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2018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範文來了,還有寫作素材!

昨晚開學第一課大家都看了嗎?現在帶孩子看了開學第一課,深覺每年的開學第一課對孩子還有家長來說都很有意義。

2018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範文來了,還有寫作素材!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創造向未來”,這一課,給孩子講述了夢想,講述了科技的發展,講述了未來探索,傳遞了如何擁有面對挫折困難不放棄的精神。這一堂課,展現在眼前的“中國創造”,每個孩子和家長都不能錯過。

看完“開學第一課”,就到了每年例行的寫“觀後感”,“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該如何寫?該如何切入?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重點和範文,希望對寫文有所幫助哦!

找準切入點(主題)寫觀後感

切入點一:有夢想創造未來

主題:“夢想”啟發創造,青少年要敢於有夢,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只要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努力,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切入點二:奮鬥改變命運

主題: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帶來勵志演講。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恢復高考41週年,在那場改變命運的大考中,俞敏洪連考三次,才“闖關”成功,從一名農民變為北大學生,由此迎來人生轉折。

上了大學後,更是加倍努力讀書一年時間背了上萬個單詞,讀書200多本。俞敏洪老師還特意為同學們推薦了《人類簡史》,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找來讀一讀。

切入點三:探索篇使人創新

主題:這一小節讓將展示科學的創造力。8歲的瀋陽小女孩韓嘉盈帶來她與“動物朋友”——小狗、小鴿子、小刺蝟、小兔子、帝王蟹等小動物。課堂上,她用獨特的方式“哄睡”四種小動物,生動展現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現場引發一片驚歎。大飛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則將展示C919大飛機的各項數據和科技成果,並講述自己實現飛機設計夢想的過程,以展現一代中國航空人為了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歷程。

切入點四:

少年強則強,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主題:王源與清華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也同臺演講,展開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薛其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王源作為青年代表,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展望。他們以親身經歷鼓勵青少年,只要大膽想象,勇於探索,堅持奮鬥,就能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寫作素材

創新的勵志名言

  1. 在工作的上,也許我們的工作很平凡,只要你認真做好,平凡的工作也就不平凡。——鄒金宏
  2. 能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邁出了創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3.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愛因斯坦
  4. 為的幸福工作的人,不論在哪個部門,都不能被國界所隔斷,他們的勞動並不只屬於一個國家,而是屬於整個人類。——(法國)居里夫人
  5. 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愛迪生
  6. 一個人想過得有意義,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深挖洞,就是在一個領域裡做到極致,比如陳景潤搞數學,袁隆平種水稻;二是廣積糧,就是讓生命儘可能經歷更多,比如徐霞客馬可波羅行走天下,生命也輝煌。生命並不只有一種活法,我們有時候可以換一份工作,換一座城市,換一種心情,也許就換了一種活法。——俞敏洪
  7. 要正直地生活,別想入非非!要誠實地工作,才能前程遠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8. 往往有這樣的情形:為科學和技術開拓新道的,有時並不是科學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學界毫不知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實踐家,工作革新者。——斯大林
2018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範文來了,還有寫作素材!

創新的人生格言

  1. 進步不是一條筆直的過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徑,時而前進,時而折回,停滯後又前進,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穫。
  2. 無論那個時代,能量之所以能夠帶來奇蹟,主要源於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無論何處,活力皆是所謂“人格力量”的原動力,也是讓一切偉大行動得以持續的力量。有兩種人是沒有什麼價值可言的:一種人無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種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
  3. 未來不是固定在那裡等你趨近的,而是要靠你創造。未來的路不會靜待被發現,而是需要開拓,開路的過程,便同時改變了你和未來。
  4. 一個人的年紀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樣不重要。如果他對生活的興趣不受到傷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時間使他成熟而沒有了偏見。
  5. 大凡宇宙萬物,都存在著正、反兩面,所以要養成由後面.裡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來觀看事物的態度。在寒冷中顫抖過的人倍覺太陽的溫暖,經歷過各種人生煩惱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貴。
  6.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與時俱進。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7. 成功是一種責任,成功是一種信念。成功源於自信,相信自己,相信三資,一定成功。
  8. 成功的速度取決於對成功的渴望度,給自己的成功找一個刻骨銘心的理由。
  9. 凡事馬上行動,遲疑必死,延緩必敗。時間是效率,時間是財富。

