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企事区域政策|武汉东西湖区临空港优惠政策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

一、概况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地处武汉西部,位于江汉平原以东,长江中游以北,幅员面积5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648亿元,公共财政收入152.0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9亿元。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是全国唯一以“临空港”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湖北临空板块的核心区。

——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点,中欧国际货运专列汉新欧国际大通道的始发站。

——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台资聚集区,台湾统一食品,台塑、台玻、华诚电机等一批知名台资企业汇集东西湖,在我区投资的台资企业近百家。

——是商务部重点支持的中西部开发区,综合实力在新批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5。

——是湖北经济最发达的区,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连续九年位居全省第一。与湖北省地市州相比,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低于襄阳、宜昌、黄石。

——是武汉经济实力最强的区,自2012年以来,财政收入居武汉各区第一。

——是武汉工业发展最强劲的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居武汉各区前列。

——是中部地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今年我区即将获批设立中部地区一次性开发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即“武汉空港综合保税区”。

企事区域政策|武汉东西湖区临空港优惠政策

二、比较优势

(一)地理区位得中独厚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誉,地处中国版图天元之位,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作为国家“米”字型高铁网络的核心,是全国第一个东西南北方向都有高铁或高速客运专线的枢纽城市,2小时即可到达长沙、郑州、合肥等周边城市,4小时可抵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主要城市,覆盖全国90%的GDP和85%的人口,被誉为进入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作为武汉西大门的东西湖,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0分钟车程,距离武汉核心商圈15分钟车程,距汉口火车站18分钟车程,距华中高铁枢纽武汉站和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阳逻港30分钟车程。我区1小时交通圈范围内集中了湖北省一半人口、六成GDP总量。

(二)立体交通通达完备

形成了“铁水公空”四路齐备的立体交通网络。机场通道迅捷高效

,三条快速通道将我区与华中最大的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联为一体,形成了10分钟空港交通动脉。机场航线连通九州,20多条国际航线往返巴黎、旧金山、莫斯科等地,90分钟可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客货吞吐能力居中部第一。铁路交通直达欧亚,沪汉蓉铁路、汉丹铁路穿城而过。我国连通欧洲大陆的国际大通道——“汉新欧”国际铁路货运专列从我区始发,每周三发车,15天内穿越亚欧6国,直达欧洲捷克,费用与海运相当,时间仅海运一半。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沪蓉高速、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等交通干线贯通全区,全区公路里程1214公里,公路密度达24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湖北首位。水运航道通江达海。区内拥有36公里的汉江航道和舵落口、青锋港两个港口。万吨货轮通过长江抵达阳逻港,再通过汉江直达我区,在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铁水联运。公共交通网络完善,在武汉率先实现全域公交直达,率先开通区域出租车和水上巴士。8条轨道交通线路到达我区,现已开通2条,在建6条。

(三)产业基础实力雄厚

食品产业已成规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达能食品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娃哈哈、光明、蒙牛等国内食品巨头均在我区投资设厂。我区被工信部授牌为“全国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在当年批准的国家级食品产业示范基地中规模最大,并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区。2015年实现产值504亿元。机电及汽配产业快速增长。形成了以TCL空调器、新世界制冷为代表的机械制造集群,以洲明科技、矽感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产业集群、以日本森六、伟福汽配为代表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产值250亿元。现代物流业聚集发展。形成了以京东、苏宁易购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板块;以顺丰、美国敦豪DHL、美国联邦快递为代表的快递板块;以天地华宇大区总部、德邦物流华中区总部为代表的现代物流板块;以中铁联集湖北公司、华航长盛物流公司为代表的多式联运板块;以全球商品采购中心、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板块,我区已经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物流节点。

总部经济和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集聚了三江航天、中交集团二航局、中国电建等一批总部经济项目,欧亚会展国际酒店、豪生酒店、洲际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项目,日本永旺梦乐城、俄罗斯格林姆德商贸城、家乐福等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武汉客厅等大型文化创意及会展项目,在我区东部地区初步形成了集商务会展、总部办公、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四)市场主体繁荣活跃

