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么确定一个人是否得了肿瘤?

邓继敏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人们最怕的疾病就是癌症了,毕竟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说癌症还是属于不可治愈的疾病。门诊碰到患者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大夫,你看看我这检查结果/症状,是不是得了癌症?”

人们发现肿瘤一般都是因为某些别的疾病或者有不舒服的地方,来医院就诊后查出患有肿瘤的。或者是体检时发现异常,仔细检查后发现肿瘤。确定一个人是否得了肿瘤的金标准是对病变部位的活检,包括脱落细胞学检查和穿刺取病理组织活检。

比如肺癌可以在咳出的痰中找到脱落的肺组织,通过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癌细胞。鼻、咽喉、胃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皆可使用此方法。又比如肝脏、肾脏、肺实质部分等实质性器官则需要通过穿刺取一小块的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

但是,癌症从发现到确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探寻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是通过消瘦、食欲不振、面色不佳、咯血、疼痛等症状怀疑是某种肿瘤疾病,然后进过血液检查发现某项肿瘤指标偏高,并通过CT来确定某个部位是否有占位性病变。最后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取出病理组织送检最终确定是何种性质的肿瘤。

病理检查是确定的肿瘤的金标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它不仅能确定有没有肿瘤以及肿瘤性质,还可以指导医生用药,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其有一定的危险性,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另一方面有可能没有穿刺到病变部位导致误诊。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作为一名天天和肿瘤患者打交道的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如何确定一个人得了肿瘤,肿瘤主要有两种诊断方法,分别是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根据患者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来诊断癌症。例如乳腺癌的患者,可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皮肤凹陷、破溃等等。

查体的话,医生可以在乳房摸到一个肿物,质地坚硬,活动度较差,还可以摸到肿大的腋窝淋巴结。有经验的医生,通过简单的查体,就可以基本确定乳腺癌。

辅助检查:做乳腺彩超可以看到乳腺的肿块,边界不清,呈蟹足样浸润,血流丰富,也可以发现腋窝肿大的淋巴结。出来乳腺彩超,还可以做乳腺钼靶,核磁共振检查等等。

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查体以及辅助检查,基本上可以确定乳腺癌。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确诊癌症最重要的手段,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只有在显微镜下看见癌细胞了,才能算真正的确诊。继续以乳腺癌为例,可以做穿刺,取一点点组织送去病理科,病理科医生如果在显微镜下看见了癌细胞,那就可以确诊了。还可以直接做整个肿物的切除,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如果发现癌细胞,那就能确诊。

需要说一句,所有的临床诊断都是猜测,临床证据越多,癌症的可能性越大,但是最终诊断还是要靠病理的。有


普外科曾医生


目前很难百分百早期确定,其实也没有必要一定弄个确切,有些时候绝度的事情很难达到。但至少通过针对性的体检可以相对早期的发现肿瘤。每个部位的肿瘤表现不一样,器官的特点决定了每个部位的肿瘤检查手段是不一样的,身体主要的脏器或者说比较常见的发生肿瘤的器官有胃肠道、肝胆胰、乳腺甲状腺、脑肿瘤、肺癌等。

下面给大家介绍筛查常见肿瘤的工具和方法:

胃癌肠癌的有效检查手段:首推胃镜和肠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更重要的是可以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明确疾病性质;比如腺癌的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印戒细胞癌,恶性度依次递增)。其它的检查比如CT一般是在明确胃癌或肠癌后才是必须要做的,了解疾病分期。但是早期胃癌CT是发现不了的。不作为胃肠癌的筛查手段。超声检查更是不用胃肠道肿瘤检查,因为胃肠道内有大量的气体,影响超声检查的准确度。

肝癌、胆囊癌的筛查:普通的检查可以选择腹部超声检查。如果既往有乙肝、丙肝病史,或者有长期酗酒的人,体检时要检查腹部超声,如果怀疑有问题,最好做腹部增强MRI。腹部超声看肝脏、肾脏等实质脏器的病变是比较清楚的。明确肝脏肿瘤问题,都需要肝脏MRI检查或超声造影检查。

