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同情朴槿惠?

历史沉淀的理性


朴槿惠,1952年2月2日出生。2012年12月20日当选为韩国18届总统,曾任新国家党代表(党首)。2013年2月25日宣誓就职,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任女总统,是韩国父女皆任总统之首例。

2017年3月10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对朴槿惠的弹劾,撤去总统职务,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3月31日被宣布逮捕,先后被法院以收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贪腐丑闻起诉审判。

2018年8月24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门"案,二审判处朴槿惠25年有期徒刑,缴纳200亿韩元(折合约1.2亿人民币)。已66岁的人服刑25年,意味着得把牢底坐穿。

但很多中国人都同情朴槿惠,有书君也有一份为她而写的同情心,想说说为什么大家会同情她。

1、虽是罪有应得,但中国人在犯罪违法之外的有些事上觉得情有可原


做过王的女人犯罪,也有不愿交待的"罪行",难道是代人受过?

有书君认为事情总是有多面性的,特别对于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她怎么可能糊涂到完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

1)法院量刑自有"依据"公断

"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当天,不到10分钟朴槿惠就命令各方积极救援,"不能放弃一人"。可有媒体报道:朴槿惠7个小时不知下落,什么"按摩,打针,更甚者说与情人约会。"

事实就是事实,朴槿惠没有必要解释,法院对此也没有追究其刑事责任。

2)大部分受贿款项去向不明

朴槿惠总计受贿达592亿韩元(合人民币3.6亿),其中包括三星太子李在镕向朴行贿72亿韩元,已被韩国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

个性倔强的朴槿惠并没说出大部分受贿款项的真实用途。韩国法律规定受贿1亿,起刑就是5年,可法院的判决如此之轻,难道法院是"枉判"。这中间究竟有什么内幕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这事怎么能说,是美军驻韩有关。她说出真相,美韩同盟关系如何维护?她只能一人承担,为大韩国受过,这就是一位"嫁" 给国家的女人该付出的政治代价。

毕竟是当过总统的人,心里清楚国大于个人,需要自己来担当的责任义不容辞。后来鉴于本人的意愿,审判不再公开,通过网络转播。

另外,朴槿惠被周边国家质疑的引"萨德"入韩,这关乎韩国对外政策,是国家机密,她又能作何解释?

朴槿惠政府是签了协议,可正式实施引进是朴槿惠停职期间。安装、调试、发挥作用是文在寅政府手里,谁是真正的操作者不言自喻。

3)做了作为总统份内该做的事


朴槿惠与日本签订"安保信息交换协议"、慰安妇赔偿协议,是关系日韩两国未来合作与发展的协议。这两件事法律最终也没有对朴槿惠说三道四,证明她并没有做错。


过去感觉她说"无辜无罪和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的言论只是任何一个犯罪的人都会说的话。

没有人不为自己辩解,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承认自己有罪,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行得正,做得对,现在才发现她也有曾为国家领导人身份的无奈。

大势已去,她的律师们真正为她"衷心辩护"的几乎没有!朴槿惠也不再做困兽之斗,以自己身体不舒服为由而拒绝出席到庭审现场。

这也就意味着对"以韩国文总统执政党检法",她是在消极抵抗,随你说了算,说什么罪就是什么罪好了。

确实犯了罪,但对有些事情她拒绝回答,有书君也觉得应该另有其因。这是民众同情她的主要原因。

2、对朴槿惠有好感,同情弱者

在朴槿惠手中缔造了中韩两国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的最佳时期。2015年9月,朴槿惠顶着国内外压力来华参加抗战阅兵仪式,正是这一举动赢得众多国人的好感。

加上中国民众历来有"嫉强妒能,同情弱者"的习惯。虽说"成王败寇",中国老百姓却历来是人人心中有杆称。


正如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李清照却说:"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志气,是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同情曾经让大家尊敬的人,同情落难者。

同情她的身世坎坷。22岁时,母亲被枪杀,她在巴黎,未曾见最后一面。27岁时,父亲又被人枪杀。她曾在日记里说"如果让我重新过这样的日子,我宁愿去死。"

命运却没有打算就此放过她,她在沉寂了二十年之后,依然走上了这条异常艰险的从政之路。2012年,许多上了年纪的韩国人把票投给了她,就当对他父亲的敬重。

"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她被韩国称为"三无女人"。这个将自己献给了国家的人全身心投入却身陷牢狱之灾。

