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们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情感书生谈感情


现在的人们好像把旅行已经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似乎每年不出去旅行,就感觉缺少了什么。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生活,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和历史文化,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另一方面就是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需要找个地方来缓解和释放,而旅行中的美好事物,就能使我们的心情愉悦!

我们平时的旅行大多是打卡式的拍照,然后发朋友圈,似乎旅行就是为了拍照,让别人知道我去了什么地方。我们拍照所留下的只是静止的物象,而让我们永远忘不掉的是脑中的记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用心感受,用心去体会!比如长城的修建是什么时候,当初为什么要修建长城,修建长城我们花了多少时间?费了多少体力?去爬过长城的人都知道这些历史知识吗?一个旅游景点也有它自己的历史文化,如果我们连它的一些基本知识都不了解,还到处显摆告诉大家自己去过,这样的旅行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旅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它的历史含义,还有当地的风俗,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其实就是一个增长知识的过程,我们会接触不同的事物,会遇到各类的事情,整个旅程,就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人生,感悟生活!


玩转西藏


似乎每一次去远方,都是一样的程序,订票,收拾背包,出发,走走,看看,拍照,买些纪念品,回家。

在这个时代,我们要面临太多的一成不变,我们朝九晚五,辛勤工作,永远做着一样的事情;

我们供房买车,喝酒陪笑,只为了在别人眼里活得光鲜一些;

我们留不下回忆,只留下照片。

我们怎么了。

所以,旅行并不重要,也可能毫无意义,重点并不是你身在哪里,而是心在哪里。

我大学毕业后,入职北京某国企,毫无背景的我慢慢的熬资历,在二代们平步青云的时候,我无休止的加班,默默的领着大头兵的工资。日子过得很平淡,每天上班下班 ,周而复始。

二十八岁那年,工作发生了些变化。长期加班导致身体不舒服,去医院住院做了个小手术。康复期,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思考了良久,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于是惊了一身冷汗。

那年秋天我进行了我人生意义上的依次旅行,风尘仆仆独自驾车2000公里往返草原。过程其实很简单,你能从任何一个旅游网站看到类似的帖子一样。心情跌宕起伏,就像每个旅行者一样。

回来之后,我从此不在意那些勾心斗角的尔虞我诈,我从此不在为了所谓的事业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从此不再为了工作忽视家人和生活......

我尝试学架子鼓,那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虽水平业余,但鼓点已经在我生命中打下烙印。

我尝试写作,虽然未曾发表,但也积攒了几十篇文档,闲时也会再翻出来看看改改。

我开始研究美食,每周都会为家人烹饪不同的菜品。

旅游至于我,

情蕴于中,而发乎外


石门老爸


一位女艺人说过:“我喜欢看过世界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是呀,没有看过世界的人,何谈世界观。

不论是洱海,鼓浪屿,甚至普吉岛,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你看待他们的心态,你和心爱的人去过洱海,那就是幸福的;你失恋时独自感受鼓浪屿的风,那就是悲伤的;我们从一个厌烦的地方去到另一个别人眼中厌烦的地方这样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位和我聊天的朋友说到他的经历,北漂五年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换到,他选择另一个二线城市,我问他如何,其实我觉得不用询问什么,从他精气神的说话方式,是那种听了就能给你能量的声音,如今他三十有四,让我很是惊讶,那种重头再来的勇气,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信念,对不甘于现状的渴望,以及对生活不得不奋斗的无奈,应该是一代人必须要面对的。

你可以把一次迁徙当成一次旅游,把一次苦难当成一次旅行途中的窘态,这样的话是不是多了点信心,因为终有一天旅行要结束,我们要回家。

在路上,你会不会因为天气讨厌一个城市,会不会因为这里如此干净而短暂停留,会不会没有留恋立刻启程,会不会不那么在意旅途中认识的朋友,能有缘在大千世界说上一句,“你好,再见”也是不错。

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会说是一次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是感受生活的意义,是欣然接受苦难的存在,那这些仅仅是因为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而有的启发吗?我想这绝不可能,在旅途中那些你顿悟的时刻,肯定只有你自己在某个瞬间想通的道理,或者在深夜面对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咬牙坚持的自己。

你是为什么踏上一个陌生的地方,独自享受孤独,是爱吗?大概是想恢复爱的能力吧,那些被爱折磨的你,如今还好吗,还会因为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放弃社交,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吗?那现在的你可以出来了,外面天晴了,阳光很好,也很暖。

能在旅途中收获喜悦那是甚好,如没有,也不要气馁,毕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事事顺心,岂是怪哉!

