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流落國外的10件書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因為文化交流、戰爭的掠奪以及文物的盜掘走私,我們有千千萬萬的國寶流落國外,有些甚至是絕世珍品。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明,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

1.東晉王羲之《行穰帖》

現藏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行穰帖》為唐代雙鉤廓填王羲之草書作品,2行,15字。《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稜,有篆籀意味。字勢一瀉而下,體格開張,姿態多變。

2.王羲之行草《喪亂帖》

現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喪亂帖》是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在聖武天皇時期傳入日本。

3.顏真卿楷書《自書告身帖》

現藏於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此帖又稱《自書太子少師告》,傳為顏真卿所書的墨跡,後面有蔡襄、米友仁、董其昌跋。蔡跋:“魯公末年告身,忠賢不得而見也。莆陽蔡襄齋戒以觀,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米跋:“右顏真卿自書告。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覽、審定。”是帖曾收入宋內府,後又曾為韓胄、賈似道,明韓逢禧,清梁清標、安歧以及清內府收藏,後賜與恭親王奕。

4.唐賀知章草書《孝經》

現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草書孝經》 以草書寫“今文孝經”本文,無署款。據卷末小楷識語“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賀監墨跡”,推測為賀知章之作。北宋《宣和書譜》中亦著錄有賀知章所書孝經。十七世紀後半期傳入日本,明治年間由近衛家進獻皇室。

5.米芾《虹縣詩卷貼》 行書

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虹縣詩卷》系米芾撰、書的兩首七言詩的大字行書法帖。紙本墨跡卷,共三十七行, 每行二、三字不等。米芾傳世作品中,大字書法很少,大字也非米芾所長,米芾嘗自稱其書為“刷字”,這一點在他的大字中表現得比較明顯。該帖輕重緩急,節奏感極強, 用墨則乾溼濃淡,渾然一體,得天成之趣。如起首“ 虹縣舊題雲快霽一天清淑 ”十一字,一氣呵成,筆雖幹而不散。這件墨跡本來在清宮內府,後流失了出來。

6.米芾行書《吳江舟中詩卷》

現藏於美國梅多鮑利坦美術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吳江舟中詩》原為朱邦彥所書,凡四十四行,五言古詩,描述在吳江江上逆風行舟,僱請許多船工來牽拉。因為太吃力,船工“百金尚嫌賤”,後來添了工錢,終於“一曳如風車”,但船工們“叫嗷如臨戰”,可見與大自然搏戰的艱辛。此帖為米芾晚年力作,既有中年書風的痛快淋漓,又有晚年老道的清古從容,枯筆疏行,欹側隨意。

7.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

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黃庭堅50歲時所寫的長卷,是他的草書代表作之一,更是傳世黃庭堅書法中的經典名跡,《式古堂書畫會考》、安歧的《黑緣會觀》等書均有著錄。此卷全長21.784米,即34.3 x 2178.4 cm,原跡內心為32.5 x 1822釐米,卷尾無書寫紀年和史款。

8.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草書卷》

現藏於日本京都藤井齋成舍有鄰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此為黃庭堅書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草書卷。據明代書畫家沈周考定,此卷為黃庭堅在北宋紹聖年間(公元1094-1098年)被貶黔中後所書。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具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是他晚年的草書代表作。

9.趙孟頫《洛神賦》

現藏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元趙孟頫書洛神賦》是元代趙孟頫創作的書法作品。趙孟頫書《洛神賦》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後紙元員嶠山人(李倜),明高啟,清王鐸、曹溶題跋。前隔水王鐸“戍子五月”又題。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深得二王遺意,尤其是王獻之《洛神賦》的神韻,即妍美灑脫之風致。

10.趙孟頫楷書《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其“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碑 ”原在正山門內,“文革”時失落。1990年,蘇州碑刻博物館受市道教協會委託,重刻成碑,現存正山門內。銘刻碑帖2幅;每幅縱52,橫136.5公分 記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額三行。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文章素材來源網絡,書法屋綜合整理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流落国外的10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神品!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