肺癌的筛查:最经济方便的就是胸部X线片,可以直观的看到双肺内有无异常占位,当胸片提示有问题后,在做胸部CT检查,可以更好的了解肿物的大小、部位,并且可以全面了解双肺的情况。而胸片有个弊端就是,被心脏挡住的左肺部分是看不到的,但有时候肿瘤恰恰长在这个部位。

甲状腺癌筛查:最常见最常用的检查就是颈部超声,最好在肿瘤专科医院或正规医院的超声科检查,超声检查不仅和仪器有关,也和检查医生的诊断水平有关。颈部超声可以观察整个甲状腺大小、性质、颈部淋巴结情况,肿物的表现是否有恶性的可疑,如果可以的话会建议行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乳腺癌筛查:双侧乳腺超声及乳腺X线片(钼靶检查),了解双侧乳腺结节是否可疑。如果可疑会进行穿刺或切除活检明确。乳腺还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触摸乳腺有无结节,如果有的话,及时就医检查。很多都是自行发现的。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所有回答均为原创作品,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确定一个人是否得了癌症,方法因人而异,有人是体检时查出来的,有人是有症状后查出来的。总的来说诊断癌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化验检查:主要通过一般实验室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和生化检验等。可同时开展免疫学检验,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等。综合一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后的随诊观察具有参考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2.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检查、CT、B超(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成相(SPECT等)、磁共振成像检查 (MRI)等,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也是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后的随诊观察具有参考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3.内窥镜检查包括咽喉、气管、支气管、胃肠道、膀胱甚至胸膜腔、腹腔等等,通过内镜检查可以初步做出诊断,还可以采用内窥镜检查并且可以取出细胞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4.病理学诊断,这是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除了手术、内窥镜检查获得细胞和组织外,可以进行穿刺(近似微创手术,穿过体表探入体内获取组织块),取出组织供病理学医生制作病理切片,再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甚至免疫荧光染色等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给出比较明确的诊断。



老刘谈胃肠


(2018年7月11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肿瘤的发病,有些没有症状时,是体检发现的。比如体检做B超、CT、拍片等可以看到具体部位的肿瘤;再比如抽血做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对应肿瘤选项升高后,再顺藤摸瓜找到病变组织;而有些是因为出现疼痛等病症后,来医院检查发现的。

曾医生是一名胃肠/肝胆/腺体外科医生,我就从我所熟悉领域挑几个疾病说说罢。

一、结/直肠癌

早期的结/直肠癌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可以是轻微的肚子不舒服,大便性状及次数改变等隐匿症状,此时如果查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会有明显的升高,做肠镜及CT、B超等可以看到肿瘤,进一步确定需要做增强CT检查。最后明确诊断,也是要靠病理检查。

二、肝癌

出现肝癌的情况,真的是太惋惜了。平常只要是酗酒的、有乙肝、丙肝的、经常吃鱼生的,就要有这种意识,如果防范得当,改变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很难得肝癌的。只能说得肝癌的人,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没有体检意识。我工作那么多年,见得最多的是肝癌后期的患者,或者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患者,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好处理。

三、胃癌

胃癌的发现及确诊,十分依赖于患者对病情的认知,有些人都已经反反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热等症状,仍然不进行处理。长年累月的不良饮食,终于有一天肚子疼得难受了,去医院做胃镜已检查,就看到“火山口状”的胃溃疡,夹取组织化疗后,确定为胃癌。胃癌有明显症状后,一般也都是中后期了,非常可惜。

