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箢子、簸箕是沂蒙山区传统柳编生活用具,特别是在农村,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箢子是民间走亲访友时用来盛馒头、饼干等最具仪式感的一种工具,喜事上面蒙上红包袱,白事是白包袱;簸箕主要用来除掉米糠和粮食里的沙子。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莒县陵阳街道杨家址坊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柳编专业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柳编是这个村子里主要的副业,到八十年代达到顶峰,人口不到1000人,就有200余人从事柳编。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手工做的日常生活用品被机械化制造的塑料、铁、铝制品等大量替代,箢子簸箕笸箩等柳编制品也不例外,只有老年家庭还在用,这也极大的冲击了这个村传统柳编手艺的传承和发展。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今年64岁的杨修,是村里目前为数不多的还在坚守这份手艺的柳编艺人。杨修说,之所以坚持到现在,已经不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而是因为还有很少一部分年龄大的老人在找,用来送给成家立业后分家过日子的子女,其代表的仪式感远远大于这几样柳编的实用价值了;还有一部分就是有一部分民间收藏的需求。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目前在杨家址坊,和杨修一样还在农闲时候编箢子簸箕的,也就有8、9个人,最大的72,最小的也有46岁了。在村外挖的用于柳编的地屋子(土窖子)也只有两处了。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柳编的材料主要是柳条,在伏天将柳条从树上剪下,脱皮、晒干备用。辅助材料有噶(ga,方言音)子(一种藤条皮)、棉槐条子、皮条(用猪皮制作的含有油性透亮韧度非常好)、薄木板(做簸箕前面的舌头)、直径3公分左右的白蜡杆(做箢子提把)等;工具主要有量棍、镰刀、喷水壶、穿针线的锥子、尼龙线等近十种。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在编制时依靠量棍、镰刀、尼龙线等工具,经历起底、编制、安舌、定型、补角、缠沿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被水泡过的柳条非常柔韧,在手艺人灵巧的双手下编成大体的形状,再按照要求收拢成品样子,这个过程不但需要力气,还要融入自己对成品形状的审美。这也是对手艺人手艺高低的检验,一般手艺娴熟的老艺人,一天最多也只能编两个。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做柳编需要在不通风、潮湿的环境里进行,不然柳条风干易折断,所以一般都是在地窖里面。只有在六、七月份空气潮湿的时候才在室外。由于地窖狭窄、潮湿,加之通风不畅,所以环境比较恶劣且非常辛苦。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簸箕起好底后整个人要一直蹲在打好的底子上向外编,大小都要这样操作,杨修说有句俗话叫“多大的人不过一簸箕就盛下了”就是从这里来的。编箢子时候要编的质地扎实,每一行柳条都要压实,再用扎线用力编织,一个老手艺人用心做成上好的箢子,可以做到盛上水都不会漏。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杨修介绍说,用柳条编簸箕和箢子都有很大的讲究,簸箕要“前宽后窄”,用时要“出糠如飞”。 一个簸箕,必须具有簸箕眼、簸箕口、簸箕舌头、簸箕膀子和簸箕腿,少了哪一样都不算是好簸箕。簸箕的两个肩膀要圆润对称,边沿光滑无毛刺,用起来不伤手。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过去,这项手艺是比较吃香的。杨修说,以前是传男不传女,如果是男的,必须是本家门的人才行,更不会外传。现在由于这个手艺比较苦累,而且收益不高,一天编一个簸箕,只能卖80块钱。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天最少也得挣个一百到二百。所以,目前没有人去学了。

盛满温情的箢子簸箕,莒县的这个村庄还在手工编制

  交流中杨修对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技术,这门手艺面临断代失传的现状感到很无助。小到一门手艺,大到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市场价值,又不会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维持传承发展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