同情是因为记住了朴槿惠曾经为中韩友谊所做的努力。她的遭遇让大家嘘嘘不已的同时,对她的好感而给予同情。

3、对韩国政府的清算行为觉得无法理解

除了民族的劣根性之外,有书君也认为最主要是朴槿惠倾向于中国的做法得罪了幕后操纵韩国的老板美国。

在韩国18任总统11任"不得善终"的表像背后是因为不听主子招呼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这个所谓的"魔咒"是美国政府所设下的圈套,套住的是想脱离美国控制的总统。

美国惯用听其话就支持,不听其话就让你被国内人民推翻的伎俩,大家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到很多国家搅动这水的人是谁呀!

国人是旁观者清,对于种种政治上的"报复"、"清算",人性上的丑恶行径,以及格局小形成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看不过去。

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民众爱用"是个好人"来评价一个自己觉得被冤枉而同情的人。国人爱打抱不平,路见不平,同情相助,拿出"帮理不帮亲"的态度来同情朴槿惠。

有书君认为,她本是韩国第一千金,转眼之间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如今60多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又身陷囹圄。

她的身世真的值得同情。但如果客观评价她现在的遭遇,也算咎由自取,她算不上是合格的总统,只不过罪不至此而已。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中国人对于朴槿惠的心情复杂,这一点确实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大有关系。有不少人虽仍记恨她顶不住奥巴马的压力,将美国人的武器招进了我们的家门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一个女人活到60几岁却混成孤家寡人、锒铛入狱的境地委实可怜。

应该说,在中国人,同情朴槿惠的人有,还不少,这一点从头条上的关注度和留言评论就可见一斑。

至于为什么这么些中国人会同情朴槿惠,从心理层面来看,我想不过3个原因:

1、确实惨

年轻时父母双亡、意中人抛弃、亲信弟妹反目、闺蜜出卖,好不容易登上权力顶峰重回青瓦台,却没过两天舒心日子就被拉下台,又是车轮大审、又是24年的大狱、又是重病缠身生无可恋,怎一个惨字了得。

中国人总喜欢在风云变幻之后,以一种看惯世态炎凉、悲天悯人的道德高度,同情政治之下的弱者,尤其是当这个弱者是个老人、女人之时。

2、多念好

不可否认,不少人仍在念朴槿惠在当年如此困难的大环境下、力排重议来北京参加阅兵的好!

国人恋旧,认为做人当知恩图报,总觉得人家当家帮了咱的忙,现在人落魄“被欺”,咱们绝不能落井下石,可又不好干预人家的内政,因而,同情是对朴槿惠这位“老朋友”最简捷、最低成本的声援。

3、叹无奈

虽然很多人仍认为朴槿惠不够意思,对朋友两面三刀,一方面亲近,另一方面却悄悄置办武器,但是客观一点、理智一点,毕竟她也有她的苦衷,身为一国总统国内有压力、盟友有脸色、邻居也不好惹,因而同情她的人看到了她的无奈。

毕竟她虽然引进了,可也设法拖延,迟迟不愿部署,反倒是现在这位,要多麻溜就有麻溜,悄不声就全办了,还偷偷又增加了还几套……

终一句:作为一名局外人,你当然可以记着这个仇,但也可以试着看看她的其他方面,比如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热爱与推重,对两国商业、企业交流曾尝试的努力,又或者只是把她看作一个无父无母、无儿无女、一心想要嫁给国家却被国家退货的苦命女人,同情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


陈一诺


因为很多人在同情自己想象的朴槿惠。

朴槿惠值得同情吗?

如果从个人遭遇来看,的确值得同情。小的时候母亲去世,长大了父亲遇刺,本来是韩国第一千金,转眼之间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而且还毁过容。现今60多岁的朴槿惠无儿无女孤身一身,还身陷囹圄。从这点上看,她真的值得同情。

胡哥了解到中国网民不乏有人对朴槿惠抱有好感,主要表现在:

1.据说(注意前提),朴槿惠从小喜欢中国文化,能说汉语,而且梦想能嫁给赵云……

2.朴槿惠来中国演讲用中文,多次表示对中国的友好,和前任李明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注意这一点);

3.中国国庆阅兵,美国的盟友中只有韩国总统朴槿惠来了,“弃暗投明”,的确能增进好感。

一个饱经风霜的女人,是值得同情的;

一个“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亲中国的韩国总统”,莫名其妙下了台,是很让人唏嘘和同情的。