四、乳腺癌

现在女性普遍注重体检,有很大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因为发现乳腺包块/硬结/溢液等症状而来医院就诊。首先由专科医生经过检查后初步判断是否为肿瘤,如果不考虑为恶性肿瘤则直接手术切除后再做病理检查明确乳腺包块性质;如果考虑为乳腺癌可能性大,则需要做乳腺穿刺取组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四、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通常是以“发现颈部肿物”被人所认知,可以做B超、CT等大概明确肿瘤的性质,最后是术中做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是否为甲状腺癌。

曾医生说那么多,就是建议大家形成每年体检的好习惯,一年一次,一次一千,十年也是万把块。万一得个什么大病,所花的钱够体检十几次甚至上百次了。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身体没有肿瘤早期信号,也没有任何不适那就基本排除了,难的是能够自己早期检查出来。早期肿瘤症状非常容易和平时的身体小毛病混淆,比如咳嗽和肺癌挂钩,腹胀和肝癌挂钩等等,貌似只是小问题,基本被忽视,头疼感冒发烧便秘小毛病随时可能发生,但是又怎么会想到是癌症。

日本与中国都是胃癌高发国家,但是对比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日本早期胃癌治愈率高达80%,而中国远远落后,原因是日本早期筛查做的很到位,国民健康体检意识也很强,每隔几年民众都会受到胃镜检查。胃镜能够能准确的检测出疾病发生率。

因此,疾病的检测还需要专业技术,专业人员给完成,个人做到定期体检。尤其是有任何身体不适,并且短期内没有减轻,持续性较长的小毛病就要警觉了,一定要去检查下,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人体也是很神奇的,健康的体魄和好的心情有助于抵抗疾病,平时饮食,生活作息上多注意,不吸烟少饮酒,多运动,自己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市场监督员


肿瘤又分为好几种,如,在消化系统中的胃癌和大肠癌、在呼吸系统中的肺癌、在血液循环系统中淋巴癌和白血病、在生殖系统中的宫颈癌等等。虽然,确诊是否患有肿瘤,得去医院进行病理诊断,活检肿瘤细胞后,才能确认自己是否身患肿瘤,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一些肿瘤的不同症状来确定自己是否身患肿瘤。

因为身体内如果出现了肿瘤,无论是表面的肿瘤还是内部的肿瘤,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同寻常的表现,所以可以根据这些表现来进行判断和去医院进行检测。

大肠癌。如果患有大肠癌,在早期时,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腹痛、大便稀且多、便秘、腹泻等不同症状,甚至可能有的患者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的,但是在大便常规检查潜血试验中,会出现阳性的结果。

肺癌。肺癌在早期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部闷痛、钝痛、刺痛以及气喘的情况,甚至也会让患者容易疲劳、食欲不振乃至日渐消瘦。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突然出现干咳,且是顽固性干咳的话,则表明患者肺部有可能出现了肿瘤,需要患者注意。

淋巴癌。患有淋巴癌的话,会出现以下症状:偏头疼持续性发作、视力出现下降、嗅觉和味觉出现了问题。而且淋巴处出现淋巴结肿变大、硬的现象。

鼻咽癌。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性的一侧鼻塞,也会影响到听觉,单侧耳鸣或耳聋是可能有的。

喜欢本文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获得更多肿瘤/癌症相关知识,可关注【肿瘤专家李家平教授】。


肿瘤专家李家平教授


肿瘤的确诊要通过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两种手段,才能确诊并全面的了解肿瘤的情况。

1.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就是指医生通过病人所出现的症状,根据患者以往的家族史辅助,进行疾病判断,一般要借助化验与影像学的检查结果,通过多方位的综合信息,进行初步判断。

如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现冲突之处,一般以病理诊断的结果为主。

2.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可以说是肿瘤确诊重要步骤,可以较为准确、全面的肿瘤诊断方式。不仅可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而且还是肿瘤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一般病理诊断要通过对患者身上收集到的样本进行穿刺等方式,通过显微镜仔细的观察,根据患者细胞的状态,

不同的癌症都要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筛查,将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合起来才可以得到准确全面的肿瘤信息。