全区目前拥有各类企业5万8千户,企业数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注册资本金总额1051亿元,其中注册资本过亿元的有20家。外资及世界500强企业不断涌入。法国达能、益海嘉里、NEC等3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东西湖汇聚。台资港资企业纷至沓来。亚东水泥、太平洋制罐、远东、大荣等103家港台企业落户我区。全区共有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37家,总投资38.1亿美元。中央企业争相落户。引进神华集团、中信集团、中粮集团、中石油、中石化等32家中央企业,近三年吸引央企投资150亿元。

民营经济势头强劲。全区现有民营企业2万5千户,较去年增长25%。产值过亿元民营企业50家,其中过10亿元2家。区内聚集了一批以洲明科技、矽感科技为代表的广东民营企业,以卓尔控股、珠海中富为代表的民营上市企业,以联塑科技、上海紫江为代表的行业龙头民营企业。2015年,全区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占我区GDP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841.6亿元,占全区资本金总额80%以上。近年,中金数据投资105亿元建设华中数据中心项目,中兴通讯投资76.7亿元建设高能锂电池项目。

(五)口岸通关便捷高效

以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为基础,不断拓展口岸功能,打造多种口岸于一体的大通关格局。今年,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将升级为中部一次性开发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武汉空港综合保税区,面积3.05平方公里。通关能力持续提升。武汉海关总部位于区内,并在我区保税物流中心设立现场业务处,24小时提供通关服务。还可根据企业需要在工厂区内设立海关监管站。武汉海关在我区推行的“集中申报”改革,每年为富士康、冠捷、长飞光纤等湖北省进出口企业节约一半时间和物流成本。

口岸功能日益丰富。区内已建成公路口岸、铁路口岸、B型保税口岸。武汉市将国家整车进口口岸,国家粮食、水果、肉类进口口岸布局我区。保税物流中心还与天河机场合作搭建了航空虚拟口岸,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虚拟空港”通关模式。大通关、大口岸促进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形成了TCL空调,荷贝克电源、三江进出口、金士达实业等出口超3000万美元的出口型企业群。

(六)商务成本相对低廉

武汉的商务投资成本只有沿海地区的1/3,北京、上海的1/2。东西湖区的商务成本更有优势。一是物流成本较低。借助物流业的规模效应和多式联运的便利,铁路运输成本较武汉平均水平节省10%、公路运输成本节省 10%、江海联运成本节省15%。二是生产要素价格较优。例如区内工业和生活用水价格比武汉市其他地区低10%。三是行政事业收费少。免征3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9项工业项目落地审批收费。在武汉4000家企业对武汉投资环境的评估中,东西湖区综合排名全市第一,是武汉投资环境最优的地区。

(七)人居环境舒适宜人

我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禀赋良好,滨江滨湖、河流纵横,汉江绕城、径河穿城、府河护城。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占全区版图21%,10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2015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主会场设在我区。这里,楚风汉韵、满城绿意、梦泽水乡。我区东部的金银湖居住区是武汉市最具品质的高端居住聚集区。深圳万科、广州恒大、北京泰跃等全国排名前十的地产企业在这里均有项目。区内配套设施齐备,建有华中地区唯一国际标准赛马场——东方马城、武汉规模最大的国际竞赛型标准高尔夫球场——金银湖国际高尔夫球场、华中最大的集中供暖工程——神华热电冷联供项目,还有美国温莎中学、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和协和国际医院。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大量高端人士,韩国驻汉总领事便将官邸选址在这里。

三、优惠政策

  • 支持大学生就业十条

一、应届大学生就业落户。毕业2年内在武汉就业创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按程序在我区办理就业落户。

二、往届大学生就业落户。毕业超过2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经教育部认证学历(或者学位)留学回国人员,在区内就业创业,具备年龄、住所、就业等条件可申请在武汉落户。

三、高水平人才补助。对到我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足额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且承担创新项目的博士,经专家评审通过,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给予为期3年的资助补贴。

四、人才储备政策。对未就业的全国重点院校且有意愿来我区就业创业的应届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和硕士以上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与市、区人才服务中心协商签订先落户后就业的“人才储备协议”。

五、毕业生生活补贴。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临空港经开区企业就业,且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每年2万元/1万元两档的两年期基层就业生活补贴。

