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海南雙胞胎同時考上大學,哥哥打工,弟弟為200元辛苦晒稻穀


來自海南澄邁縣金江鎮的王贊今年18歲,高三畢業之後,他來到了海口一家餐廳的廚房打工,專門在煎炸檔口負責煎蛋、煎餃等工作,每天要在兩百多度高溫的鐵板燒臺子旁站上七八個小時。

而在澄邁老家,弟弟王兢則承擔著家裡大部分的活計,切菜、做飯,一切都十分熟練。這一次,是這雙胞胎兄弟倆頭一次分開一個多月的時間。從小,他們就是一起長大上學,一直都是在同一個班、同一個宿舍,從來沒有分開過。

雖然澄邁距離海口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但這一次卻還是18歲的王贊第一次來到省會海口,雖然每天工作有點辛苦,但這樣的生活對他來說充滿了新奇,同時也充滿了希望,因為打工掙來的錢,是兄弟倆今年上大學的學費。

兄弟倆今年同時考上了大學,哥哥王贊考上了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弟弟王兢考上了廣東江門的五邑大學,兩個人開學第一年學費加起來得上萬元,而全家人僅有1畝水稻田,加上父親打零工,根本難以支撐他們上學的費用。

暑假,地裡的水稻成熟了,因為有颱風要來,父子倆趕緊把稻穀搶收了,1畝地一共裝了12包,每包70多斤,算下來比去年減少了4包,少收了近300斤稻穀,這讓一家人心裡挺惆悵。

稻穀剛收完,母親就張羅著到鎮上去賣掉,這沒曬過的稻穀,商販開出的價格是78塊錢一百斤,而如果是曬過的,可以賣到105塊錢一百斤。王兢想來想去,決定不賣了。

把稻穀拉回家後,他就在門前的曬穀場上開始晾曬,要想賣出好假錢,這稻穀得曬上幾天,想到能多賺200塊錢,他倒不在乎這一點辛苦。

把稻穀拉回家後,他就在門前的曬穀場上開始晾曬,要想賣出好假錢,這稻穀得曬上幾天,想到能多賺200塊錢,他倒不在乎這一點辛苦。

兄弟倆都說,父母為了供他們讀書,已經辛苦了大半輩子,如今考上大學,自己的路他們要自己闖,自己的夢自己圓。儘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大學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