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祕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一提起明朝的禁地,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皇宮,其實並不是,明朝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這裡在明朝建國之後就徹底封禁了,朱元璋更是嚴令除了他之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入內,連皇后和太子都沒有這個特權。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這個神秘的地方叫做玄武湖,也就是現在位於南京市區的那個玄武湖。在那裡究竟存在什麼秘密呢,竟然讓朱元璋這麼重視,剛剛建立明朝就徹底封禁此地,甚至連自己的兒子和他最愛的馬皇后都不得入內。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玄武湖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也是中國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和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玄武湖古名桑泊、後湖,已有兩千三百年的人文歷史,其人文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六朝時期被闢為皇家園林。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環洲、櫻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宋人歐陽修也曾寫道"金陵莫美於後湖,錢塘莫美於西湖",玄武湖為風景園林,亦為文化勝地,歷代文人騷客,政要名流都曾在此留下身影,皆為後人傳為美談。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玄武湖在六朝時面積比現在要大到2倍左右,而且直接與長江相通,湖中可以成為水軍訓練場所。大約從東晉開始,玄武湖已經得到多次整治與建設。特別是南朝時期,皇朝在玄武湖中及周邊大興園林,區域內先後有過上林苑、華林苑、樂遊苑等皇家園林。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隋唐時期,南京的城市地位一落千丈,鐘山和玄武湖也都被冷落。大書法家顏真卿任升州刺史時,一度改玄武湖為"放生池"。南唐時期,玄武湖一度復興,以致南唐大臣馮謐貪戀湖中"名目勝境,掩映如畫",而向皇帝提出將湖贈給他為私園的請求,此事因遭到徐玄的阻止才作罷。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兩宋至元代的近400年間,鐘山及玄武湖均未受重視。鐘山、玄武湖都在東、北郊。玄武湖在北宋年間一度還被江寧府尹王安石"廢湖為田",直到元代才逐漸蓄水還湖。200多年後復活的玄武湖面積比之六朝時期已大為縮小。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在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重修玄武湖,在湖中的小島上修建了一個秘密場所,更是把此地徹底封禁,禁止除了他自己外的任何人靠近此地。朱元璋讓這裡成為貯存全國人口、田畝檔案(時稱"黃冊")的"黃冊庫"所在,時人無奈寫詩說,"為貯版圖人罕到,只餘樓閣夕陽低"。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明洪武十四年(1381)推行黃冊制度,規定各地每10年編造一次賦役冊籍,共4套,其中3套用青色封面(稱青冊),由布政司、府(州)、縣各存1套;1套用黃色封面(稱黃冊)上交中央戶部。萬曆三十年(1602),後湖冊庫達667間,收貯黃冊153萬餘冊,至明代末年黃冊多達179萬餘冊,同時藏有全國丈量土地繪製的魚鱗圖冊,為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檔案庫。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但是問題來了,這些東西秘藏在其他地方也行呀,為什麼非要選擇藏在這玄武湖?究其緣由,還是因為這些東西屬於紙質的,一旦保存不好就非常容易著火,這些東西一旦損毀那對明政府的損失可是極大的,甚至可以說那是災難性的毀滅。而玄武湖的蓬萊島四面環水,就算髮生火災也能立即撲滅,可以說這裡是保存黃冊的最理想之地。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玄武湖距離皇宮很近,很方便皇帝派兵保護。可以說朱元璋在選擇玄武湖作為黃冊保存地的時候就下定決心封禁這個地方了,又因為這些檔案資料是統治者才能掌控的東西,這也讓此地的防禦上升到了最高級別,所以朱元璋才嚴令擅入此地者死。

明朝建國後就徹底封禁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朱元璋更是嚴令擅入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