·结肠癌

结肠癌要通过肠镜检查,准确的确诊肠息肉、肠癌的性质、形态。同时,粪便隐血检测可以辅助检测。

·肺癌

肺癌可以通过低剂量CT筛查帮助确诊,而常规的胸片检查可能会造成漏诊的现象。

·肝癌

简单的B超无法准确全面的了解肝癌,只有通过CT或磁共振,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胃癌

胃癌的筛查可以通过胃镜来进行检查,检测的过程较为痛苦。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的X胃肠造影技术,进行观察预判断。

·乳腺癌

乳腺癌的判断,可以通过x线鉴别肿瘤的恶性与良性,使用乳腺导管可以进一步观察乳腺癌内部的分布与形状。超声显像检测,可以鉴别乳腺肿块的性质,是一种无损伤性的检测。


39健康网


食管癌

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主要为状细胞癌,早期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等,中晚期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缩窄型及未定型等。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七为1.3~2,7:1 40岁以上多见,尤以50一69岁。

【诊断】临床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为本病最主要的症状,胸骨后疼留见症状,多为烧灼痛、钝痛,尤其在进粗糙、灼热或刺激性食物时明显,疼痛可放射至颈、肩胛、背部等处。食物返流多见于晚期患者,常有粘液返流,有时带血或隔日食物。癌肿侵犯到某器官可出现相应表现,如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并发食管气管痰可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晚期患者可有脱水、贫血、消瘦、恶病质等表现。

2.X线钡剂检查:早期食管出现蠕动改变、粘膜纹增粗或中断,有时有小龛影。以后可出现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腔内有充盈缺损、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钡剂通过受阻、近端食管扩张。如钡剂流入气管、支气管,则表示有瘘管形成。

3.食管脱落细胞检查:可采用拉网摩擦法取材,吞入带有气囊与网套的双腔管,然后充气膨胀,缓慢将囊拉出,将网套上的粘附物涂片作细胞学检查,是高发区普查食管癌的主要方式。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作为常规检查,阳性率可达90%以上。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4.食管镜检查:早期食管癌可见局限性廉烂及粘膜发红,成有白色隆起的小斑块、小结节。进展期癌可见突入腔内的肿块。底部污秽的溃病或食管壁四周广泛浸润的严重狭窄等。活检证实,可明确诊断。


  • 胃癌

(1)上腹痛: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可稍有上腹不适,酸胀或隐痛尔后疼痛逐日加重。疼痛无何规律性,有时餐后有所加重,服用碱性药物无明显疗效,晚期呈持续性剧痛,可向后背部放散。位于幽门部溃疡型胃癌,其疼痛规律可似消化性溃疡

(2)食欲不振:部分患者以食欲不振为最早症状。腻油食,伴恶心、呕吐,晚期则厌食,体重明显下降,乏力,进行性贫血,呈恶病质状。

(3)消化道出血:为小量、反复呕血或黑便,少数患者以急性大出血为始发症状。

(4)梗阻症状与体征:贲门部肿瘤较早出现吞咽困难;幽门部肿瘤出现潴留性呕吐,上腹部可见胃蠕动波,震水音阳性,有时上腹可扪到质地坚硬的包块,且有压痛

(5)转移症状:晚期往往表现有胃癌转移的症状与体征,如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血性胸或腹水、进行性肝脏肿大或肝区持续性疼痛、卵巢肿瘤、肺内病变或病理性骨折等。

2.X线钡剂检查:常见的X线征象有局部胃壁强直、粘膜皱襞中断、充盈缺损、巨大龛影、半月征、蠕动消失及胃窦部狭窄与梗阻征象。近年来使用气钡双重造影,可以观察粘膜皱间隙胃小区的微细病变,如小面积粘膜强直、表面稍突出或凹下或呈颗粒状细小病灶等,使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3.纤维胃镜及活检:此为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方法。胃镜结合X线检查可使胃癌诊断率提高到58%以上。胃镜下可分为

