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毫无征兆之下,29日意大利国债突然闪电崩盘震惊全球金融市场。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短短半小时内,意大利2年期国债收益率飙涨逾100个基点,一度跨过2%整数关口,创2013年以来最高值;10年期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也跟进大涨逾80个基点,跨过3%整数关口。随之而来的,是市场恐慌情绪激增,当晚西班牙、葡萄牙等债务高企欧洲国家国债相继遭遇大笔抛售导致收益率走高,欧元兑美元汇率更是创下年内新低1.5111

尽管过去两天意大利政党打算重启组阁进程与意大利国债成功拍卖,某种程度让市场暂时告别了此前季度恐慌情绪,但经历了这场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很多投资机构开始担心意大利政局不稳最终可能将演变为新一轮欧债危机,甚至出现意大利脱欧与欧元区分裂的极端状况。

那么,这场因意大利政局不稳所引发的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事件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欧债危机,甚至触发意大利脱欧?未来投资者该如何全面审视新一轮欧洲地缘政治风险并尽早做好风险防范,本期海银视角将以QA形式全面解析。

意大利政局不稳将大幅延缓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收紧步伐

Q&A

Q: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A:

应该说,周二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的直接导火索,是意大利政党组阁失败,引发金融市场对意大利脱欧与债务兑付问题的担忧,触发了大规模抛债浪潮。

具体而言,5月28日,意大利五星运动党和联盟党推荐“疑欧派”经济学家Paolo Savona为经济部长候选人,遭到意大利总统Sergio Mattarella的拒绝。

在该提名被否决后,新总理人选Giuseppe Conte决定放弃筹组新政府,意味着此次两党联合组阁失败,意大利未来将面临重新大选。尽管意大利总统Sergio Mattarella随即任命前IMF官员Carlo Cottarelli担任临时总理组建过渡政府,但此举仍让市场担心重新大选会让意大利脱欧机率进一步增加,从而引发意大利债务兑付问题的担心。

事实上,意大利政党之间的博弈,对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五星运动党认为意大利总统否决“疑欧派”候选人Paolo Savona出任经济部长一职,已造成一场“体制危机”,并要求弹劾总统,从而激化了市场对意大利脱欧的担心。因为现任意大利总统是典型的“留欧派”,一旦他被弹劾,将来意大利政局是否走向脱欧,就难以捉摸。

海银视角多方了解到,意大利此次执政党组阁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基于“亲欧派”与“脱欧派”之间的斗争。为了迎合选民,“脱欧派”提出三大政治主张:第一,推动欧盟宽减2500亿欧元的债务,此举加大了市场对意大利债务违约的担忧。第二,拒绝财政紧缩,反而提出国内减税、增加福利开支等积极财政政策。第三,可能退出欧元区。

此举令“留欧派”的意大利总统Sergio Mattarella感到反感,因此他直接否决倾向脱欧派的候选人Paolo Savona担任经济部长,进而触发了政局不稳与意大利国债被大举抛售,最终酿成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事件。

Q:

为何意大利政局不稳会引发国债闪电崩盘?背后深层次原因还有哪些?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A:

其实,政局不稳是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的表象,真正深层次原因是意大利债务高企。

据意大利央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3月末意大利公共债务为2.3万亿欧元,债务占GDP比例为132%,仅次于希腊,为全欧洲第二高。意大利债务高企的主要原因,是高福利与高失业率所致。

3月意大利失业率高达11%,其中15岁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31.7%。欧盟青年失业率中意大利位居第三,仅次于希腊和西班牙。此外意大利经济低迷加剧了债务风险。2018年一季度,意大利GDP同比增长1.4%,低于前值的1.6%;意大利GDP环比增长0.3%,低于前值的0.31%。

更令金融市场担忧的是,面对高福利与高失业率引发的债务高企问题,多数意大利民众不愿进行改革。这导致上周穆迪下调意大利的信贷评级前景,原因是意大利的金融状况存在严重受损的风险,结构改革的努力或将徒劳。

值得注意的是,受经济低迷、高失业率、贫富差距扩大、难民问题影响,意大利民粹主义迅速兴起,甚至有些民粹主义政党提出通过脱欧逃避部分债务兑付压力。

但平心而论,尽管意大利债务高企,但不至于触发类似希腊的债务危机。因为欧洲央行已经设立了金融市场稳定机制。若意大利债务兑付危机严重恶化,甚至引发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相继爆发债务危机,欧洲央行将出手相救。