六、毕业生租房补贴。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经教育部门认证学历(或学位)的国(境)外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区企业就业,且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一次性租房补贴。补贴标准为:博士毕业生4200元/人、硕士毕业生2800元/人、本科毕业生1750元/人。

七、见习补贴。武汉市人社局授牌的“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见习,按照每人每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标准给予见习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八、毕业生求职补贴。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社会孤儿、烈属、残疾和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8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九、毕业生岗前培训补贴。用人单位新录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从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依托武汉市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可申请岗前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为200-2000元/人。

十、毕业生技能培训补贴。对武汉户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或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就业技能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为400元—4000元/人。

  • 支持大学生创业十条

一、创业项目资助。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在我市自主创业,市政府给予3万到20万元的无偿资助。

二、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1、免担保,个人贷款最高额度20万元;

2、不免担保:高校创业担保贷款、个人贷款最高额度20万元,毕业生合伙经营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小企业贷款500万元。

3、个人(含合伙经营)创业担保贷款均可享受最长2年的财政全额贴息。小企业贷款可享受最长2年基准利率50%的财政贴息。

三、一次性创业支持。对高校毕业生自毕业学年起5年内在我区初次创办小微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带动就业2人(含本人)以上的,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的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电子商务平台创办“网店”、经工商登记注册,且申请补贴前已正常经营2个月以上、交易笔数800笔以上的,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四、创业专项支持。入选“金山英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将其拥有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智力成果等在本区实现产业化的,按重点项目、优先项目,分别给予300-500万元、50-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五、创新团队支持。为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按产业化项目最高可给予1亿元的资金支持。

六、成果转化支持。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显著的团队和人才,依据对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经专家综合评判和经济指标考核,按项目成果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给予100—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七、向上申报支持。对创新创业人员创新创业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和市“黄鹤英才计划”。

八、办公租房支持。创新创业人员新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办公用房补贴。租用面积100㎡以下(含100㎡)的按最高25元/㎡/月的标准给予三年房租补贴。租用面积在100㎡—1000㎡的,按最高20元/㎡/月的标准给予一年房租补贴。租用面积超出1000㎡的,按最高15元/㎡/月的标准给予一年房租补贴。

九、人才住房支持。建设人才公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在区内首次自购住房的,可享受购房补助。领军人才最高可享受100万元的购房补助,其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0-50万元购房补助。购房补助按50%、30%、20%的比例分3年予以资助。

十、生活津贴支持。为高层次人才在3年内提供生活津贴。给予领军人才每人每月3000元生活津贴,给予其他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1000-2000元生活津贴。同时,还可按照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中属于区级财政地方留存部分的70%的标准,以奖励的形式,等额补贴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 服务大学生十条

一、跟踪登记服务。武汉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到家庭所在地的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进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就业部门实行跟踪服务。

二、就业帮扶服务。为未就业毕业生特别是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培训见习、就业援助、人事代理、档案管理、专场招聘会等公益性服务。

三、报到手续服务。省级报到证开往我区的未就业武汉生源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前不需要到市毕办报到;落实就业单位后,再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

四、报到时限提醒。普通高校、普通中专学校武汉生源的未就业毕业生,在生源地落实就业单位,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时不受毕业时间限制。

五、档案管理服务。持省级报到证在我市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后,经市毕办盖章后的“报到证”应放入本人档案,作为初次就业的依据。

六、改派咨询服务。需要改派到武汉市属以外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由武汉市毕办在其省级报到证上盖章后,到学校所在地的省毕办(或回学校)办理调整改派手续。

七、档案传递服务。在外地工作,档案在我市的毕业生,需办理调动手续的,应到政府所属的市(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办理调动和档案转递手续;需在我市先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后再调动的,政府所属的市(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相关文件规定办理相关调动手续。

八、电话咨询服务。

九、组织关系转移服务。为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转往户口所在地的社区提供服务。

十、户政政策服务。需要将户籍迁回原籍的毕业生,持本人毕业证、原注销户口本或家庭所在地派出所证明,到区政务中心户籍窗口办理。

更多有关当地公司注册、企业服务等详细情况,请登录企事网了解:

企事区域政策|武汉东西湖区临空港优惠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