(1)早期胃癌(浅表性胃癌):指只侵及粘膜层和(或)粘膜下层的胃癌。其中癌灶直径在5mm以内者称微小胃癌,10mm以内者称小胃癌,两者均为粘膜内癌。早期胃癌胃镜下可分

1型(息肉样型或隆起型):病灶稍隆起,表面不平整,边缘不清,可有出血。当病灶直径大于2cm时,应高度怀疑癌肿。

1(表浅型):病灶无明显隆起或凹陷,仅表现为粘膜粗糙或色异常,一般病灶较小。I型又分为a(微隆型):病变高度达5mm,面积小,表面平整b面(平坦型):病变不突出或下陷,胃小区大小与形状不均匀,粘膜粗糙。此型最难发现。


Ic型(浅凹型),最多见。病变处表浅陷下,基底不平整,可见粘膜聚合,但聚合线可被打乱

Ⅱ型(溃疡型),陷下比Ic型深,有溃烂。周围有癌细胞浸润,如果同时具有两种类型特征者,称为混合型,如‖c+≡型,早期胃癌需经术后标本最后确诊。

(2)中晚期胃癌(进展型胃癌):可从肉眼作出拟诊。分为

①赘生型又称息肉型:肿瘤表面凹凸不平,似菜花状突入胃腔表面污秽、溃烂。

②渍疡型:呈单个或多个溃疡。癌溃疡一般较大,边缘隆起、僵硬呈结节状,有时伴糜烂,溃疡底部有灰白色或棕色分泌物覆盖。

③浸润溃疡型:在隆起浸润的肿块上发生癌溃疡。

④弥漫浸润型:癌种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粘膜增厚、坚硬、麋烂,胃腔缩小,胃径缩短,胃蠕动弱或消失,呈皮革状胃

4.脱落细胞检查:常用方法有电动加压冲洗法、网套气囊摩擦法、胃镜直视下冲洗法与刷拭法,活检标本印片法等。通过上述方法检查,有时可准确而迅速地明确诊断。

5实验室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血沉增快。大便潜血持续阳性,且经内科治疗很少阴转。胃酸低成缺乏。

6.免疫学检查:方法很多,包括测定血中乙胎蛋白(βFP)、癌胚抗原(CEA)、α2癌胚糖蛋白(α2G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MIF)、白细胞免疫粘附抑制试验(LA1),这些检查假阳性及假阴性均不少。

7.胃癌需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恶性贫血及胃神经官能症相鉴别,胃镜所见需与胃其它肿瘤或疾病相鉴别,如胃平滑肌瘤、胃淋巴瘤、胃类癌、胃粘液肉瘤、胃息肉、高分泌性胃病及胃憩室等。


小小的飞小飞


怎么确定一个人是否得了肿瘤?其实肿瘤是用肉眼看不出来的,虽然很多肿瘤的患者看起来会很没有精神,身体比较消瘦,整个人状态也不好,但是这个不是肿瘤的唯一症状,能够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肿瘤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医院的检查报告,所以当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去检查,如果检查报告的各项指标都说明是肿瘤的话,那么就是得了肿瘤。虽然肿瘤不能治愈,但是患者不要消极,尽量延长它的病变时间。

肿瘤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因为体内的细胞发生了病变导致,那么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病变呢,首先,如果体内的细胞被细菌,病毒侵袭的话食很容易发生病变的。其次,电子产品带有的辐射或者外界环境恶劣带来的污染,像通过呼吸系统传送到体内,都是会导致细胞病变从而形成肿瘤的。而肿瘤一旦形成的话发展是很快的,特别是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如果生活作息不良好的话,肿瘤的发展很快就会变成癌症的开端,因此了解肿瘤的形成与发展对我们防治癌症极为重要。

工作20多年,擅长直肠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实体肿瘤的内科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