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江湖散人: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昨晚一時興起,寫了一篇《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的小文,發到一些群裡。滄州詩歌群的群主呂遊先生反應有些強烈,我倆文字交流到半夜,其詩心純烈可見,我為他點贊!

江湖散人: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呂遊先生的主要觀點是:劉年將餘秀華的關注點定位在“腦癱”和“睡你”上,利用媒體的娛樂性炒作,使詩歌不以詩歌為主出現在公眾面前,“餘秀華現象”傷了詩歌,也傷了詩人,食指先生批判成為公眾人物的餘秀華的詩歌“缺少責任”是有道理的。

我覺得呂遊先生對於餘秀華過度緊張了,有點近似於“杯弓蛇影”和“杞人憂天”。餘秀華沒那麼大能量,詩歌的天塌不下來。

而我今天要說的是: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江湖散人: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一、事物存在的必然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有適合它存在的土壤、水分和陽光。國破家亡的戰爭年代、饑荒災害的困難時期,肯定不會有“下半身寫作”。溫飽思淫慾,“下半身寫作”恰恰證明了這個時代溫飽已不成問題。等我們奔到小康了,可能要產生“交響樂寫作”了,高雅為主了,低俗自然也就退到後臺了。

餘秀華的產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這個時代允許她存在了,肯定就具有了她存在的道理,包括土壤、水分和陽光。我們為何非得把餘秀華除掉呢?讓她自生自滅也就是了。

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江湖散人: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二、也說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坤卦大象,“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時多用來指道德高尚的人能承擔大任,現在多用來自勉要注重道德的修養。

用“古時”的旨意看,餘秀華是“厚德載物”擔當大任的人嗎?她只不過寫寫詩而已。就她的身體狀況來說,寫寫詩是她所能及的工作、或職業、或出路。她最初也只是想用寫詩來證明自己,來改善或者改變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至於她要拿諾貝爾文學獎,也是後有的想法;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吆,有人不是已經拿了“魯獎”了嗎,以次類推,她也有可能拿“諾獎”。她即便真拿了“諾獎”,她不“厚德載物”,她也不會是承擔中國詩歌大任的人。

用“現在”的自勉看,我們自己“厚德載物”了嗎?“載物”不是隻載青山綠水,也得載沙漠火山;“載物”不只是載富貴榮華,也得載貧困潦倒;“載物”不是隻載美食美物,也得載嘔吐物和排洩物。好的、壞的,美的、醜的,善的、惡的,你都要“載”!我們對餘秀華“厚德載物”了嗎?我想,我們多給與餘秀華一些善意、一些理解、一些關愛,會更好。

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江湖散人: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三、事物的兩面性。老子《道德經》有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事物都是兩方面的,兩個方面既對立又共生。這如同硬幣的兩面,你把它的一面磨光了,另一面也同時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餘秀華也是兩面的,只是人們把她醜的一面過度地展示和解讀,這本身也不是她的錯,是媒體和別有用心的人的罪惡。就餘秀華的身體來講,她的生命本身就不易。她的歡樂與痛苦,她的內心,誰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我不能。

江湖散人: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對於事物的兩面性,我們要最大限度地去取好的一面、正能量的一面。餘秀華肯定有她真的一面、善的一面、美的一面。以仁愛的名義,以詩歌的名義,許餘秀華一個自由吧,任她自由地展示自己吧,我相信:人都會自然地將美展現給別人,而惡有時是被逼出來的。

還是那句話: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囉裡囉嗦的說了這麼多,我又將老子的教誨忘記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以上還全當沒說!

江湖散人:詩歌足夠大,容得下餘秀華

作者簡介:江湖散人,本名王振,字祖興,號江湖散人。1967年12月出生,河北省黃驊市南大港人,現居河北省廊坊市。石油工人,中石油渤海鑽探工程公司職工。常年浪跡荒野,不知都市繁華,不明世俗流年,只求心靈的完美,思想的自由。中學時開始發表詩歌,散見於國內報刊、詩刊,有詩獲獎,有詩入書。近十餘年未寫一字,只醉心讀經。著有詩集《愛你,以一世為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