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刘禅为什么如此昏庸无能,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刘禅小名又叫阿斗,他在历史中以无能著称。比如形容一个人没有出息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烂泥糊不上墙,另一个是扶不起的阿斗。要知道当年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时,表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看下曹操的儿子,曹昂、曹丕、曹植个顶个的人中之龙。为何刘禅这般昏庸无能?

刘禅为什么如此昏庸无能,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三国之中蜀汉最弱,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也表示,如果刘禅不才可以取而代之。虽然这可能并非刘备心意,但当时刘禅可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十七岁的成人了。这种表达方式足以证明刘备对刘禅的能力非常不看好。从历史中可以看出,刘禅在外交上毫无主见,完全仰仗诸葛亮的辅佐。而在内政处理上,毫无建树,甚至宠幸奸臣黄浩。

刘禅为什么如此昏庸无能,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最为重要的当然是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由来。蜀国灭亡后,刘禅因主动投降被封一个有名无实的“安乐公”。一次宴会中,司马昭宴请了刘禅。为了羞辱他,故意安排了蜀国的节目。周边人都非常同情刘禅,担心他会触景生情。但此时的刘禅却显得没心没肺,非常开心的嬉笑玩乐。以至于司马昭都问他:“你难道都不思念蜀地吗?”没想到刘禅却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为什么如此昏庸无能,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但是,很多人认为刘禅是个聪明人。装傻充愣来保全自己,当年鲁肃劝孙权抗曹操的时候就说过:“像我鲁肃这样的人是可以投降的,不但可以衣锦还乡,说不定还能做到州郡一级的高官。但你投降了还有安身立命之所吗?”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亡国之君的下场往往都非常悲惨,终生软禁就算不错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刘禅有这样的待遇已经非常难得。

刘禅为什么如此昏庸无能,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刘备去世后,留给刘禅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一方面孙刘联盟彻底交恶,荆州失手导致门户大开。刘备夷陵之败后国力和士气降到最低点,仅存的益州一地,益州豪族与荆州士族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这种环境下,诸葛亮不废黜自己就算是幸运。所以刘禅对诸葛亮全面仰仗,面对诸葛亮的穷兵黩武,也只能听之任之。

刘禅为什么如此昏庸无能,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就废除了丞相一职。但随后的蜀汉三十年,大部分时间依然是当甩手掌柜,其实也是想躲在幕后,寻求最大限度的自保。

刘禅为什么如此昏庸无能,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回顾刘禅的一生,大部分都处于臣强主弱的位置,可能有些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所以刘禅始终能感受到潜在的危机,而他表现出来的懦弱,其实就是想要自保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