另外,用易中天老师的话说就是,中国人有一种同情失败者的传统,如项羽、袁崇焕等等。

大家很多都只看到朴槿惠作为“女人”和“朋友”的一面,但她身为韩国总统,首先是一个政客,而对政客来说,作秀是首先就要学会的东西。

剩下的引入萨德,加入邪教,对世越号沉船不闻不问等等,被无意识的忽略了。

总而言之,如果从个人出发,胡哥是同情她的身世;但如果评价她现在的遭遇,胡哥只能说咎由自取,她并不是个合格的总统。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朴槿惠,前韩国总统,因“亲信干政门”事件一朝成为阶下囚。其继任者文在寅上任不满一年,就借着韩国平昌冬奥会的契机让朝鲜半岛局势得到很大缓和,还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访朝邀请,可谓风头正劲,足以被载入历史。反观朴女士,恐怕她只能随着长的服刑期,逐渐被民众淡忘了。即使她能作为韩国首位女总统载入历史,但一同被记载的肯定还有那一大片污点。

可以想见,在中国会有不少人同情朴槿惠。毕竟她曾经是一个国家的一号人物,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加上她父母双亡、终生未嫁等等人生经历,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地位和声望实属不易。而自2016年10月“亲信干政门”经媒体曝出,抗议示威、弹劾免职和逮捕入狱便接踵而来,直到2017年5月朴槿惠出庭受审,前后不过半年多。未来等待着她的,恐怕是不低于二十年的刑期,也就是说她很大可能将会在铁窗内度过余生。

曾经的国家元首、韩国首位女总统,特别是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9·3”大阅兵的座上宾,如今却沦为了阶下囚,这一巨大落差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同情。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素有“刑不上大夫”的思想,朴的遭遇和结局显然与大多数高级别政治人物不同,这应该也是让许多人比较意外和难以相信的。

朴槿惠能在许多中国人中获得同情的原因除了落差,也与其早前树立的正面形象有关。不少人对她最深的印象仍然停留在2015年9月3日她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时刻,也就是一个亲华的、正面的形象。随后即便政治丑闻导致其形象急转直下,但由于先前的积极作为,应该有不少人在对她心生鄙夷的同时,也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同情吧。


希尔维


只要留意一下网上有关于朴槿惠文章评论区里的评论,基本上就能够总结出很多中国人同情朴槿惠的原因基于以下五点。第一点,朴槿惠是女人。女性几乎为弱者的代名词,在大多时候女性更容易博取大众的同情和谅解。很多评论是这么写的:“放过这个可怜的女人吧”,“不要再折磨这个可怜的女人”或者“这个女人很可怜”。


第二点,富有传奇色彩的身世历程。因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其早早步入韩国政坛,父亲的荣耀在带给她公主般尊贵的同时,也为她后半生的坎坷埋下根源。正所谓,福自朴正熙、祸起朴正熙。家庭变故与朴槿惠终身未嫁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当一个没落的“前公主”再度回到韩国政坛,以女强人的姿态在以男人主导的韩国政坛中闯出一片天,并最终入驻青瓦台时,当时的朴槿惠无疑成为励志的代言人,韩国女性的骄傲。因朴槿惠的一句:“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立时被韩国社会冠以“三无女人”。一个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三无女人”,她没理由不被人同情。评论区里不乏以“三无女人”为依据指证朴槿惠的清白。


第三点,政治因素。不可否认,朴槿惠是韩国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政治报复”,“政治清算”的说法至始至终贯穿着朴槿惠案件的审理过程。同情朴槿惠反映出人们厌恶政治斗争,因为政治斗争的恶果最终会落到人民头上,所以人们选择同情朴槿惠。评论区出现谩骂申讨文的留言也就不足为怪。


第四点,在中美之间,虽然朴槿惠最终倒向美国,引入萨德,但也是在朴槿惠手中缔造了中韩两国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的最佳时期。2015年9月,朴槿惠顶着国内外压力来华参加抗战阅兵仪式,正是这一举动赢得众多国人的好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据传当时还有网友亲切的称呼其为”朴妈妈“。人会唠叨一个人的不好,但不表示就会忘掉她的好。同情朴槿惠就是因为一些人记住了朴槿惠曾经为中韩友谊所做的努力。


