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論語.八佾第三》24:人類的理想由誰而定?

《論語.八佾第三》24:人類的理想由誰而定?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試譯:

衛國儀城的封人想與孔子相見,他說:“凡是有君子來到本地,我從沒有不曾相見的。”孔子的弟子就帶他去見孔子。見完孔子出來,他對孔子的弟子們說:“諸位,何必擔心你們先生現在的失意呢?這世上的秩序已經亂了很久了,上天這是要讓你們的先生出來重整秩序啊!”

敬亭山言:

儒家的理想,從社會層面講是天下大治,從個人層面講是人人各得其所,聽起來非常美好,而且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難怪能夠在幾千年間佔據主流文化的地位。

但其實這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兩者之間誰是目的誰是手段?究竟天下大治的目的是為了人人各得其所,還是人人各得其所的目的是為了天下大治?我有時候甚至想,這會不會是東西方文化觀念最大的差異所在呢?

其次,儒家這個美好的理想究竟怎樣才能實現?孔子的辦法有兩個,一是所有人都能夠遵守可以規範不同階層不同角色行為準則的“禮”,二是每個人發自內心地實行推己及人的“仁”。

於是問題又來了:你這個“禮”憑什麼說就是我的最優選擇?我如果不遵守,你能奈我何?還有那個“仁”,我連什麼是“仁”都不理解,又怎麼有能力去實行它?

終孔子一生,可以說都沒辦法解決他的理想落地的問題。到了宋朝程朱那裡,提倡修齊治平,走精英路線,希望通過“致君堯舜上”的法子自上而下地實現。再後來到王陽明那裡,意識到自上而下的辦法大概是條絕路,所以另闢蹊徑,從人人可以實行的“致良知”入手,每個人都有了良知,又能知行合一,天下能不大治嗎?可是無論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說白了,仍然是先提出一套框架,號召其他人來跟隨自己,本質依然是精英政治,仍然是不能解決大多數人能動性的問題,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