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旅行的意义,每一个目的地的初衷都不尽相同,何必苦苦执念,只要开心就好,或者能收获一丝宽容和豁达,也不枉你爬过那么陡峭的山,游过绚烂惊险的海,走过酷热难耐的路呀。

很确定,你不会后悔,献给在路上的你,以及还在犹豫不决的你。


唐纳張


5年前,我作为一名旅游达人开启了旅行之路,没想到从迈出第一步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5年来我从北向南,由东往西,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也到过多个国家,现在已经是一名摄影师、旅行家,一个靠旅行为生的人。

我在黄河源头 玉树杂多 约古宗列

我在新疆天山

说起旅行的意义,我想用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一段话来激励自己:最壮观的景色我已饱览,最险恶的风暴我已穿越,最艰苦的航程我已一寸寸挪过,最苍凉的海天一色我一分分领略……生命中有这样一次荡涤身心的旅行,当我垂垂老矣行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势必会回忆它,然后浮出若隐若现的欢颜……

我在云南建水

我在昌都与嘎玛嘎赤画派第十代传人嘎玛德勒大师

我在帕劳

我在迪拜登上哈利法塔

旅游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努力,让生命更精彩,一如我曾在去年的年终写下这样的总结:

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有人说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是因为时间对于自己越来越重要。

确实,我们这一年似乎都在赶路。

赶路,是行者的常态,

因为想遇见更多的精彩。

何况,作为一名旅游自媒体人,

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

获取足够丰富的体验内容,

不拼怎么行?

想要捕捉第一缕阳光,

就要在凌晨背好行囊。

不想错过高处的风景,

咬牙也要登上山顶。

期待创作最棒的作品,

通宵达旦的煎熬也饱含激情。

儿子说,长大了,我也要像爸爸一样,

去很多很多地方。

我说,有梦就去追,但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你终将明白

没有一条追梦之路是坦途。

越艰辛 越精彩!


路灯摄影


旅行的目的是寻找一个出口。


有没有体验过工作到半夜下班去坐末班车地铁?有没有体验过上早班必须五六点起床去赶公交或者地铁?见过这个城市的凌晨一两点,更不用说凌晨四点。

距离大学毕业那会正好三年。毕业那时,总觉得自己未来是美好,然后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直到毕业一年,每天的两点一线都让人变得麻木。大概觉得毕业时的自己稚嫩得可笑。

想起毕业那会和朋友聊天,我说我喜欢一个有趣的人,想变得更有趣。朋友说,每个人都想变得有趣,但是毕业后的工作可能慢慢把我们变得索然无味。

就这样满怀憧憬毕业了,果然一切就像朋友说的,生活突然变的索然无味。当我在毕业后偶然间翻到那位朋友微博时,却发现她的微博已经是好几万的粉丝,每天发着一些日常,有时是有趣的生活,有时是无趣的工作,每一条下面却都有着各种好玩的评论与回复。我当时很惊讶,在大学里,她不是这样一个会经营自己微博的人。她告诉我:这是她无趣生活的一个出口。

那时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兴趣爱好与追求,那是一个生活的出口。我们总会有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总有让自己觉得放松享受的事情,我们总有一些自己特别热爱的事情。即使我们热爱的东西各有不同,但那都是我们无趣生活的一个出口。

之后,我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出口——旅行


以下,想和大家分享那些有趣的事情


在澳大利亚,与蛇的亲密接触。


在所罗门群岛,吃了这只美味的椰子蟹。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嚼槟郎,当时觉得自己晕眩得快死了。


在斐济,穿了裙子。


在波拉波拉,用原始方法剥椰子。


在悉尼,登上海港大桥的顶端。


在塞班,在干嘛???