第五点,媒体舆论的影响。其实有些人初时对朴槿惠案件的来龙去脉并不十分清楚,其本人也不持政治立场。只是被铺天盖地支持朴槿惠的文章给影响了,或者受到身边家人,朋友及同事的影响,深信朴槿惠是无辜的,同情之心便油然而生。随着自己对案件的了解加深,以及对韩国检方的不满,越发支持同情起朴槿惠来。


贝贝和豆豆的视野


朴槿惠,倒台、弹劾、审判、牢狱。中国人很同情。


朴槿惠首先是一个女性,在从政道路坎坷不断,22岁母亲陆英修刺杀身亡,27岁父亲朴正熙遇刺身亡,又遭受政治清算,经受亲人亡故和遭遇政治背叛,甚至放弃婚姻。政治上光环从韩国公主、代第一夫人、韩国在野党党首、韩国总统,号称嫁给韩国女人却被政治漩涡无情抛弃,未来命运是终身监禁。


咱们传统文化历来同情弱者、颂赞英雄,一方面给予者心理上满足感,同时同情弱者,人心向善,希望拥有充满爱的家园。


去年韩国人不顾国家尊严公然借口“闺蜜门干政“侮辱合法当选国家总统,博得咱们同情。如同泰国英拉下台,执政期间对华友好,个人美女正面好评,因军方政变下台,值得同情与内心支持。朴槿惠体现传统东亚妇女温柔体贴和沉稳耐心的美德,又不顾美日反对出席咱们天安门抗战胜利90周年纪念大会,得到中国人认可与好评,即便引进萨德撕裂中韩关系,就其个人魅力还是在有一定支持度。


浮云悠思


即使是总统,也应该先是人,然后才是总统。

令人同情的遭遇

1、朴槿惠早年父母先后被刺杀,紧接着被清算。可以说是从天堂掉进地狱。年纪那么小身心却遭到非人的摧残。任何人看来这已经是最大的不幸了。

2、朴槿惠从一个小姑娘好不容易从地狱爬回天堂,结果又一次被打回地狱。要不是朴槿惠过硬的心理素质,不然早就垮了。

3、在国人的传统思维里,女人属于弱者。朴槿惠虽贵为总统,但同时也是一个女人。接连受到连男人都难以承受的挫折,她却依然顽强。怎能不令人疼惜!

国人的审美观

1、还有一点就是朴槿惠长得平易近人、气质佳,很符合国人的审美观。这么气质佳的女人深陷囹圄实在是可惜。

2、文在寅长得“老奸巨猾”,再加上手段卑劣。在国人心中形象差,口碑差。朴槿惠被文在寅整得那么惨,让人有种好人被坏人欺负的感觉,让人义愤填膺。

朴槿惠“亲华”,文在寅“亲美”

朴槿惠与我国素有往来,为国人所熟悉。而文在寅上台不久就一副“亲美”的嘴脸,怎能不令人讨厌呢。两者相比较,朴槿惠的遭遇让人心生同情。


沐言学姐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可能每个人出发点不同,但是确实有一部分人很同情朴槿惠。

1、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很多时候人们对一些是非的判断,是因时因地因情而异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了上面这句歇后语。

作为一名女子,朴槿惠能够执掌一个国家,能力不可小觑。其所处的政局复杂,形势多变。用非常规的手段和做法,去实现大的目标和愿望,在政坛上不止一例。朴槿惠的落马,是其被揭露,被揭发,很多人会认为她是一个【倒霉】的人物。



2、性别特点决定其被人同情。

如果朴槿惠是男性,应该会少了不少同情分,而恰恰因为她是女性,性别给她带来了先天的优势,因为女人不容易,这是很多中国人认同的一个观点。

政治上的女人不容易,执掌一个国家的女人更不容易。这种心理基础决定了她会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怜悯,包括理解。


3、我们对成功者的受挫,总是多一些别样的思考。

曾几何时,关于朴槿惠的自传、相关的书籍,占据了很多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一些书店更是把她的相关书籍,摆在了最显眼的入门的位置。

很多成大事者都经历过别人不能承受的挫折与失败,朴槿惠的落马入狱也是这样的一个事例。

不得不说,在落马之前,朴槿惠的政坛生涯是相当成功的,也是成功女性的代表。那些书籍中几十万的文字、故事虽然不乏被一些人刻意编辑、整理,甚至有杜撰加工的嫌疑,但是她是人们树立起来的正面标杆和典型。


韩国的法律相当的严格的,所以他的落马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再去评估,她还是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

她之前再对再光鲜,但她也犯了错。


辽沈名医


(独家)有中国人同情朴槿惠,但没有很多中国人同情朴槿惠

中国有13亿多人,人上一百,五码俱全,而且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中国人同情朴槿惠,这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特别是韩国检方在没有直接罪证的情况下,申请延长朴槿惠羁押期限,让一些中国人觉得韩国检方窝囊、无能,从而为朴槿惠鸣不平。如果说这是一些中国人对朴槿惠的同情,不如说是这些中国人对韩国检方办案不讲证据的不满和愤怒。

为啥说没有很多中国人同情朴槿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虑?

