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文明駕駛禮讓行人絕不應該成為“路霸”的保護傘

文明駕駛禮讓行人絕不應該成為"路霸"的保護傘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曾經的奢侈品轎車,變得愈發普及起來。交通安全成為城市安全的重中之重。酒駕、醉駕、毒駕等違法行為嚴重威脅行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一度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國家交管部門的高壓管理下,駕駛人員的危險駕駛行為得到了有效的扼制。為了更好地保護行人安全,不少地方出臺了史上最嚴厲的制度,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必須"車讓人",否則記3分。這一條例的實施,體現了我們國家"以人為本"的方針政策,是社會文明的體現。雖然強制性的制度對駕駛人員多了些約束,但能更好地保護過往行人,尤其是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生命安全。查詢了相關條例,以下幾種情況必須"車讓人"。

文明駕駛禮讓行人絕不應該成為“路霸”的保護傘

在我們駕車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讓人抓狂的情況。曾經有次,我在一個沒有交通指揮信號燈的人行道前,遇到讓人心寒的情況。我看到一對中年夫婦,不緊不慢地過人行道,出於本能和自己的良知,我趕忙減速,在離人行道大約有五米左右的距離停了下來,趁機和當時坐在副駕駛的同事調侃兩句。"看哥的素質怎樣?"話還沒有說完,精彩的高潮到了。那中年男子,氣勢洶洶地指著我們破口大罵,雖然我沒有聽清楚他罵的內容,但從他那咬牙切齒的神態就可以大概猜出屬於經典國罵之類的內容。本來好好的禮讓,卻變成讓人心塞的氣憤。在他妻子的拉扯下,那男子仍一步三回,指手劃腳地罵個不停,目送那夫婦離開,我竟突然地想起一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今晚在我家樓底下,又發生了類似的一幕,一老年人騎著電動車,沒有注意到前面一輛汽車靠右停車,或許也根本沒有看到轉向燈吧,直接撞上車子後保險槓,幸好人員沒有受傷。駕駛員在與老人交談時發現老年人喝酒了,駕駛員一句"你喝酒了,我報警你肯定要負全責。"讓老人暴跳如雷,指著駕駛員的鼻子破口大罵,在周圍市民的勸解下才沒有發展到激烈的肢體衝突。就我的常識理解,這位老人顯然有些過分,一味強調車子必須禮讓行人。只要出現後果,責任全在機動車。我不是交警部門的,我無法讓老人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有些人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驗證"車讓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要避讓車輛。即使你遵守交通規則了,可萬一你遇到的是司機沒有注意到你呢?或者就是那膽大包天的酒駕、醉駕,毒駕呢?車子壞了可以修理,出了安全事故一般車主都有保險,真正吃苦受罪的還是你。

文明駕駛禮讓行人絕不應該成為“路霸”的保護傘

車讓人,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絕不能讓"車讓人"成為你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保護傘。牢記和諧社會需要每個人的禮讓。

文明駕駛禮讓行人絕不應該成為“路霸”的保護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