範文示例:

1—3年級範文

範文一:用創新創造明天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大有不同,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給芊芊學子們留下不同卻又深刻的印象。今年“創造向未來”的主題讓我想到了無數探索未來,探索世界的開拓者們,也是他們在無形中帶領我們走進未知的浩瀚宇宙。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上,國產C919大飛機震撼空降現場,國產C919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也來到現場,為同學們帶來“巔峰之作”。

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無法飛上天空,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飛不到很遠的地方,創新是我們進步的源泉。

創新並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才有的事情,創新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如果你想有創新的能力。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係,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襲者,為什麼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樑,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所沒有的榮耀地位。它猶如一雙手掌,塑造著我們的未來。

範文二:有夢想才有未來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成龍為大家講述了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實現個人和家國夢想的經歷,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理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有追求的國家是偉大的。記得中央電視臺有一個著名的廣告詞:“中國夢”、“夢之藍”,那藍色的中國夢,藍得深沉而不蒼茫。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而青春,卻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最容易消逝的一段時光。我相信:夜空中的流星雖然短暫,但是它劃破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年輕的新中國、中國的青春是這麼美好,青春年華的夢想更是泛著燦爛的光芒!

放眼未來。我希望,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到處飄著瓜果的芳香。美妙年輕的歌曲,已經恬靜了人們的心房,已經告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現在及未來的社會安詳和諧,人們安康樂業!

青少年若能把握時間,擁有振興中國的夢想,一定能為今後中華民族騰飛做出巨大的貢獻!我希望,這個夢想能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身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的夢中國青少年的夢!中國夢!

2018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範文來了,還有寫作素材!

範文三:未來需要夢想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無論是“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秘“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

生活中,人們總是嚮往著一種美好的生活,朝著遠方去旅行,去看那美麗的風景,去看那悠久的歷史,更多的是一種夢想,一種夢想的歸宿,一種看不見的靈魂裡湧動的嚮往。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成龍大哥寄語學子:未來需要夢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天都發生奇蹟的時代,創造精神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殘疾人,在她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一點光明,但是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她用手摸書本來獲取知識,雖然生活如此艱辛,但是她卻活得有滋有味,殘疾帶給她的有什麼呢?她還不是生活得一樣甜美,甚至比正常人做得更好,這就是因為夢想,因為夢想她走得更遠、更好,是夢想創造了她未來的生活,所以她可以走得更好,因為這一切都是她努力去爭取的。

如果說生命是一盞晝夜不滅的長明燈,那麼夢想就是支持它盡情燃燒的燈油。夢想,創造人生的奇蹟,創造美好的未來。

範文四:科技成就美好未來

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燦爛的一枝。千百年來,人類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斷擴展著對神氣大自然,對奇妙的科學以及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在永不停頓的對未知領域的探究中,人類建構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科技的發展才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技的發展才使人類有著這嶄新又美好的生活。沒有科學,我們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我們哪來的舒適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哪能吃到雜交二號?我們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們哪能住進高樓大廈?

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趕上了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這不光光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時選擇了發展,選擇了進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我們今天的日子時有多少辛勤的科學家們用智慧甚至生命換來的。

生活如此舒適,生活如此愜意,生活如此美妙,我們的平均壽命比古代提高了30歲,看望親友甚至不用出家門,這不都是科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嗎?