第一,很多中国人是多少中国人?中国按13亿人计算,一半(6.5亿)以上算很多吗?还是6成以上算很多?抑或二人为“从”、三人为“众”就算很多?标准不明确。

第二,没有看到过中国人同情朴槿惠这方面的统计和调查。韩国关于文在寅总统支持率的民调,几乎每周都在进行,但没有朴槿惠支持率的调查,也没有朴槿惠同情人数的调查,更没有中国人同情朴槿惠的相关调查。既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怎么说很多中国人同情朴槿惠?

第三,中国人爱憎分明,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因为朴槿惠引进美国“萨德”在韩国部署,侵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中国人对朴槿惠的做法是极其反对的。尽管朴槿惠不顾美国反对,坚持参加中国“九三阅兵”,但一码归一码,朴槿惠作为韩国部署“萨德”的始作俑者,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不很可能建立好感的。虽然朴槿惠目前处境艰难,可能被判刑甚至被判重刑,但只要韩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办案,中国人会认为朴槿惠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至于说很多中国人同情朴槿惠,我个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

当然,朴槿惠作为女性、作为女总统,而且经历了父母双双被杀身亡之后,自己还能站起来、走出来并且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有中国人佩服朴槿惠的意志和毅力。但是,佩服不是同情。就像中国的很多大贪官,特别是几名国级、副国级大贪官,他们值得同情吗?对贪官的同情就是对百姓的伤害。也许朴槿惠的情况与中国大贪官不同,但朴槿惠不仅可能是贪官,而且深陷“亲信干政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我们是韩国民众,会对朴槿惠同情吗?

以上看法纯属一己之见,请各位读者朋友宽容和海涵。 (毛开云 聂强)


毛开云


同情弱者是人的本性,中国之所以有很多人同情朴槿惠,最大的原因在于将朴槿惠视为弱者,虽然朴槿惠曾贵为韩国总统,但抛开这一政治身份,其更多被中国百姓视为苦命人。此外,朴槿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朴槿惠访华期间的谦虚等也给中国百姓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使得中国百姓对其后来的遭遇同情有加。

一是朴槿惠的一生可谓坎坷,令人倍感惋惜与同情。朴槿惠少年失母,此后父亲遇刺身亡,接连遭受亲人非正常死亡的打击,给朴槿惠的一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后更是深居简出,饱受煎熬,这也使得其不得不寻求一些精神寄托,使得其与崔顺实成为闺蜜。作为韩国总统的掌上明珠,其高光之后却极为悲惨。作为一名女人,其并未拥有正常女人的结婚生子的人生。孤身终老一生,自诩为嫁给韩国的女人,其无父无母,无儿无女,毫无贪腐需要,因而能够大公无私的担任总统。

二从朴槿惠从总统变为阶下囚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看守所中身体急速恶化令人同情。虽然韩国总统很少有能够善终的,但朴槿惠因为孤身一人,很少有人想到其能与贪腐沾边。自闺蜜门事件发酵以来,朴槿惠很快就成为韩国首位任内遭弹劾下台的总统,此后更是被羁押。在看守所期间,不时爆出朴槿惠身体恶化,出境的照片和此前担任总统时相比更是憔悴不少,面无血色,发型不再。

三是朴槿惠身上的中国元素令中国百姓对其有好感。朴槿惠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来中国时还亲自用汉语演讲。2015年更为顶住美日压力出席中国的9.3阅兵。担任总统前期,中韩关系飞速发展。出访中国期间,其谦虚的微笑更是令人难忘,这些使得中国人对其后来的遭遇比较关系和同情。

总之,朴槿惠作为女人、不幸的家庭和仕途双重遭遇,使得对其的同情出自人的本性,不过其是非成败还是要交给历史,中国人同情也好,遗憾也好,不过都是旁观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