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仁丰里南起甘泉路,北至三元巷(今文昌中路),全长700多米,这条享有盛誉的鱼骨状街巷,是古扬州唐“里坊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也是扬州传统文化的发祥地。2011年,扬州被纳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街区”的保护项目有三处,其中就有仁丰里。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仁丰里街区示意图

从地图上看,仁丰里街区的格局颇似鱼形,将“仁丰里”三字逆时针90º便可看出,“仁”似鱼头,“丰”似鱼骨,“里”似鱼尾。尽管这是传说,但却给这条街披上了美丽的色彩。从地形上看,仁丰里被人们形象地称作鱼骨巷。仁丰里南北走向,似鱼脊椎骨,而其两侧则东西向整齐排列着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七巷等数条小巷,宛如根根鱼刺。

最扬州文化符号

只闻东关街,不识仁丰里。如果说东关街是老城繁华的代表,仁丰里则是老城文化的符号。

你知道吗?仁丰里街区汇集了十几处隋唐至明清的文博遗址。这里有纪念宋代岳飞而改名的旌忠寺;有乾嘉经学泰斗阮元的住宅和家庙;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两传胪”的科举佳话;有与文选编撰有关的文选楼、曹李巷;有明代兵马司的衙署所在地;有百年老字号浴池“双桂泉”……不说不知道,原来仁丰里也是卧虎藏龙之地。

1

旌忠寺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旌忠寺大雄宝殿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旌忠寺山门

旌忠寺位于旌忠巷东首,原名为寂照院。早在隋唐时期,这里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写《文选》的文选楼遗址所在地。后至陈太建中,天台僧智顗大师来扬弘法,在此处建寂照院。后杨广封广陵晋王时,常流连于此,听经居住。南宋绍兴年间,金兵南渡,岳飞曾在古寂照院疗伤一年,后人为纪念岳飞,改名为功德院,咸淳年间赐名旌忠寺。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光绪年间旌忠寺地契(市档案馆藏)

2

阮元家庙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阮元家庙

毓贤街东起仁丰里,西至南门街北段,原是一条2米多宽、200多米长的砖铺巷道。清嘉庆十年(1805),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和太傅阮元家族在东段建“隋文选楼”,其时叫选楼巷。清道光十八年(1838),阮元回归故里,编著《文选楼丛书》。阮元故后,选楼巷改叫太傅街。西段设有安定书院,则名为毓贤街。旧时毓贤街以史巷为界,分东、西两段。1967年,东西段合称毓贤街。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3

曹李巷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曹李巷位于仁丰里南段西侧,西端与史巷南段相接,是一条百余米长的东西向巷道。隋唐时期中国文选学创始人曹宪、李善在此居住,因曹宪、李善弟子满天下,故称“桃李巷”,因音讹称“糙米巷”,今恢复为曹李巷。

巷内6、8、10号三门楼并列,安徽巡抚陈六舟故居,历史上曾有 “一门三进士,父子两传胪”的科举佳话。

4

旧城头巷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刘氏墨庄和黎东方居所,今仁丰里23号(原头巷10号)。宋代刑部外郎刘式,一生喜爱藏书。去世后其妻陈氏指数千藏书教育诸子:“此墨庄也,足可耕耘其中,安寻拢田”。后诸子力学,殿试登科,俱为名臣,家族共出18位进士。后人称陈氏为墨庄夫人。

民国黎东方,为驰名国内外历史学家、梁启超弟子,留法巴黎获文科博士。抗战期间,为生计开馆售票讲《三国》,轰动一时。

5

旧城四巷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清末画家戴虎卿居所(四巷十一号)。戴虎卿(1861-1945),幼年家学,能诗善书,精“六法”,绘画技艺大进。戴曾在参府街开设画室,常与当时扬州名画家陈含光、厉松岩、鲍娄先等在画室吟诗作画。1925年左右,因听信误传儿子乘船遇难,万分焦急致耳聋,后很少作画。76岁时与顾让、沈桂、丁辰作《无量寿佛图》,现存世。

6

旧城五巷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1911年,旧城五巷开了一家万国理发店,店主朱友仁,后移至仁丰里。万国理发店只有20平方米左右,店堂迎面一穿衣大镜,店堂内铺设地板,老式理发椅可360度旋转。上世纪50年代,万国理发店使用“土风扇”:店堂顶棚上一溜边安装两三个用马粪纸或白布制成的大扇面,横排坐椅上方,用滑轮牵引,用手拉动绳子,清风徐来,一阵凉爽。

7

旧城六巷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巷西藏着扬州有名的园林怡庐,小中见大的典范。怡庐是清末扬州钱庄经纪人黄益之的宅院,造园名家余继之设计。园中有游廊环绕院子东、南、北侧。东侧依墙以雪石堆砌假山,地坪以鹅卵石铺吉祥图案。院墙以西,有“两宜轩”,自成一小院落。又于隔墙中壁凿月洞为门,廊西尽头,有角门与寄傲精舍相通。园艺家认为,此园虽占地极小,但无论是庭园布局,还是假山堆叠,无不尽奇妙,尽得扬州园林“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精华。

8

兵马司巷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兵马司巷是甘泉路北侧一条很狭窄的南北向小巷,南端入口处仅有60—70厘米宽,北通旧城头巷,巷子全长不足百米。旧有管理军马的官员住此,巷子因此而得名。兵马司即兵马指挥司,原为古代主管京城治安的机构。古代扬州地处江淮要冲,商业发达,明初设置兵马司,兵马司巷为其衙署所在地。

形似鱼骨的仁丰里藏了多少谜?

如今的仁丰里,正发展形成文化旅游一条街。沿街周边,民俗文化博物馆、民居客栈、特色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寻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