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改革开放40年,九江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改革开放40年,九江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改革开放40年,九江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并及时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直相关部门于8月至12月举办“贯彻十一届六次全会,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9月5日上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沈针泉就“见证改革开放40年成就,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进行发布,并答记者问。

改革巨变的成就、最美岸线的成果、航运中心的建设情况、高铁项目的进展等一系列市民关心的话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记者获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592元,是1978年的150.1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03元,是1978年的97.8倍。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不断深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5年的8.68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41.28平方米,24.5万户居民“出棚进楼”。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7.89%下降至2017年底的3.99%,累计退出贫困村193个,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

改革开放40年,九江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经济大增长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下同)的8.49亿元增加到2017年(下同)的2413.63亿元,增长了283.3倍,年均增长10.9%;其中,一产增长54.2倍、年均增长3.7%,二产增长368.9倍、年均增长12.8%,三产增长585倍、年均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由252元增加到49659元,增长了196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36亿元增加到2730.96亿元,增长了2007倍,累计完成投资16341.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7亿元增加到739.21亿元,增长了185.2倍;财政收入由1995年的13.26亿元增加到461.29亿元,增长了33.8倍。

产业结构上,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35.6:29.8:34.6调整优化为8.0:50.2:41.8。农业方面,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进行转变。油菜、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常年位居全省第一,各类特色产业基地超360万亩,规上农业企业达579家,销售收入达1004亿元。“一虾一蟹”“一红一绿”、优质粮油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逐步扩大。工业方面,从传统的建材业、纺织业向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九江石化、九江钢厂、星火有机硅、亚东水泥等一批知名企业建成投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07户。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2个。共青开发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江经开区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于2015年全省第二跻身“千亿园区”俱乐部。服务业方面,从“自给自足”向消费性、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以庐山为核心的“两圈两带”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等称号,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62亿人次,是2000年的37.48倍,九江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金融业发展迅猛,63家金融机构落户九江,九江银行成功赴港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11户,挂牌展示省股交中心514户。

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九江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打造长江“最美岸线”领导小组,出台了《九江市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实施意见》,明确33条重点任务和18条长期任务。

主要从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等四个方面发力:①着眼实现“水美”,大力实施“四水共治”。通过治污水、优供水、活死水、防洪水,打造“水畅、水清、水灵”的秀美水乡。②着眼实现“岸美”,突出加强岸线管控。把治水关口前移到彻底治理污染源头上,前移到产业的优化布局上,前移到发展理念的转变上,守住环境底线、打造长江绿线、集约利用岸线。③着眼实现“产业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在一、二、三产上,通过创新引领,强化绿色发展,推进三次产业加快转型升级。④着眼实现“环境美”,全面加大整治力度。重点围绕城市、农村、园区,大力开展“三城同创”、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为建设好“百里长江风光带”,按照堤外重点抓滩涂绿化,堤内重点抓“一公里范围内”的环境改善,我市把沿岸城区、工业园区作为生态景观来打造,非城区抓好绿化带的打造,确保实现“全视角”连线呈绿、联片成景。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包装了111个项目,总投资170多亿元。共拆除码头74座、泊位87个,整合提升“小散低”码头36座,腾出岸线7529米;栽种绿植186.5万株、铺设草皮1198亩,关停矿山183家,山体复绿3400亩,整个沿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动高联运”模式实现九江“高铁梦”

2017年7月,我市通过争取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南昌铁路局的支持,首创采取“动高联运”模式,提前开通始发九江至深圳和上海方向两条高铁,至少提前四年让九江迈入了高铁时代,这在九江铁路史上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说提前实现了九江人的“高铁梦”。随着武九客专和九景衢铁路相继开通运营,中铁总再次调整和优化了九江铁路的运行线路,由九江始发或经停的高铁列车增至30多对,九江至东南西北多数重要城市均可以乘高铁到达。以武九客专为例,它的开通运行,基本形成了九江至长江中游城市群1~2小时交通圈,九江至北上广深等重要城市5~6小时交通圈,可以说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17年10月,大京九高铁安庆至九江段开工建设,这条铁路设计时速达350公里,是九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高铁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拟于2021年开通运营。在这里,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通过积极争取,中铁总已经同意昌九客专项目提前实施,昌九客专也是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这也是大京九线路最后一段修通的线路,目前相关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争取能与安九客专同步开通运营。安九客专是新京九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昌九客专的开工建设,意味着大京九线路将全线贯通,这两条高铁线路对于九江乃至江西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建设的还有南昌至修水城际项目,远期规划的有修水至咸宁铁路,远景规划的有九江至池州铁路、九江至长沙铁路等一批项目,将结束我们修水和武宁两县没有铁路的历史。

九江铁路枢纽规划还构建了以九江为中心,至武汉、阜阳、合肥、南昌、岳阳等7个方向,武九、安九、阜麻九、昌九高铁等12条干线引入的放射状中心枢纽,九江将真正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中部地区重要高铁枢纽。

做大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带来惠民福利

我市出台了“加快我市中心城区人口聚集政策措施”。其中有老百姓密切关注的住房、子女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新政”,也不乏直接惠民的“干货”。比如凡是购房并落户人员,在所落户的属地区政府领取购房契税50%的购房奖励;比如凡是在我市中心城区就业落户的农民工子女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凭户口本或居住证均享受中心城区居民子女入学的同等待遇,由居住地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一安排入学,不得收取“借读费”、“择校费”等费用;再比如外来人员在城区自主创业的(国家限制行业除外),可根据创业项目情况给予10万至80万元的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期限6年等等。

改革开放40年,九江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长江周刊@微生活微信号:jjrbcjzk

公众号介绍 | 聚众家,纳众声,汇众议,容众思;化微言成高谈,以博语作宏论,推社会进步,促梦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