除了以上这些有趣的事情,还有每一处的风景。想知道看遍全世界的日落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其实很多人也爱出去旅行,谁不爱出去玩呢?大多数人会说没钱出去,没时间出去玩。在这里,我想说,做人嘛,开心最重要。

以上,就是我旅行的目的,在旅行中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遇见一个更有趣的自己,遇见另一种有趣的生活。


倪磊楚


你好!我是一名长途摩旅者,2016年骑摩托车去西藏旅游,2017年骑摩托车去黑龙江省旅游顺便去了俄罗斯,两年完成环中国一圈旅游。

关于旅游是为什么?

我是一名90后,8年的工作我感到好迷茫,在26时辞职,亳无顾忌买了摩托车网上约个伴就出发西藏了,去西藏旅游并不为什么,只是西藏是我向往的地方,每一次旅游都是对自己重新认识。

个人分析:

可以说在自己最抑郁时候选择去旅游吧,在旅游中找到最真实的我,认识一群兄弟一起摩旅很开心,当我在大理国道上开摩托车撞倒时,伤口在流血本以为生命将至,路过摩友相助,感觉生命又重生一次。当我第一次看见西藏雪山时,我会吼一声,。当我去到西藏拉萨时,有种说不出喜悦感却流泪了。

综合结论:

摩托车去旅游对我来说是一场华丽的梦境变成现实,因为梦想,才有远方,旅游并不为什么,因为喜欢,所以才去追逐。

我的摩旅是一种生活体验。


虎牙历程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我喜欢坐绿皮车 不通火车的地方坐客车 路程最长的是昆明发瑞丽的班车 9点自昆明西部客运站发车 晚上10点到达瑞丽 历时13个小时。沿途经过下关 保山 芒市过澜沧江 怒江 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还有一次自丽江去攀枝花 如乘火车要经大理 昆明再到攀枝花 相当于走了长方形的三条边。在手机上一查有自丽江去攀枝花的客车 只是高速公路没通 要走省道 308线 公路狭窄 大部分时间都是沿着金沙江行走当时公路建设资金有限 一路没有隧道 都是盘山公路 一半里程限速30公里/小时 不到300公里的距离 开了8个小时。


冰雪162909550


我先说一个自己的故事:我的父亲是一个常受人欺负的老实人,在我小时候,他常对我说等他老了就回乡村去放羊,一辈子都没怎么出去过,最大的愿望是走出去看看世界!当我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候,父亲因事自杀,留给我和母亲是永远的伤害和伤痛!我后来选择了做旅游,让我的眼睛告诉在天堂的父亲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美!

对我来说,旅游是一份情感,一种意愿!


佀治国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旅游绝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不是简单的“玩”,而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旅游是一个通俗的叫法,恩格斯用过“旅行”这个词(下文提到),本文所讲的旅游,等同于恩格斯的用词。实际上,到达一个新地方并予考察,等于本文所讲的“旅游”。

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没有一个伟大人物不做长途旅行。恩格斯时代最典型的旅游例子就是达尔文5年环球航行,他写了《物种起源》,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就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足迹踏遍世界。伟大人物在擘画历史的同时,足迹必然纵贯全国、纵贯全世界。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类似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与旅游要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能纸上谈兵。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是不同的。行胜于言。

4、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考察世界,不考察全国,怎么发言。对当代各种事物怎么有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5、清末魏源写了《海国图志》,号召睁眼看世界。世界很大,每个家庭都应有一张世界地图。对待世界,要睁眼。现代人一定要有世界眼光。不然太可惜了。偌大的地球,只看一个县,这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吗?眼界决定境界。

6、国家,国与家是相通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能闭关锁国,更不能闭关锁家。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几百年的落后,太危险了。要出国看看,不出国,连外国发展到什么水平都不知道。我们先不说出国,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山东十七地市各自是什么水平,我们知道多少?

