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被迫搬出紫禁城后,溥仪疯狂痴迷于这种食物,每天必须得准备两桶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十一月五日,西北军阀冯玉祥率部囚禁曹锟后,气势汹汹地带兵“觐见”此时还住在故宫里面的溥仪,要求后者一个时辰之内立即搬走。一看这阵势,溥仪只得立马派人打包收拾,当天就灰溜溜地离开了紫禁城。

被迫搬出紫禁城后,溥仪疯狂痴迷于这种食物,每天必须得准备两桶

起初,溥仪直接回到其父醇亲王载沣的王府居住,但由于与后者理念不合,加上其复辟野心不死和满清遗老们的支持,溥仪不久便搬到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张园可不是溥仪以前住的那些中式古建筑,而是一栋标准的小洋楼,内部装潢都全面西化,紧跟潮流。

被迫搬出紫禁城后,溥仪疯狂痴迷于这种食物,每天必须得准备两桶

▲张园内景

要说这溥仪就是爱摆谱,都退位那么久了,还要整封建时代的那套,比如每到溥仪吃饭的时候,那场面依然十分壮观——硕大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几十盘各具特色的菜肴,吃的米饭和稀饭加起来有十多种。这还不算什么,在溥仪开动前仍然会遵循古法,几位从清宫跟着出来的贴身太监与近侍都会先用银针触菜进行验毒,以保证“皇帝”的生命安全。

在古代,皇帝吃饭的时候还有专门的人起舞奏乐,到了溥仪这里,则特地请来西洋乐队为他演奏。更加奇葩的是,当溥仪想吃菜时都不用说话,只需看下菜再看一下侍者,众人就会把菜肴夹好直接送到溥仪嘴里,每道菜最多只能吃三口——依旧是沿袭清宫中的老规矩。

被迫搬出紫禁城后,溥仪疯狂痴迷于这种食物,每天必须得准备两桶

▲天津租界西餐厅的广告牌

不过在吃饭这方面,溥仪并非完全遵守祖制。由于天津临海且在咸丰年间就被开为通商口岸,因此津门一带完全不像北京城那种充满传统文化,反而有着浓厚的西洋味儿。溥仪在张园寓居之时,就爱上了吃西餐、用西具。为了吃地道西餐,他还专门下“圣旨”请一些西洋大厨远赴重洋来给他做饭。一时间,溥仪的厨房中西合璧,西餐餐具和中式餐具各占半壁江山。

被迫搬出紫禁城后,溥仪疯狂痴迷于这种食物,每天必须得准备两桶

▲溥仪及婉容剧照

除去正餐之外,逊帝溥仪也受洋人的感染,特别喜欢吃一些餐后甜点,最爱的则非冰淇淋莫属。据溥仪自述,每天他都会让人在津门著名的西餐厅中买上两大桶冰淇淋,有时候他心情好,也会亲自带着“皇后”和“皇妃”一起去西餐饭厅享受冰淇淋。每每吃到新款冰淇淋时,他还会买上几十桶送给那些七老八十的满清遗老,要让他们也尝尝鲜,“沐浴皇恩”。虽然对这些满清遗老而言,虽因年纪太大已经不适合吃生冷之物,但溥仪对冰淇淋的喜爱程度由此亦见一斑。

被迫搬出紫禁城后,溥仪疯狂痴迷于这种食物,每天必须得准备两桶

▲长春伪满皇宫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十一月十日,在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七周年之际,他又一次启程踏上复辟之路,前往他的新“宫殿”了。从那天起,溥仪与过去彻底决裂,正式北上投靠日寇,为重新当皇帝,甚至抛弃了那些大清遗民。有时恶趣味地想想,东北那么严寒,冰淇淋吃起来肯定更美味。

参考文献:

《我的前半生》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