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6月1日,A股“入摩”的钟声,终于敲响!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经过四次不懈的努力,去年6月,A股成功闯关MSCI(即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也被译为明晟公司)而随着“入摩”正式生效,A股226只股票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简称:入摩),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更进一步。

嗅觉敏锐的公募基金早已积极布局,今年以来,市场上已有13只MSCI主题基金相继成立,合计首发规模达到138亿元人民币。境外资金也在摩拳擦掌,2018年5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超500亿元,创出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资金净流入的最高纪录。

未来将有多少“活水”流入市场,又会对A股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机会勇立潮头?下面就小编为大家分析这个历史性事件背后的投资机会。(小编个人想法)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万亿“活水”滚滚而来,谁将受益?

A股首次纳入MSCI指数将分两步走:第一步自6月1日开始,进入首次纳入适应期,纳入比例为2.5%;第二步在3个月之后,A股9月3日完成纳入后比例将达到5%。据华创证券测算,短期将引流外资约700亿元,长期约1.7万亿元。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这些资金的流入,将会如何搅动A股“池水”?小编觉得短期对A股整体影响不大,但长期来说,机构投资者占比提高有助于A股稳定健康发展。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入摩”后的市场表现,A股纳入MSCI指数后或将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一、大概率上涨。

平安大华基金指数部投资经理钱晶指出,综合印尼、土耳其、韩国、印度、捷克、匈牙利、中国台湾、俄罗斯、埃及、卡塔尔和阿联酋被纳入MSCI指数半年和一年后的市场表现来看,纳入地区指数的上涨概率分别为77%和69%,平均涨幅分别为8%和27%。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二、机构持股比例明显上升。

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陈正宪表示,从中国台湾、韩国市场被纳入MSCI指数后5到10年的情况看,外资交易占比升至30%,持仓占比达20%;整个机构的交易占比达50%,持仓占了60%。

三、整体波动率下降。

陈正宪认为,投资者结构变化带来波动性短期下行,长期股指波动性中枢震荡下移。

四、与国际接轨程度提高。

据华创证券统计,中国台湾加权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的相关性由加入前21%-24%提高至51%-65%,韩国自全面加入MSCI后,相关性从15%提升至60%左右。

陈正宪表示,“入摩”如同A股的成人礼,在A股国际化的历程中是从“0”到“1”的区别,A股将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部分。

哪些股票会成为这些“聪明钱”的心头好?

5月30日,MSCI发布临时公告,披露相关指数的股份调整结果。至此,MSCI自5月15日公布的即将纳入A股的234只成分股调整为226只。

华商基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翟金林称:“从被纳入MSCI指数的A股成份股来看,金融、消费与医药板块成‘入摩’受益者,尤其是其中的优质蓝筹类公司。”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华安MSCI中国A股国际ETF拟任基金经理苏卿云同样提到了上述板块,但对于个股流通盘大小则持不同观点。

苏卿云绝得,大盘蓝筹股的确在MSCI首批纳入的成份股名单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中金融类股票权重占到了首批纳入股票的1/3,但还需关注其他股票,原因有二:

一,对于只是将MSCI指数作为业绩基准的主动管理基金来说,他们会试图在A股市场寻找表现优异的股票进行投资,而不是仅限于纳入的这200多只股票,因此,其他没被纳入的大盘蓝筹股甚至中盘或小盘的股票,只要预期表现良好,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投资标的。

二,在新兴市场指数里面,A股的部分行业如消费、医药,平均市盈率要低于整体水平,而ROE等盈利指标要高于其他市场平均水平,这些行业也很有可能因为性价比更高而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

基金布局MSCI主题基金热情高,投资者如何挑选?

正是看到了A股“入摩”机遇,基金业布局MSCI主题基金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根据证监会5月28日公示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今年截至5月18日,已有10家公司旗下17只MSCI产品获批,还有9只基金排队待批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这类基金产品获批后,一经发行就会受到投资者热捧。今年以来,市场上已有13只MSCI主题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相继成立,合计首发规模达到138亿元人民币。其中,招商中国A股A和招商中国A股C合计首募规模超49亿元,为当前首募规模最大的MSCI主题基金;建信中国A股ETF募集规模超过20亿元。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别看MSCI系列指数名目繁多,但今年新成立基金跟踪的标的主要分为两类——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和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

A股“入摩”钟声敲响 投资机会有哪些?

就两者区别,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经理白海峰表示,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目前成份股仅含大盘股,属于A股纳入MSCI新兴指数的“实时跟踪版”,将直接受益于增量资金入场。

易方达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范冰也表示,追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将直接受益于A股“入摩”进程,是投资者布局这一风口的便利选择。

而其他机构则有不同观点,华安MSCI中国A股国际ETF拟任基金经理苏卿云和平安大华基金指数部投资经理钱晶均认为,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与国际通指数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首先,国际指数是反映中国A股全面纳入的情景,是MSCI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最终版本,国际指数包括国际通指数的所有成份股,也是受益于A股入摩的进程的。

其次,国际指数除了大盘股之外,还包括未来可能会纳入的中盘股,指数风格更加均衡。

最后,国际指数发布时间比较早,在编制时充分考虑了外资持股的相关规定及特征,对于国际投资者可投资性比较强,是国际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的基础指数。

那么,相对于直接购买成份股,基金产品有何优势?

苏卿云认为“指数基金的优点包括:费率比较低、运作透明、与指数的走势吻合度高。如果投资ETF,除了具有以上优势外,还可以在交易所进行实时买卖,而且,相对于直接购买股票,没有印花税。如果投资者只是想单纯地跟踪纳入股票的走势,那么购买指数基金是一个非常方便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