7、我们在上小学时,就有地球村的概念。小学毕业近二十年来,我们的足迹较小学时代延伸了多少?旅游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紧紧排在义务教育之后的必然事项,要通过旅游受教育。没有旅游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有人说,出国有困难。先不说出国,中国本身是很博大的。南北朝的郦道元写了一本《水经注》,有一句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我们的时代比南北朝进步了1600年,我们比郦道元进步了多少?

8、有人认为,旅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你说的这些都是耳旁风,可望不可即,离普通人太遥远了。这个想法太危险了!千万不要把旅游当耳旁风。别说富户人家,就是一个县城的部分普通孩子,一般在中学期间出过国,大学期间游遍全国,结婚在国外度蜜月。就更不要说省会和北京市的孩子了。我们都知道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看着精神,这个精神不是凭空来的。中国2016年出境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花费1098亿美元。1.2亿,超过了中国34省区的任何一省总人口,相当于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1098亿美元,比全国第三经济大省山东省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要多1000多亿元。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些数据,在认识上有所触动——这是大众化的!旅游是一个产业,这早就是世界和全国的共识。

9、有人说,我没钱。别说中国人在国外的1098亿美元没有一美分是我花的,就是国内旅游的三万九千亿元也很少有我的贡献。这又是一个伪命题。郦道元有多少钱,徐霞客有多少钱?他们是一千多年前、几百年前封建社会的人,没有高铁、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没有摩托车、自行车,都能游遍全国,著书立说。我们别的没有,摩托车、自行车总有吧。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一百年间创造的财富,比过去全部世代创造的还要多。我们生活在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社会财富比郦道元、徐霞客的封建时代丰富何止千倍万倍,难道还不能支撑你的旅游吗?


春醒


好好地回顾这才过去的一年,你是否80%的时间都是两点一线地穿梭于所在的那座城?

在你倾其所有积蓄购置的房子里睡觉,倾其所有精力的公司里赚取生活所需,晚间跟同一个异性相伴,聊些无关痛痒的话?

周末能有两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除了补个觉,多半会选择围绕着居所3公里半径内的商城、公园、运动场所寻找点新鲜。

就这么持续一年、两年、五年、十年......

时间过得飞快,有可能这辈子可能就这么寡淡无味地过去了。请问,你甘心么?

如果你心理的答案是不太甘心,那么“旅游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应该在你思绪里渐渐被捉摸到。

看更大的世界

你对世界的面积,中国的幅员,不该只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数字,而应该用自己的脚去丈量。

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无限美景;祖国的每一处美景;都焕发着无限生机。你会见识到“天际连绵的雪山飙着银丝一样的冰光 ”、“灿烂辉煌的金色的晚霞”、“连绵无尽的山岭,仙境般的云雾”、“玉带一样的柔美路线”、 “苍凉广袤的大地与天相连” 。而这每一处独样的美景,都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动与惊喜。

见更丰富的众生

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小姐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普通的人,是无法通过见自己而见众生的。相反,是见过更丰富的众生之后,才能做到更清晰的“见自己”。

可以说,个人命运并不是一条孤独的航行,而是与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缠绕在一起。

多数的都市人,都希望完全通过个人的努力,就上升的梦想的高度。然而,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跳跃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社会的运行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而这背后,就是对整个社会,“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后的洞见。

正如一个艺术家,一定是一个与一个时代和社会共呼吸的生活家,功夫往往在诗外,在旁人看似无用的积累。

做更有趣的人

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少年闰土的形象吗?在少年鲁迅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闰土的扮相外,更是因为从闰土的口中有了诸多别样的见识和经历。

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一定是这个人有更丰富的经历,有更精彩的谈资,对事物有更深刻和差异化的见解和看法。而走出去旅行,是最佳的办法和路径。

人这一生,最终都会回到那个原点。当故地重游时,免不了热泪盈眶,同时,去往过的路,经历过的人,见证过的精彩,都会在头脑中放电影般闪现。由心而发地说一句,“没白活,对得住此生了!”

以上,我想就是旅游是为了什么的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