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人物」佛山80后“爸爸”18年来照顾过千“折翼天使”

「人物」佛山80后“爸爸”18年来照顾过千“折翼天使”

黄唐珍帮助威威训练步态

在佛山市社会福利院,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爸爸”。身为“爸爸”的他,每天轻轻按住脑瘫孤儿的身体,为胳膊和腿无法伸直的患儿“掰”腿、“掰”手,做肢体牵拉康复训练;人手不够时还当起护理员,喂饭、换尿布、帮孩子洗澡、哄孩子,甚至帮孩子挂号看病、开家长会……他就是佛山市社会福利院的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示范基地的黄唐珍。

80后的黄唐珍自2000年从民政学校毕业后就在这里从事残疾儿童康复工作。18年来,除佛山外,他还帮助江门、肇庆、云浮福利机构脑瘫儿童康复,共为300多名脑瘫孩子做康复治疗,参与照顾1000多名孩子。孩子们都喜欢喊他“珍哥哥”或者“爸爸”。

他每天为脑瘫孤儿按摩四肢

那些被遗弃的脑瘫孤儿成了黄唐珍的宝贝。威威今年20岁,2007年因患有痉挛型脑瘫被遗弃,刚入福利院时只能站不能走。福利院为威威申请“明天计划”资助,通过背部和双腿手术降低下肢肌张力;但手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威威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康复之旅。黄唐珍每天为他按摩僵硬的四肢、牵拉挛缩的双腿。从学蹲和站,到推着架子走,再独立行走,常常一个训练动作重复50次甚至上百次。经过3年刻苦训练,他成功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现在,他仍坚持每天到康复室训练步态,让自己走得更稳。

容容是黄唐珍最牵挂的孩子。18年前,当患有痉挛型脑瘫的容容来到福利院时,她只能在地上爬、甚至坐不稳。黄唐珍为容容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康复计划:分腿练习每次至少一个小时,蹬腿练习每组上百次,走楼梯每组十个来回。这些看似平常简单的动作,对容容来说需要克服全身肌肉“对抗”的痛处。3年后,她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走出第一步。

除了帮助孩子康复,黄唐珍还“不务正业”地照料他们的生活。容容还记得,读三年级时,“珍哥哥”每天开着摩托车接送她上下学;学校要开家长会,黄唐珍就充当起“爸爸”。转眼间,容容长大了,现正在启聪学校读中职家政专业,将来还有机会走向社会。受黄唐珍影响,容容平时一有空,就留在福利院内帮忙照顾院内的“弟弟妹妹”,“我想照顾他们,就像珍哥哥和其他阿姨照顾我长大那样。”

除了佛山,作为“明天计划”筛查小组成员的黄唐珍还肩负着每年最少3次到江门、肇庆、云浮地区福利院筛查的任务,一发现符合条件的脑瘫儿童就把他们接到佛山市社会福利院做康复训练。此外,福利院有一段时间还将康复服务延伸到社区,黄唐珍帮助了约100名社区残疾儿童做康复训练和治疗。

“和有家庭的脑瘫孩子相比,福利机构里的脑瘫孩子特别不容易。”被遗弃的孩子大部分患有严重疾病,看到孩子被病痛折磨,学医出身的黄唐珍心里很难过,“要发自内心的不歧视,才能把工作做长久。脑瘫康复是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我希望尽自己能力和专长,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以专业技能和为民爱民的情怀默默奉献,黄唐珍的故事是广东民政基层工作者的缩影。目前,广东除了在广州、深圳、佛山、茂名4个地市设立“明天计划”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示范基地,各地多家儿童福利机构也设有康复训练设施。据统计,在广东儿童福利机构内从事康复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约300人,其中,持有康复治疗证书占比约60%;此外,多家儿童福利机构通过向医院购买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康复工作,为孤残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早日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人物」佛山80后“爸爸”18年来照顾过千“折翼天使”
「人物」佛山80后“爸爸”18年来照顾过千“折翼天使”「人物」佛山80后“爸爸”18年来照顾过千“折翼天使”
「人物」佛山80后“爸爸”18年来照顾过千“折翼天使”

【新朋友】点击上方蓝色字“广东残联”加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好友

【助残咨询热线】12385

【今日头条】打开APP关注\\搜索“广东残联”

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手语新闻”

播出时间:每日17:00——17:30

1.电视收看: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实时收看;

2.网络收看:登录“荔枝网”,选择“直播”栏目的“新闻频道”,再点击“正点报道”栏目即可;

3.手机等移动终端收看:下载“荔枝台”App,选择“直播”一栏、“广东新闻”频道即可实时观看。

广东新闻广播《自强之声》播出频率:FM91.4

播出时间:每周二上午11:00-11:30

我们向您征稿啦!

亲们:

欢迎您关注“广东残联”公众微信号!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朋友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广东残联特向您征集稿件,欢迎您将相关内容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