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寧德時代的危機:動力電池的補貼沒了、外企來了、壞賬多了

一年前,中國政府提供豐厚政策補貼,以及國內龐大的汽車市場,使得寧德時代一躍變身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的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巔峰時期一度將比亞迪、松下、三星甩在身後。

一年過後,風口要走了。中國政府計劃於2020年以後完全取消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日韓電池製造商正在捲土重來。

此時,寧德時代正經歷著重重困境,營業能力下降、淨利潤率持續下跌,應收賬款日益增加,哪一項都令人十分頭疼。

寧德時代的危機:動力電池的補貼沒了、外企來了、壞賬多了

毛利淨利都在下滑

8月23日,寧德時代發佈IPO以來的首份中報顯示:各項業務的毛利率都在下滑,其中收入規模最小的儲能系統的毛利率同比下滑達到27.23個百分點,目前只剩-3.11%;因為車企補貼款回款變慢,應收賬款高達8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1億元。

寧德時代中報披露的利潤和營收簡直是悲喜兩重天。

收入報喜。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93.6億元,同比增長48.69%。該公司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17年底的29%,提升至2018年6月底的42%,佔據產銷量“一哥”位置。

寧德時代的危機:動力電池的補貼沒了、外企來了、壞賬多了

毛利率下滑同時,寧德時代的扣非淨利潤難以倖免。

寧德時代上半年的扣非淨利潤僅6.97億元,同比增長 36.55%。然而,第二季度的淨利潤僅4.28億元,相對2017第二季度的6.86億元,同比下滑37.61%。

車企更喜歡欠賬了

中報顯示,寧德時代上半年應收賬款高達8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1億。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 年末,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23.97億元、73.22億元萬元和69.38億元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05%、49.22%和34.70%。等到2018年上半年結束,寧德時代應收賬款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已經高達87.7%。

大量回收不來的賬款佔據寧德時代收入的過半,不是一個很好的跡象,要警惕壞賬的出現。

不過,寧德時代表示“公司產品的用戶主要是大中型整車企業,交易金額較大,致使期末應收賬款餘額較高。雖然期末應收賬款的賬齡主要集中在1年以內,但由於應收賬款金額較大,且佔資產總額的比例較高,如不能及時收回或發生壞賬,將會對公司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寧德時代是補貼政策退坡後的受害者

國家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崛起的關鍵。但是有個我們不願看到但在真實發生的現象,那就是補貼政策持續退坡。

例如,一輛10米以上的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在2016年時能獲得46萬元的補貼,到了2017年,補貼削減為20萬元,再到2018年,補貼只剩下13萬元。

補貼政策退坡同時,2016年年底,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繼續調整,新增“要求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的規定。2018年2月補貼政策再次調整,將運營里程要求降至2萬公里。

以2萬公里計算,電動客車需要跑完一年左右的時間;乘用車至少需要兩年。再加上提報資料時的種種不順利,動輒不完整打回去重新準備,這樣少說拖了3個月,這樣一算,補貼回款週期至少在一年半以上。

國內市場迎來大洗牌

2017年排名行業第三的沃特瑪資金鍊已經斷裂,2018年7月1日起,給全體員工放假半年,已經從去年9月的1萬多員工減少到現在不足2000人。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顯示,相比2016年的150家,2017年的企業數量明顯減少,不到100家。

“儘管數量縮減一半在外界看來已經是很大調整,但這僅僅是調整的開始。”國軒高科前總裁方建華表示,接下來淘汰的速度會更快。“到2020年,9成以上的動力電池企業將被淘汰。”

日韓對手正在提刀趕來

中國政府計劃2020年以後完全取消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這使得一度退出中國市場的海外企業又要回來。

今年7月17日,韓國LG化學與南京市江寧濱江開發區聯合宣佈,LG化學電池項目落戶濱江舉行簽約儀式。該項目預計投資約20億美元,新廠將在10月份開工建設,2019年10月開始投產。

寧德時代的危機:動力電池的補貼沒了、外企來了、壞賬多了

韓國LG化學在全球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排名前五,但同年中國工信部發布動力電池企業“白名單”,將LG、三星、松下等日韓企業擋在補貼門外,國內整車廠家迅速理解政策方向,與他們終止採購協議。

寧德時代是當時政策壁壘保護下的最大受益者。然而,現在不僅是LG,三星、松下等全球巨頭都在覬覦中國市場。

寧德時代的應對策略是先站穩國內“龍頭”地位,再進軍海外市場。在國內市場,綁定上下游優質企業,是這家公司的手段之一。

寧德時代的危機:動力電池的補貼沒了、外企來了、壞賬多了

在海外市場,寧德時代進一步與寶馬、戴姆勒、現代、捷豹路虎、標緻雪鐵龍、大眾和沃爾沃等國際車企品牌深化合作,獲得其多個重要項目的定點,配套車型將在未來幾年內陸續上市。

寧德時代的危機:動力電池的補貼沒了、外企來了、壞賬多了

寧德時代還將在德國籌劃建設首個生產海外基地,該基地前兩期項目預計投資金額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7億元),計劃於2021年投產,2022年達產後將形成14Gwh的產能。

然而,即便政策將停、日韓對手上門,公司的毛利率、淨利潤等核心指標都在下滑,但國內各大媒體仍舊給予寧德時代溢美之詞,“龍頭”“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等不絕於耳。

中國人絕不願意見到高開低走的場面,會覺得以前的吹捧不就打了自己的臉嗎,因此寧願昧著良心使出障眼法,硬拗出一副皆大歡喜的局面,也不能捅破窗戶紙。其實事情本不嚴重,哪家新興企業不得經歷一點挫折呢,東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都是古人告訴我們的智慧。還有要是一開始低調做事,別過度捧殺哪還有下不來臺的尬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