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两代人的逆袭

两代人的逆袭

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气候干燥、一年四季风沙肆掠、、少雨缺水,种庄稼的劳动人民都是靠天吃水、靠地打粮,祖祖辈辈辛苦地耕作在黄土地上。改革开放之后上任的村长王满堂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小村庄里。

可是,新任的王满堂和以前的那些不管事只挂名的村干部不一样。他一上任就喊着要带动全村人致富。

要致富的王满堂整日里东蹦西跑,今天去县上争取项目、明天又在什么种子蔬菜基地考察,你想找他,在村里一定找不到。

调查了小半年的王村长这天带进村里一大群人,原来他是要找专业的人来测验村里土地的土质。果然没出一星期,王满堂就召集乡亲们开全村动员大会。

王村长说,我们为什么穷,因为我们不动脑子想办法,经过他科学实验之后,知道我们的土地不适合种蔬菜、不适合种瓜果、不适合高产粮食,但是,我们可以种药材。于是,他把想让大家承包种药材的想法给大家简单说了一遍,之后又把每家里当家作主的人叫上单另开了一个很长的会。

从此,王满堂果真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好日子。这是发生在我们村里我爷爷那一代人的事。这件大事连同好村长王满堂被爷爷们说给儿子,儿子又说给儿子的儿子,几辈人都忘不了啊!

好村长王满堂是把乡亲们的生活改变了不少啊!家家户户到了收药材的时候,都多多少少会进一些钱,比起以前种粮食那可好的不知多少。一传十十传百,村里人致富的事被传出去之后,附近的村长也都开始效仿,没出几年,那一带就成了药材开发区了王满堂也成了开发区的主任。

王满堂也成了名人,县委书记亲自接见。县委书记让王满堂好好干,他们要在开发区提供药材的基础上修建药材加工厂,对他们的药材进行二次加工,然后直接出售,这样利润就会翻出好倍。县委书记还说,只要王满堂干得出色,他要提拔他到县上去担任更大的职位。

王满堂听了书记的表彰和鼓励之后好像力气更多了,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快50岁了。他想想当初自己狠着命要当村长、要致富、要干出点事,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人的冷眼、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但是,王满堂心里是乐意的,他的奋斗就是为了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生活的地方、改变命运。

可是,因为多年的劳累,王满堂还是病倒了。他长咳不止,不时的还会咳出血来。等到药材加工厂建成时,王满堂已经病入膏肓了,但他死活就是不去住院治疗,还要让人抬着他亲眼看看第一批原药材被拉入车间,投入生产。

王满堂还是死了。丧礼上,县委书记也来了。由王满堂一手撑起来的药材开发区和药材再加工厂是县上的头牌产业。整个县都成了全省学习的榜样,县委书记更是被表彰挂了头彩。他要是不来,说不过去啊。

王满堂有个儿子叫福来,高中没毕业。儿子从小因为父亲忙,没怎么和父亲好好相处过,但他知道,父亲是个好村长、更是个好主任、福来哭的伤心,他想到父亲经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记住,穷不是长在身上的根,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就要努力去改变命运。”可是,福来一直在学校里念书,种地和种药材他都不会,书也念的不行,考不上大学。

县委书记把王满堂没提拔到县上,心里到底是过意不去,于是把没考上大学的福来安排到了公安局下属的保安队。

两代人的逆袭

奋斗了一辈子的王满堂到头来还是没有走出村子,没有改变命运,但因为他,儿子倒是进了县城,只不过是个保安员。

福来个长的高,腿尤其长,这孩子念书不在行,但跑腿却似遗传了满堂的出奇地勤快。在保安队里呆了两年当上了队长。他把母亲和妹妹都接到了城里,母亲时常说,他的工作是父亲用命还来的。

可是好景不长,体质要改变,公安局要撤掉保安队。 福来想进公安局需要编制,可是先前的县委书记早高升了。怎么办?福来母亲头发都愁白了不少。

福来想,父亲一生为我挣来的工作始终不属于我啊!我是王满堂的儿子,我也要像父亲那样活出个人样来。

福来没有继续找工作,他下海了。

下海那一年,福来28岁。他用了20年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成了身价几个亿的董事长。

福来早已经把家安在了省城,他的孩子在城里上着最好的学校、他们住着湖畔独栋的别墅、母亲已经暮年,可是身体还行,他带着母亲出国游览世界文物古迹、家里有几个保姆。。。。。。

福来做在书房里浏览文件,妻子打电话说,美国那边的一切都安排好了,他明天就可以把儿子送过去读书,他们在那的房子也收拾好了。

“如果,这一切就是父亲说的改变命运,那我已经做到了。我的孩子不会在靠天下雨才能吃到水的地方生活。他们将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成就更大的事业。但,不管怎样,父亲倾其一生留下来的奋斗史都将会伴随他和孩子们。”这样想着,福来站起来准备出门了。

福来大步迈出门,他会带着他的孩子和他的公司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孩子,你真厉害,我以你为荣。”福来转过头,他仿佛看见父亲,父亲笑着对他说再见。

两代人的逆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