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為什麼生活條件好了,嬰幼兒反而會得缺鐵性貧血呢?

兒童血液專科門診

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婴幼儿反而会得缺铁性贫血呢?

每個月第二週的週四或者週五

兒科急診7*24小時開診 (電話:5927712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不良已經非常少見,相反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隨處可見。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不能忽視兒童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肥胖、高血壓已經成為現代兒童高發的“富貴病”,一起來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

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婴幼儿反而会得缺铁性贫血呢?

什麼是貧血?

一歲以下寶寶由於生長髮育很快,血液中血紅蛋白(Hb)相對不足,貧血診斷標準有別於大孩子和成人:1個月以上、4個月以內Hb<90g/L,4個月以上、6個月以內Hb<100g/L,6個月以上、6歲以內Hb<110g/L,6歲以上、14歲以內Hb<120g/L,新生兒Hb<145g/L,達到上述標準即可診斷貧血,比如2個月的寶寶Hb91g/L不診斷貧血,家長沒必要老去醫院找醫生看。

為什麼生活條件好了,

嬰幼兒反而會得缺鐵性貧血呢?

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婴幼儿反而会得缺铁性贫血呢?

主要與嬰幼兒餵養不當、飲食結構不合理有關。

母乳確實是最適合嬰兒的食物而且是“智能食物”,說智能是因為:

  1. 母乳鐵含量低(每100克人乳中含鐵其實只有0.1毫克),其目的是為了減少細菌繁殖,後者需要鐵;

  2. 母乳中的鐵含量雖少,但以乳鐵蛋白形式存在,吸收率高達75%,而固體食物無論如何強化鐵質,吸收率也僅為4%;

  3. 足月胎兒肝臟內儲存的鐵足夠維持寶寶對鐵的需求直到4-6個月齡,4-6個月後固體食物成為鐵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及時添加鐵劑,就會導致寶寶產生缺鐵性貧血,其高發年齡為6個月至3歲。

缺鐵對寶寶有什麼危害呢?

鐵在體內參與血紅蛋白、肌紅蛋白、腦紅蛋白等合成,主要起到運輸和存儲氧氣的作用;鐵參與人體細胞能量代謝;鐵增強免疫功能,缺鐵時中性白細胞的殺菌能力降低,淋巴細胞功能受損。

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婴幼儿反而会得缺铁性贫血呢?

缺鐵時上述功能均受到影響,寶寶處於快速生長髮育中,其大腦耗氧量佔全身耗氧量的一半,相比之下成人大腦的耗氧量只佔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寶寶腦組織缺氧將影響其神經系統的發育,智能、記憶力和注意力等都會受到影響,全身其他組織缺氧也產生不良影響,如缺鐵時胃酸分泌減少引起食慾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病,最終影響寶寶的身心健康。

缺鐵性貧血的寶寶有什麼表現呢?

最主要表現的是皮膚黏膜蒼白,看起來面色白,無血色,還可煩躁不安、精神不振、活動減少、食慾減退、指甲變形(反甲)等;較大的寶寶可能跟家長說自己累、頭暈、心慌, 重者可暈倒,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肢體浮腫,容易感冒、氣管炎等。長期貧血不糾正可能導致智力發育和學習能力下降。

嬰兒階段缺鐵性貧血往往發生在單純母乳餵養未及時添加輔食時,幼兒階段往往發生在偏食時,前者發生率不低,即使在發達國家,是因為部分父母堅信母乳最好,而不願意給寶寶餵食其它食物。

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婴幼儿反而会得缺铁性贫血呢?

如何預防嬰幼兒缺鐵性貧血?

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應及時添加強化鐵的飲食,足月兒從4~6個月開始(不晚於6個月),早產嬰及低體重兒從1個月開始添加鐵劑預防鐵缺乏,及時添加輔食,增加飲食中鐵的含量,可以添加蛋黃,米粉特別含強化鐵的米粉,以後逐漸增加動物肝臟、肉末等,還可在配方奶中或輔食中添加鐵劑。一般來說嬰幼兒預防缺鐵每日需要攝入的元素鐵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3毫克。幼兒宜多吃各種瘦肉、動物肝臟、雞蛋黃、綠色帶葉蔬菜、黃豆及其製品、木耳和蘑菇等。

如果寶寶發生了缺鐵性貧血應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目前常用的是口服鐵劑,劑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4-6毫克元素鐵,貧血糾正後仍繼續服用鐵劑6~8周,總療程3~5個月。口服鐵劑有效時血紅蛋白1~2週迴升,3~4周達正常。

醫生簡介

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婴幼儿反而会得缺铁性贫血呢?

唐醫生1985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同年被分配到解放軍總醫院兒科工作。他1990年從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畢業獲得醫學碩士學位,1993-1996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附屬洛杉磯兒童醫院完成博士後培訓,1993年在解放軍總醫院完成兒科住院醫師培訓,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診治。2001年晉升兒科學主任醫師、教授,2006年獲得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之前,唐醫生在解放軍總醫院工作,擅長兒科常見疾病、各種兒科疑難雜症的診斷治療及兒科危重症的救治,專長是兒科血液系統疾病。他曾擔任兒科主任8年,全面負責科室醫療、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

唐醫生擁有32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華兒科雜誌》《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中國當代兒科雜誌》《臨床兒科雜誌》《國際兒科學》等雜誌編委,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863重大課題分課題4項,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SCI收錄20篇,獲得中國國家發明專利3項,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4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