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透视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要想手绘练得好,透视必须把握准确,因而透视理论也是素描必须学习的重点理论之一,透视理论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且听慢慢道来,但是在讲之前先看一张图。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这是拍摄的一张铁轨的风景图,画面很唯美很有特色,在所有摄影类的图片中应该算是好的摄影照片了。仔细分析,画面正中间是一个铁轨,从近处一直延伸到远处,直到消失于一个点,而这个点就是透视所说的消失点,如下图所示蓝色的点即为消失点。正是消失点的存在使画面具有空间感,感觉不是一个平面的东西,因为画面表现出一种近大远小的感觉,这其实就是模仿我们日常生活看东西一样,离得越近就越大,离得越远就越小。同时画面还存在一个天际线,表现在红色部分,这个叫做视线水平线,因为看起来和我们的眼睛在同一个高度。再仔细看图有没有感觉下面的石头像是在自己的脚下,而上面的蓝天是在自己的头顶呢。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零点透视

如果一个画面没有消失点,不曾有近大远小的感觉,那么他就是零点透视,也就是没有一丁点透视,看起来就像块泥巴拍在桌面上。典型的零点透视就是三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上视图,如图画的汽车。零点透视很简单,幼儿园小朋友画的花花草草,小动物什么的都是零点透视(当然啦,小朋友不懂透视所以也是天马行空得画画),下面就是儿童画,你有没有似曾相识呢。其实会学习的设计师已经明白一点道理了,如果你要设计儿童画的话,零点透视就是你最佳的选择,猛烈得把画面拍扁。举个栗子,你还记得小猪佩奇吗?“这是小猪佩奇的左面,这是小猪佩奇的右面,这是小猪佩奇的正面”(额,不要笑,儿童的世界就是这样)。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一点透视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如果在一个图中只有一个消失的点,那么就是一点透视,如上面的铁轨图,就只有一个消失点。以画立方体为立,一点透视的正面,就是零点透视的正视图,他还是方的,而他的侧面边界线的延长线都交于消失点,你这样看立方体有没有觉得像一个锥子呢,所以画立方体(物体)时,先画正视图,然后连线侧面到消失点。要注意,一点透视要绝对保证画面只有一个消失点。我们运用到一点透视的时候,基本是只画一个东西,例如画一个苹果,一个手机,一个电脑,如图画了一个电灯泡。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两点透视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一个画面中有两个消失点,那么就是两点透视,两点透视也是最常用到的透视。还是以立方体为例子,两点透视看起来感觉立方体的侧面在我们的正面,此时的立方体只有垂直方向的线是互相平行的。画立方体(物体)时,先画中间的竖线,然后线的端点分别连接两边的消失点,在消失点的连线上截断画侧边线。一般组合物品出现时,都是以二点透视为基准,如图中的建筑风景图,有强烈的中间大,两边小的感觉。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两点透视是最最最经常用到的透视(划重点),所以在练习中不可忽视。那怎么练习呢,还是像两点透视一样,你要先学习画立方体(素描中常见的就是立方体、锥体、圆柱、球等石膏),以及稍微进阶后画像立方体的物品,如空调,手机,快递盒等,例如下面的惠普打印机(惠普打印机左边的线全部消失于一个点,右边的线全消失于一个点),要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训练。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当你熟悉一个立方体后,就可以进阶,画立方体的组合,万物不离其宗,再画复杂一点的东西,只需把他放到一个立方体里去,画他的细节时,也是用立方体框起来,等熟练后,就完全可以抛弃立方体,上手就能画。小贴士:两个消失点连线最好平行于水平线,两个消失点的远近决定你的透视感强烈(也就是剧烈变形的强烈),两个消失点距离越近,那么透视就越厉害。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三点透视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当画面中有三个消失点的话,那就是三点透视,三点透视在左右两个消失点的基础上,在上方或者下方又增加了一个消失点,此时的正方体已经没有互相平行的直线了。在画立方体(物品),要先画中间的一点,然后分别连线三个消失点,在连线上进行阶段,组合成立方体。三点透视具有强烈的透视感,一般在宏伟的建筑画中常见,平常的绘画很少用到。如图画的建筑草图,好像从空中俯瞰楼房,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感。

要想素描画得好,透视必须掌握好


总结

看完了那我们就总结一下什么是一点,两点和三点透视吧。没错,这些一二三全部都是按消失点的个数命名的。一点透视看起来纵深感很强,还记得之前的铁轨吗,前面大,后面小。两点透视看起来横向感很强,就是中间大,两边小。三点透视就是横向方面两边都越来越小,竖向方面根据消失点的位置决定,位置在下面,那小面就越来越小,位置在上面,那上面就越来越小。

好了今天的设计知识都介绍完了,听懂了没?我是扁豆君,致力于用最平民化的语言讲设计,如果你喜欢,那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