科技改變歷史,知識改變命運。我們跨入了21世紀,跨入了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改變了我們的命運。“知識就是力量”,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們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

3—6年級範文

範文一:探索世界,創造未來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去輪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秘“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我們大膽想象,勇於探索,堅持奮鬥,不斷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愛迪生在科學上的創新,讓人們在黑夜也能獲得光明;哥白尼在歷史上的創新,讓人們對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瞭解;喬布斯在科技上的創新,改變了人們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見,創新是人類探索進步的源泉。創新改變世界,創造未來。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將這些團體比做飛機,那創新就是將其託上天空的機翼。若無創新意識。好比沒有機翼的飛機,連自己都無法騰飛,那還談什麼夢想,什麼未來呢。所以身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甚至幾億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用創新來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

創新並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才有的事情,創新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如果你想有創新的能力。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係,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襲者,為什麼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現在這個年代,沒有創新的人或許活得下去,但是沒有創新的國家卻是無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卻是創新賦予了人們這個能力。沒有創新,什麼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樑,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所沒有的榮耀地位。它猶如一雙手掌,塑造著我們的未來。

範文二 科學創造的魅力

《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每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都不同,今年的主題為創造向未來,由此也引發了我的深思。

每當我遙望繁星點點的夜空,那茫茫夜空總使我產生一種神秘感,它那深邃、遙遠和無窮無盡讓我產生無限的遐思……

在我國古代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就有天上人間的傳說,幻想著天上有皇宮、有玉帝、有王母娘娘、有天兵天將……《西遊記》中描述的孫悟空一個跟頭騰空而起十萬八千里,翻山越嶺不在話下,這就是人們在幻想著人能夠上天,而且能在極短的時間裡飛出很遠的距離,在當時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只能憑空夢想,隨著科技的發展,夢想變成了現時——有了飛機、人造衛星、宇宙飛船,上天的目的實現了,這就是科技帶來的今天。科技在進步、人類文明在發展,這就是科技創造的未來。

科技在社會發展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總是在崎嶇的道路上,懷抱著一些微小的希望,伴隨著無數次的失敗和希望才帶來了成功的喜悅。科技使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在車子出現以前,人們遠距離運送物資或長途跋涉,都是靠人的兩條腿和肩拉背扛的,慢慢的出現了牛車和馬車,這樣就減少了許多人力物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汽車、火車。蒸汽機的發明使火車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火車出現以後,人們大量繁重的物資交流已是輕而易舉的了。

到目前為止,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遠距離通訊、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以及生物工程的發展,都使人類對科技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征服、改造大自然,科技能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一次次的進步讓我們感悟科學創造的魅力和重要意義。

範文三:勇於探索未來才能體會人生真諦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讓我充分的感受到了“探索”的魅力,懷揣著為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夢想,面對危險與困難永不言棄,才能取得今日的累累碩果,同時這也讓對未來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及思索。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第三篇章中,參與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試飛的鄒禮學、聶飛、劉立蘇來到現場,回顧了試飛機組所面對的危險以及他們的堅持。

大飛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則將展示C919大飛機的各項數據和科技成果,並講述自己實現飛機設計夢想的過程,以展現一代中國航空人為了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歷程。

對於未然的事情,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於探索,還要有孜孜不倦求創新的意志。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嚮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可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有些人他們是放棄面對現實以至忽略未來,例如我們即將面對中考的我們:每考試成績出來,當看到自己糟糕的成績時,他們見成績單如老鼠見了貓般害怕,未問過自己成績為何如此低,我為什麼考不到自己所渴望的名次。如若害怕面對現實,困難無法解決,缺點也就無法發現,那麼夢想從此便變為了空想,挫折纏身,忘記了未來的康莊大道,從此困窘與失敗中。

還有些人,他們便是探清事實,探索未來,給他們帶來了成功。例如:牛頓,蘋果砸在別人頭上或許也就一罵了之,而牛頓在被蘋果砸中後卻不禁疑問:為何空中蘋果會掉落而不是浮空。一個小小的疑問激起了他的探索之心,從此創立了經典力學中的重力學,成為經典力學鼻祖。另一個人便是洗澡洗出疑問來的阿基米德,當阿基米德看到自己坐到浴盆中時,水上浮也感到疑問,經過不懈的探索,他創建了浮力學原理。

由此可見,探清現實,探索未來是多麼重要,對此正確的態度,便是我們成功的基礎,對此讓我們銘記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