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兩代人的逆襲

兩代人的逆襲

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上氣候乾燥、一年四季風沙肆掠、、少雨缺水,種莊稼的勞動人民都是靠天吃水、靠地打糧,祖祖輩輩辛苦地耕作在黃土地上。改革開放之後上任的村長王滿堂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小村莊裡。

可是,新任的王滿堂和以前的那些不管事只掛名的村幹部不一樣。他一上任就喊著要帶動全村人致富。

要致富的王滿堂整日裡東蹦西跑,今天去縣上爭取項目、明天又在什麼種子蔬菜基地考察,你想找他,在村裡一定找不到。

調查了小半年的王村長這天帶進村裡一大群人,原來他是要找專業的人來測驗村裡土地的土質。果然沒出一星期,王滿堂就召集鄉親們開全村動員大會。

王村長說,我們為什麼窮,因為我們不動腦子想辦法,經過他科學實驗之後,知道我們的土地不適合種蔬菜、不適合種瓜果、不適合高產糧食,但是,我們可以種藥材。於是,他把想讓大家承包種藥材的想法給大家簡單說了一遍,之後又把每家裡當家作主的人叫上單另開了一個很長的會。

從此,王滿堂果真帶領大家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好日子。這是發生在我們村裡我爺爺那一代人的事。這件大事連同好村長王滿堂被爺爺們說給兒子,兒子又說給兒子的兒子,幾輩人都忘不了啊!

好村長王滿堂是把鄉親們的生活改變了不少啊!家家戶戶到了收藥材的時候,都多多少少會進一些錢,比起以前種糧食那可好的不知多少。一傳十十傳百,村裡人致富的事被傳出去之後,附近的村長也都開始效仿,沒出幾年,那一帶就成了藥材開發區了王滿堂也成了開發區的主任。

王滿堂也成了名人,縣委書記親自接見。縣委書記讓王滿堂好好幹,他們要在開發區提供藥材的基礎上修建藥材加工廠,對他們的藥材進行二次加工,然後直接出售,這樣利潤就會翻出好倍。縣委書記還說,只要王滿堂幹得出色,他要提拔他到縣上去擔任更大的職位。

王滿堂聽了書記的表彰和鼓勵之後好像力氣更多了,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快50歲了。他想想當初自己狠著命要當村長、要致富、要幹出點事,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人的冷眼、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但是,王滿堂心裡是樂意的,他的奮鬥就是為了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生活的地方、改變命運。

可是,因為多年的勞累,王滿堂還是病倒了。他長咳不止,不時的還會咳出血來。等到藥材加工廠建成時,王滿堂已經病入膏肓了,但他死活就是不去住院治療,還要讓人抬著他親眼看看第一批原藥材被拉入車間,投入生產。

王滿堂還是死了。喪禮上,縣委書記也來了。由王滿堂一手撐起來的藥材開發區和藥材再加工廠是縣上的頭牌產業。整個縣都成了全省學習的榜樣,縣委書記更是被表彰掛了頭彩。他要是不來,說不過去啊。

王滿堂有個兒子叫福來,高中沒畢業。兒子從小因為父親忙,沒怎麼和父親好好相處過,但他知道,父親是個好村長、更是個好主任、福來哭的傷心,他想到父親經常對他說的話,“兒子,你記住,窮不是長在身上的根,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就要努力去改變命運。”可是,福來一直在學校裡唸書,種地和種藥材他都不會,書也念的不行,考不上大學。

縣委書記把王滿堂沒提拔到縣上,心裡到底是過意不去,於是把沒考上大學的福來安排到了公安局下屬的保安隊。

兩代人的逆襲

奮鬥了一輩子的王滿堂到頭來還是沒有走出村子,沒有改變命運,但因為他,兒子倒是進了縣城,只不過是個保安員。

福來個長的高,腿尤其長,這孩子唸書不在行,但跑腿卻似遺傳了滿堂的出奇地勤快。在保安隊裡呆了兩年當上了隊長。他把母親和妹妹都接到了城裡,母親時常說,他的工作是父親用命還來的。

可是好景不長,體質要改變,公安局要撤掉保安隊。 福來想進公安局需要編制,可是先前的縣委書記早高升了。怎麼辦?福來母親頭髮都愁白了不少。

福來想,父親一生為我掙來的工作始終不屬於我啊!我是王滿堂的兒子,我也要像父親那樣活出個人樣來。

福來沒有繼續找工作,他下海了。

下海那一年,福來28歲。他用了20年擁有了自己的公司,成了身價幾個億的董事長。

福來早已經把家安在了省城,他的孩子在城裡上著最好的學校、他們住著湖畔獨棟的別墅、母親已經暮年,可是身體還行,他帶著母親出國遊覽世界文物古蹟、家裡有幾個保姆。。。。。。

福來做在書房裡瀏覽文件,妻子打電話說,美國那邊的一切都安排好了,他明天就可以把兒子送過去讀書,他們在那的房子也收拾好了。

“如果,這一切就是父親說的改變命運,那我已經做到了。我的孩子不會在靠天下雨才能吃到水的地方生活。他們將接受更好的教育,將來成就更大的事業。但,不管怎樣,父親傾其一生留下來的奮鬥史都將會伴隨他和孩子們。”這樣想著,福來站起來準備出門了。

福來大步邁出門,他會帶著他的孩子和他的公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孩子,你真厲害,我以你為榮。”福來轉過頭,他彷彿看見父親,父親笑著對他說再見。

兩代人的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