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想讓你的血管不“生鏽”,血管的健康7要素

每年5月18日是世界血管健康日,你的血管健康嗎?

或許很多人認為血管保養是老年人才會關注的事情,然而,現在許多中青年人雖然表面看起來精力充沛,但其實身體的血管已經在悄悄“生鏽”,當血管中的“水垢”越積越多,最常見的後果就是管道不通、無法供血而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所以,學會清理“水垢”,防止血管“生鏽”至關重要。

我們常說的血管“生鏽”是指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殘的主要病因。當動脈內膜及內膜下有脂質(即“水垢”,主要是膽固醇)沉著,可使內膜增厚,形成黃色或灰黃色狀如粥樣物質的斑塊,堵塞血管。

想讓你的血管不“生鏽”,血管的健康7要素

影響血管健康的“天敵”

01

不健康的飲食

血脂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始動因素,當血液中的脂質不斷在內皮下沉積,多種炎性細胞逐漸浸潤,慢慢則演變為不穩定斑塊,如果不穩定斑塊破裂,形成血栓,最終將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損害。因此,高脂飲食是影響血管健康的頭號“殺手”。

此外,飲食缺少蔬菜水果、食鹽攝入過多、大量飲酒,由此引發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也可直接導致血管內皮功能損傷、炎症和氧化應激加強、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功能異常、促進血栓形成等。

02

吸菸

近年研究表明,香菸中的尼古丁作用於動脈內膜,可使之發生脂肪性變,破壞動脈內壁,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而導致動脈內斑塊形成,引發急性冠脈綜合徵和卒中[1]。

03

缺乏運動

久坐影響血液循環,使得熱量消耗和新陳代謝減慢,大量脂質堆積,容易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危險。

04

精神緊張

長期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鬱等可使血漿中腎上腺素濃度升高和慢性交感神經興奮,進而使血小板和巨噬細胞活化,上調炎症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的表達,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異常[2]。

想讓你的血管不“生鏽”,血管的健康7要素

血管除鏽,生活方式很關鍵

01

合理膳食

減少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的攝入量可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3]建議:每日攝入膽固醇小於300mg,攝入脂肪不應超過總能量的20%~30%,飽和脂肪酸應小於總能量的10%,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小於總能量的1%;每日烹調油應少於30g;脂肪攝入應優先選擇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且指南建議,每日飲食應包含25~40g膳食纖維(水果類纖維、蔬菜纖維、生物合成或轉化類纖維)。碳水化合物攝入以穀類、薯類和全穀物為主,其中添加糖攝入不應超過總能量的10%。

02

戒菸

菸草依賴是一種成癮性疾病,戒斷很困難,無戒菸干預的吸菸者每年戒菸成功率平均只有3%。建議醫生給所有想戒菸的患者使用有效的戒菸藥物。尼古丁替代療法如應用咀嚼膠、貼片、舌下含片、糖錠、吸入劑或鼻噴劑等,與安慰劑相比能使戒菸成功的機會增加1倍。

03

堅持鍛鍊

研究結果表明,堅持運動鍛鍊的人比不參加運動或偶爾運動的人罹患心腦血管病的幾率降低35%[4]。運動可以增加脂肪酸的氧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但運動應個體化、科學化,循序漸進。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推薦每週至少5天、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運動等)。

04

保持心態平衡

要注意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生活規律,安逸有度。調理心態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環節。

想讓你的血管不“生鏽”,血管的健康7要素

合理用藥,是預防血管“生鏽”的關鍵

01

阿司匹林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斑塊破裂及血栓形成卻是瞬間發生的。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步驟,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能夠防止斑塊破裂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從而有效預防急性血栓事件[5]。

02

他汀類藥物

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為特點的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險因素。膽固醇治療研究顯示[6],LDL-C水平每降低1mmol/L,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率分別下降12%和19%。他汀類藥物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積極作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大規模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所印證。

03

中藥

現代醫學證實麝香保心丸具有保護血管內皮、減少脂質浸潤、抑制炎症反應等對血管壁的保護作用,而且能促進斑塊內基質降解減少、抑制粥樣硬化斑塊內血管新生,有利於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加強斑塊穩定性[7]。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護血管健康的基石;規範應用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等是預防血管“生鏽”的重要保障。

本文僅為醫學知識普及,若有需要,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或諮詢。部分內容摘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私聊我刪除,謝謝!

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天天開心!歡迎大家關注西柚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