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99名滞留人员成功落户扬州 成为“新扬州人”

扬子晚报网6月15日讯(通讯员 杨民宣 记者 陈咏)15日,扬州市救助管理站内特别暖心,一批无法查明身份长期滞留人员,在这里正式“落户”。当日,扬州市民政局为这批“新人”举行落户安置工作新闻发布会,同时举办第六个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

据介绍,长期以来,因部分救助对象患有智力、精神等残疾,无法查明身份信息而滞留救助机构,成为困扰各级民政部门的难题。随着救助职能不断深化,救助范围不断扩大,这类人员不断增多,滞留时间最长的已有11年之久。他们无家可归,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他们在扬州救助站生活,却又无法享受扬州市民的同城待遇。

扬州市民政局伸出援助之手,对这部分人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向市政府提请对滞留人员进行落户安置。在相关单位的通力协作下,目前,99名滞留人员已成功落户扬州,80名2015年前的滞留对象直接落户福利中心,由福利中心监护照料,19名2015年后滞留对象落户救助站,由救助站监护照料,待查询期满后移交福利中心。99人全部享受特困供养和医疗保障待遇,正式成为扬州的“新市民”。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滞留人员由公安部门办理户口本和身份证,分别安置在市福利中心和市救助站,办理特困供养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从7月1日起正式享受医疗保障待遇。财政部门将滞留人员保障经费,纳入了2018年度财政预算。

扬州市民政局局长王振祥表示,长期滞留人员的落户安置工作标志着扬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一个“响应及时、渠道畅通、保障有力”的救助工作机制已初步建成。救助工作面广量大,现代民政建设任重道远,社会救助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福利中心和救助管理站要从严从实做好服务对象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等工作,持续做好滞留人员的身份甄别工作。民政部设立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救助工作透明度、救助政策知晓度,增强社会公众关注救助工作、参与救助工作的热情。扬州市救助管理站不仅在这一天主动向社会开放,全年都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希望社会爱心人士、热心市民、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多多参与救助工作,多伸援手、多献爱心。 编辑:王育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