向全球的平臺: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蘭亭集勢,敦煌網……

當然還有各個國家/地區主流的電商平臺,比如法國的cdiscount,東南亞的lazada,

甚至在非洲也出現了一些電商平臺……

這裡面又可以分兩種形式,

一是國內的賣家自己在這些平臺上開店,當地的消費者直接在網上下單購買,類似京東平臺上的第三方賣家。

二是國內的賣家做平臺的供應商,提供產品,由平臺銷售,類似京東自營。

國外的電商平臺都很看重中國龐大的外貿市場,

會直接來中國招商入駐平臺,或者找供應商供貨。

當然,韓國、中國香港也有,

但體量就不能相提並論了。

提一嘴蘭亭集勢,

算是國內做跨境電商的黃埔軍校。

這家平臺最早是做電子產品的,但起色不大,

真正讓平臺火起來的,是婚紗。

當時,美國地區平均每件婚紗價格在1166美元,同期蘭亭集勢的價格僅為209美元,

巨大的價格優勢,讓平臺上的婚紗產品受到追捧。

如今,在蘭亭集勢的官網上,

wedding dresses還依然排在所有品類的前列。

越來越便宜的中國貨,越來越難賣

在婚紗領域站住腳跟之後,

其開始拓展至其它領域,

成為了一個綜合品類的跨境電商平臺。

2013年6月6日蘭亭集勢在納斯達克上市。

但這幾年,由於管理上、策略上出了問題,

平臺也逐漸在走下坡路。

3、

平臺,

是國內的商家做跨境電商繞不過去的坎。

消費者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平臺進行的。

但從一開始,平臺與賣家就是不對等的關係。

平臺的話語權太強。

第三方賣家的模式下,

比如同樣貨在A平臺賣100元,

B平臺看到了,就不幹了,

說你必須得比那個低,

不然客戶都跑到A那裡去了,

我花那麼多錢燒推廣,不是白費了嗎?

所以,要求商戶打價格戰,一再降價。

平臺自營的模式也是一樣,

以蘭亭集勢為例,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蘭亭集勢毛利率一度超過40%,

但淨利潤只有1%,運營成本非常高。

其在推廣上的開銷佔到了利潤點的70%,

龐大的推廣費用一直是阻礙蘭亭提高利潤的一大障礙。

數字的真實性我沒有去考證,

但推廣成本高這是不爭的事實,

也許花掉140元的推廣成本才能換回一個只買39元T恤,而且是隻買一次的用戶。

無法開源,只能節流,

於是強制供應商全線降價。

平臺與商戶之間有矛盾,

商戶與商戶之間也有很激烈的競爭,

一個平臺上,搜索排名靠前的產品,只有那麼幾個,你要是在前面了,意味著我就得在後面。

排得越前,曝光量越高,銷量也會越好。

因此,這裡面會有一些陰暗面,

排在後面的產品會想一些辦法把前面的產品拉下來。

中國的很多商品,在版權上,或者其它的一些方面,總有些瑕疵,

因此,很容易“授人以柄”,

產品被競爭對手向平臺舉報下架,也是常有的事。

想去賺外國人的錢,先讓自己人無錢可賺……

有些諷刺。

4、

這裡面,最根本的問題,

在於品牌。

在跨境電商這個行當裡,是沒有品牌可言的。

這是一個通病,

大部分外國人對中國製造的印象依舊停留在——便宜。

比如A賣一種東西,價格100元,

B馬上也上了一款外觀看上去幾乎一樣的東西,但只賣90元,

雖然實際上,B的東西質量比A差了一截。

但平臺上購物的外國人不會管這些,誰低買誰。

因為在他們眼裡,A和B沒有品牌的差別,

質量上,僅憑網站,他們也無法分辨好壞,

因此,價格是決定性因素。

沒有粘性,沒有口碑,沒有回購,留不住客戶。

所以,必須得再花大價錢做推廣,獲取新用戶。

沒有品牌 - 沒有粘性 - 沒有復購率 - 砸錢推廣吸引新客 - 要求供應商降價 - 供應商降低成本生產 - 降低質量標準生產 - 無法形成品牌。

最終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

貨越來越便宜,可質量也越來越差。

推廣成本越來越高,貨越來越難賣。

消費者不滿意,商家沒錢賺,平臺也一樣難盈利。

5、

最後,最關鍵的問題,

這個行業還能不能做,還能不能賺錢?

能,

這位讀者朋友是這麼說的。

但千萬不要自己組建團隊。

看準靠譜的團隊,

以入股的方式做投資就好。

因為,

耗不起搭建團隊、磨合團隊的時間和成本。

行業變化太快,

今天剛找到了賺錢的竅門,

也許到明天,

再就不奏效了。

與其浪費時間自己磨合團隊,不如找一個運作成熟的,在千變萬化面前有能力應對局面的團隊,

做做股權投資的生意就好。

我覺得,

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