Q: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事件将对欧洲经济持续复苏带来多大的冲击?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A:

尽管当前意大利执政党重新开启组阁进程,加之意大利国债成功拍卖,令市场对意大利债务危机的担心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坦白说,它也让整个金融市场意识到,这将是拖累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定时炸弹。

事实上,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持续放缓。欧元区2018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2.5%,较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4%,低于前值的0.7%;工业产出月率增长0.5%,不及预期。

此外欧元区通胀持续放缓,欧元区4月未季调CPI年率终值录得1.2%,欧元区4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终值录得0.7%,远低于欧洲央行目标值。

在这种情况下,2018年意大利政局不稳定将影响欧洲经济整个复苏进程。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政局走向以及是否脱离欧元区,将对欧洲经济、资本市场的产生重大影响。

海银视角的判断是,意大利执政党的民粹主义施政主张,更多是为了获得更多选民支持,短期内脱离欧元区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三点,一是意大利政府也知道,稳定统一的欧元体系有利于意大利经济稳定,如果脱欧,市场将因为意大利巨额债务押注意大利货币大幅贬值,从而导致资本加快流出,导致经金融危机。二是欧元信誉为意大利融资提供了巨大便利,脱欧之后,意大利政府及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将更加困难,不利于经济增长与就业;三是意大利高福利、高失业率导致的债务高企,以及民众不愿结构改革等社会经济问题,并不能用脱欧得到全面解决。

当然,虽然短期内意大利脱欧的可能性不大,但民粹主义当政的意大利政局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震荡。此外,欧洲其他国家也不“消停”。比如6月1日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将面临不信任投票,该国政局前景不明,另外,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也将持续搅动西班牙政坛。因此欧洲多个国家的地缘政治风险,将影响欧洲经济复苏步伐。

Q:

意大利政局不稳与国债闪电崩盘事件,是否会放缓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步伐?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A:

的确有此可能。欧洲央行公布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欧洲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但与全球因素有关的风险,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威胁正变得更加突出。加之通胀上升路径将逐步推进,仍将取决于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为了能够支撑总体通胀的路径,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耐心、坚持和谨慎仍是必要的。政局不稳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可能使欧洲央行推迟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这段话已经表明,当前欧洲央行更倾向适度延长货币宽松政策,而不像市场此前预期的会在9月份终止货币宽松QE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周意大利组阁失败与国债闪电崩盘压力下,市场预期明年欧洲央行只加息一次,10个基点,比此前市场预期欧洲央行明年加息3次,每次10个基点要低很多,这足以表明意大利政局与金融市场动荡对欧洲央行未来货币政策收紧的重大影响。

此次民粹党派组阁失败后,意大利可能重新大选,根据最新意大利SWG民调显示,五星运动党支持率为29.5%,而北方联盟支持率涨至27.5%,重新大选带来的结果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意大利政治局势不稳导致的负面冲击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消退,对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Q:

意大利此次国债闪电崩盘事件将对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带来哪些冲击?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A:

目前我们看到美元指数随着意大利政局趋稳,回落到94下方,但不要忘了,在周二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当天,美元指数一度冲上95整数关口,这表明只要意大利政局不稳问题再度引发欧洲金融市场动荡,美元将受到避险资金追捧而持续走高,令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较大贬值压力。

在这里,海银视角想提醒的是,近期阿根廷、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出现货币大幅贬值潮,一是因为美元指数走强,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这些国家均存在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高企、外债较高等问题。若欧洲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美元需求上升与融资成本增加,很可能令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兑付压力骤增与资本流出压力加大,最终拖累货币汇率大幅贬值。

无可否认,美元走强也令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5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4,一度达到6.42,创1月中旬以来新低。不过,由于中国经济比较稳定、贸易顺差依然较大,以及资本管制依然存在,出现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8%,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房地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民间投资向好,都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良好的基础。且当前中国通胀方面相对温和,中国4月CPI同比上涨1.8%,暂不存在通胀过高的风险。

此外,在外债方面,中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债务率、负债率和偿债率分别为71%、14%和7%,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比为35%,均低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各项债务风险指标表现均尚好,并且中国外汇储备较为充足,所以美元走强尚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至于海外投资的风险防范策略,海银视角的建议还是最大限度的分散配置,因为没人知道下一次意大利政局不稳会给欧元、美元、意大利国债、美元国债带来怎么样的冲击,因此分散化投资是化解这类地缘政治风险的最佳办法之一。

意大利国债闪电崩盘之后,欧元区再度拉响“脱欧”警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