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變,高校人才駐村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齊魯網德州9月13日訊初秋時節,行走在武城縣西店村廣闊的田野間,宛若走進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成片的中草藥長勢喜人,紅彤彤的海棠掛滿枝頭。農忙時節,十餘位村民正在田間採摘草藥種子,收穫的喜悅溢於言表。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村民在田間採摘中草藥種子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中草藥射干種子,畝均採收可達1000元

西店村,位於德州市武城縣西南角,全村134戶,426口人。從2015年開始,村裡依靠省駐村第一書記和山東理工大學專家團隊,優選適合本地的射干等中草藥進行種植。據村黨支部書記李福祥介紹,射干是一味消炎“奇藥”,村裡成立了專門的種植合作社與河北一藥材種植公司簽訂訂單,合作種植。開的花可以觀賞,種子能出售,根部可以入藥,秸稈可以當飼料,渾身是寶。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人才專家與村幹部探討中草藥生長技術問題

除了射干之外,充分利用果樹生長期的林下空間,種植沙參、知母等草藥共150畝。村主任陳海柱給記者算了筆經濟賬。以射干為例,生長週期是兩年,每年可以收穫種子1000元/畝,根部8000元/畝,除去土地、人力和肥料,算下來,平均每畝每年淨利潤3000元,遠遠高於玉米等作物的收入。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中草藥射干根莖,畝均採收可達8000元

村民袁同俊高興地告訴記者,自從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後,她在中草藥種植基地打工,每年能有14000多元的收入。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梨樹林下套種中草藥“知母”

以前,村裡以傳統的農作物種植為主——玉米,小麥,辣椒和棉花。在山東理工大學特色種植技術轉移中心的專家們指導和管理下,西店村因地制宜培植肉牛養殖、綠色豆芽、龍峰桃、魚塘、藕塘、樹梅、西府海棠、三紅梨、草藥、邊角經濟種植園等10個特色產業。專家人才幫村裡發展產業,實現技術管理和產業項目的融資。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龍峰桃基地

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腰包鼓了,鄉村也越來越靚麗了。截至2017年,原來的省定貧困戶已全部脫貧,不僅如此,村集體的年增收達到50萬元,村民們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增長了6000元。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紅紅海棠掛枝頭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西府海棠苗木基地,單株價格達80元

隨著項目越來越多,李福祥認識到,這些產業項目要想做大做強,必須插上科技的翅膀,而“人才”便是這雙翅膀的強大引擎。

李福祥回憶說:“以前,來村裡的技術專家都住在村委會或者縣城裡,縣城來回不方便,村委會冬天又太冷。沒有專家,村裡的產業可能會停滯不前。”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鄉村人才公寓

如何讓人才留下來,長期幫扶村裡產業發展?李福祥深思熟慮後決定租用村裡15戶閒置房改造成“鄉村人才公寓”,為來西店村服務的專家人才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家”。

有了落腳點,山東理工大學特色種植技術轉移中心的15位專家就常駐西店村。朱玉斌就是其中一位,他每月都在村裡呆20天以上,和村民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早早來到種植基地,看看它的“寶貝們”。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三紅梨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龍峰桃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藕塘龍蝦養殖

“技術轉移中心整合了酵素菌、林果苗木研究、中草藥種植等領域的5家社會機構,通過技術轉移中心平臺,選擇適合西店村發展的農業項目,落地生根、形成產業,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致富。”山東理工大學特色種植技術轉移中心副主任朱玉斌說,“自從有了人才公寓,感覺在這兒工作,心能夠沉下來了。這裡的每棵樹苗、每個草藥都像是我的孩子。而且這裡也是我的第二個故鄉,今後更多的時間,都將會在這裡。”

空閒時間,在人才公寓,朱玉斌又在和村幹部商討技術問題,這次是為大棚做自動化改造。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人才專家與村幹部商討大棚保溫技術

村黨支部書記李福祥問道:“朱主任,如果想讓咱們的龍風桃提前一兩個月,即明年五一前上市,從技術方面有什麼好辦法?”

朱玉斌回覆說:“首先要解決大棚的自動化改造、自動化控制問題,再用新型保溫材料,提高大棚的保溫性能,這樣桃就可以提前上市了。”

像這樣的技術交流探討,已不計其數。技術層面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就是銷路問題。朱玉斌告訴記者,目前正在與山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合作,共同打造西店電子商務平臺,等到熟果期,銷售的各個環節就可以打通了。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據瞭解,近兩年來武城縣共引進鄉村人才100餘人。武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劉衛衛表示:“武城縣在落實德州市人才黃金30條的基礎上,出臺33條人才新政,扶持獎勵的人才範圍進一步向基層延伸,扶持項目更加廣泛。同時加強與高校院所,專業機構等單位的對接合作,建設人才鄉村公寓,對有需求的人才實行重點聯繫幫扶,切實解決各類人才工作生活上的困難。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幹得好。”

78秒丨武城西店三年蝶变,高校人才驻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舊城河垂釣、採摘特色旅遊規劃區

後記:

採訪過程中,朱玉斌向記者展示著西店旅遊產業的“藍圖”:農家樂、特色採摘、沿河垂釣、特色農事親子體驗……他和他的團隊都信心滿滿。

有理由相信,這一幕幕,將一步步從夢想變成現實。

可以說,專家人才的到來,讓村幹部和村民打開了眼界、走上了致富路;專業化的管理,讓村裡特色產業走向規範化、規模化和效益化。

願更多的人才紮根鄉村沃土,開拓振興之路。

記者 王佳亮 德州臺 張文 武城臺 陳華曉 通訊員 王建建 王玉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