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七夕節,司馬懿被小婢撞見祕密,為自保竟殺人滅口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女兒節。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在庭院之中擺下鮮花水果供奉,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織女讓自己能夠像她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節,司馬懿被小婢撞見秘密,為自保竟殺人滅口

要說向織女乞巧,這個倒是說得過去。因為畢竟神話傳說中,織女是七仙女(一說九仙女)之中最為心靈手巧的一位。但是向織女求美好姻緣就有點荒唐吧,人家兩口子都被活活拆散了,一年才見一次面,還得走在小鳥搭建的危橋上,親熱時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把橋壓垮。哪有功夫給你們撮合美好姻緣?把七夕當做情人節,完全是商業化的推動。其實,真正的戀人、夫妻是不會過這樣的情人節,在咱們凡間,夫妻倆如果像牛郎織女這麼離多聚少,那麼一定會有許多“小三挖牆公司”和“隔壁老王代駕公司”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吧。所以,現在過七夕節的情人們,幾乎都是那些見不得光的野鴛鴦。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由此衍生出牛郎織女美麗而又堅貞的愛情神話故事,更多是女孩子對織女勤於手工的崇拜和學習,於是乎便有了乞巧節。

七夕節,司馬懿被小婢撞見秘密,為自保竟殺人滅口

其實,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則又把七夕叫“魁星節”。

“七月七,曬棉衣”的風俗起源於漢代,秋天到了,天氣不再那麼潮溼,這時候就可以把夏天受潮的棉衣被褥拿出來曬曬,然後收起來留著過冬時使用。據說漢朝建章宮的北邊有個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邊有漢武帝的曬衣閣,到七月七日的時候常看到宮女在曬衣服。

漢代登樓曬衣的風俗到魏晉時演變為文人曬書的習俗,《晉書》中一段記載提及了關於司馬懿曬書的典故:曹操請年輕的司馬懿出山為仕,家族世代為漢臣的司馬懿見漢朝風雨飄搖、國運凋零,而曹操野心勃勃欲取而代之,所以不願在曹操手下為官,又不敢得罪曹操,便假稱自己有風痺病,身體行動不便。曹操不信,就派人去打探,司馬懿是影帝級別的裝病專家,裝得很像,沒有露出絲毫破綻。但是在曹操面前裝病就要持續裝下去,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所以司馬懿一直是“半癱瘓”狀態的形象。這年七夕,司馬懿院裡曬滿了書,下午突降暴雨,司馬懿急忙從床上爬起來,親自搬書,這一幕被家中一個小婢看到。為了自保,司馬懿只有犧牲婢女殺人滅口。 原文:“宣帝初辭魏武之命,託以風痺。嘗暴書,遇暴雨,不覺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見之,後乃恐事洩至禍,遂手殺之以滅口。”

七夕節,司馬懿被小婢撞見秘密,為自保竟殺人滅口

西晉時期,大司馬桓溫手下的參軍郝隆自以為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於是乎他辭官歸隱。每年的七月七日,人家曬衣服的曬衣服,曬書的曬書。生性詼諧幽默的郝隆則解開衣釦袒胸露腹躺在石頭上曬太陽,人們問他在幹什麼?他回答說在曬書,意思是在誇耀自己滿腹經綸。又是在諷刺那些藏書很多、學識卻淺薄的附庸風雅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