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家庭教育——今日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被孩子的不良行為氣到情緒失控,氣血上頭,恨不得把他拎出門外!或者同樣的行為“屢教不改”,這是為什麼呢?孩子其實並沒有所謂的“不良行為”,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在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

記住:一個行為失控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孩子。當孩子沒有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也就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面臨的挑戰。

正面管教把青春期之前的孩子的錯誤行為目的歸結為四類:

過分關注、過度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

想知道孩子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步:首先要從你自己的感覺入手,你是感覺到心煩,還是惱怒,還是失望,還是無能為力。

第二步:你的直覺告訴你,這個時候想採取什麼行動?是去哄勸孩子,還是想收拾他,還是想放棄?第三步:觀察孩子的回應,他會暫停還是變本加厲,還是消極退縮?第四步:由前面三步推斷出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

辨別錯誤行為目的很重要,因為這是一條線索來幫助你和孩子鏈接。但是不容易,需要我們家長首先對自己的感覺進行準確的判斷。

錯誤行為目的之一: 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如果家長的感覺是:心煩、惱怒、著急、愧疚而且想採取的行動是:哄勸、提醒、或者替孩子做事這時孩子有可能的回應是:暫停片刻,但很快恢復原樣。 ——> 由以上三個方面推斷出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可能是:尋求過度關注 舉個例子:當家裡來客人時,你在和客人聊天,孩子不一會兒就過來跟你要個東西問個事情,剛哄開,一會兒又折回來…… 對應以上:家長覺得心煩,於是提醒孩子客人還在,哄騙走開,或者幫孩子去拿個她本來可以自己拿到的東西,而孩子消停一會兒,並沒有因為你對她的“順從”而聽從安排。

孩子這類行為背後的信念/動機其實是:只有當我得到特別服務和關注時,我才有歸屬感。他心底的信息是請關注我、注意我,請讓我參與。

家長可以怎麼做:當下可以給孩子安排一個有用的任務,轉移注意力。比如給他一個秒錶,進行一個任務的計時。* 約定無言的信號,比如一個暫停的手勢等等 (事先約定更有效)* 不要管孩子的行為,但是不是管孩子,你可以看著他的眼睛,把手放在他肩膀上,和他約定一個任務,或者直接帶離現場,去孩子可以玩耍的地方。* 避免給孩子特別的服侍,這樣只會讓他更加尋求關注。* 平常的時候,安排特別時光,定期陪伴孩子。.

避免的做法和想法是:

1、我不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處理好2、如果孩子不開心,我會感覺內疚,所以一直想滿足孩子。

錯誤行為目的之二:

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如果家長的感覺是:被激怒、受到挑戰和威脅、被擊敗而且想採取的行動是:應戰、投降、看我怎麼收拾你這時孩子有可能的回應是:變本加厲、屈從但內心不服、覺得自己贏了、消極對抗——> 由以上三個方面推斷出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可能是:尋求權力 孩子這類行為背後的信念/動機其實是: 只有當我主導和控制時,我才有歸屬感。而他心底的聲音其實是:請給我選擇的權力,讓我一起幫忙。 家長可以怎麼做:* 不要開戰,也不要投降,從衝突中車裡,等雙方平靜去解決問題。* 給孩子有限的選擇,加上一句:你來決定。* 承認你不能強迫孩子。* 記住你的態度始終需要和善而堅定,孩子會從你的身上學到如何做情緒的主人。* 給孩子鼓勵,允許孩子犯錯,並從錯誤中學習。

家長要避免的是:1、我說了算,你必須聽我的2、只用粗暴的方式來解決,比如命令、說教、懲罰。
家庭教育——今日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