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准确把握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新要求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这是进入新时代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部署,蕴含着新时代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我们必须在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深刻领会,精准把握,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明确组织力建设的内涵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什么是组织力?就基层党组织而言,组织力本质上就是基层党组织依靠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对社会进行领导、整合和动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组织的力量,列宁早在1906年12月就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4月《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党的组织力”概念,在1938年撰写的《论持久战》中明确提出了“政治组织力”,并在1943年11月以《组织起来》为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是一种方针,强调只要坚持这种方针,“我们就一定可以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一定可以协同全国人民,把一个新国家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指出“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靠理想、纪律组织起来的力量,我们的革命就不会成功,我们的建设就不会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重视组织的力量。2016年2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初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注重“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

我党的组织体系十分庞大、组织资源极其丰富。截至2017年底,党员总数已经达到8956.4万人,党的基层组织457.2万个。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覆盖率为99.7%和95.2%,国有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为92.8%。187.7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为73.1%;30.3万个社会组织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为61.7%。总体来说,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覆盖率不断扩大,组织设置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还存在虚化、弱化、边缘化的现象,组织力急需提升。

组织力是组织的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影响到党的整体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是要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突出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是政党的首要功能。所谓政治功能,就是指政党在其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定政治属性和所发挥的特定政治作用、政治效能。

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公开阐明自己的意图和目的,强调自己的政治功能。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在阶级社会中,政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阶级斗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最先进部分,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决定了政治属性是党的基层组织最根本的属性,政治特征是党的基层组织最显著的特征,政治功能是党的基层组织最基础的功能。

近年来,基层党组织普遍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型组织建设上,服务功能整体发挥较好,但在强化政治功能、发挥堡垒作用上下力不够,弱化了基层党组织作为政治组织的本能属性,甚至个别地方出现堡垒砖瓦松动的现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功能上的一个要求,但总的是战斗堡垒,不能变成纯服务的组织,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使基层党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要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牢记党的政治使命,从政治上来考虑问题,推动工作,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强党组织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善于引领各类组织坚持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善于把党组织意图变成各类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善于引导各类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把党员、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注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组织的生命在于效用。就基层党组织而言,战斗堡垒作用就是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基层党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党章对基层党组织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长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总结。高度重视并强调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抗日战争时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发动群众创造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法宝”“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在党的历史上,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十二大党章进一步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正式明确了这一定位。党的十四大党章又增加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表述更加完整。党的十九大党章延续了这一提法,在党章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鲜明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另一次是同时强调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战斗堡垒”形象描述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自身建设及其推动社会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的价值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就是要紧紧围绕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对社会进行有效的领导、整合和动员,不断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本领、思想引领本领、群众组织本领、社会号召本领,确保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有效落到实处。

总之,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重点。抓住这个着重点,就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