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自从当妈后:

原来那个温柔可亲、脾气超好的自己不见了,变成了分分钟炸毛,一言不合就开吼的母狮子;

原来弱不禁风、杨柳细腰的自己也不见了,变成了身能扛、臂能抱的金刚芭比女汉子……

要问这个女人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一句话:

拜娃所赐啊!

简直是分分钟被逼疯的节奏!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但今天要告诉妈妈一个好消息:宝宝那些快把你“逼疯”的行为,正是孩子成长的标志,如果你家娃有下面这8种行为,反而对他很有好处


“充电”5分钟,“待机”2小时

精力超级旺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形容手机超强续航能力的广告语,被搬到了形容一刻不停的好动孩子身上,不过,却真真的毫无违和感呢~我儿子就是如此,号称能自己给自己充电。

我通常不问他“累不累”,而是问他“电量消耗到哪了”,然后他会煞有其事的感受一下,告诉我“电量比楼房还高呢”说“我边动,就能边给自己充电”……好吧,老娘一口鲜血差点晕倒在路边

什么?你说女孩子就能安静的待上一会儿?这……真的分人!

我同事的闺女就是个精力超级旺盛的女孩子。有一次她们两口子带孩子从欧洲游玩回来,只因在飞机上多睡了几分钟,这下不得了啊,可能也加上时差的原因,都夜里3点了还毫无困意,逼着全家人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这还不算完。玩饿了,凌晨4点非要出去吃包子。两口子强支着眼皮,走遍大街小巷,就为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包子铺。结果生生等到了5点早点铺子开门卖包子……

但好消息是:

好动的孩子

好奇心强、思维敏捷

身体更健康

其实,好动是孩子的天性。6岁前的孩子,活泼好动是成长的正常表现,用于满足孩子的探索和好奇。好动的孩子好奇心很强,对什么事都感兴趣,思维敏捷,头脑灵活。

2005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越是那些坐不住的孩子,长大后体重数据就会越理想,身体会更加健康,而那些从小就“坐得住”的孩子,长大后超重的会比较多。

好吧,看在好动说明娃聪明伶俐、好奇心强,对将来有好处的份上,为娘也只好忍啦,实在不行家里人轮番陪着,换着休息,就耗娃一个人的“电”。赶紧洗洗睡吧亲们,明天依旧是“战斗”的一天!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口头禅“不要”“不行”

什么都要对着干

很多1岁后的孩子都有这“毛病”这个阶段恐怕是所有爸妈的噩梦,曾经乖巧、听话的小孩儿不见了。迎来了一个事事都跟自己拧巴着、对着干的小恶魔。

你说该吃饭了,宝宝偏偏非要这会儿出去玩;你说该睡觉了,宝宝非不睡,必须再讲个故事。总之,你指东他走西,就是非跟你不一样才满足。有一次在乐园中看到一个搭积木的小孩,不小心积木塌了,哭得那叫一个惨。妈妈说帮他重新搭好,他说“不要”。妈妈说那你自己搭好,他说“不行”。最后自己跟自己着急、较劲了很久才罢休。

但好消息是:

总和家长对着干的孩子

自我意识发展的好、有主见

长大后更独立

其实,那个口头禅“不要”的孩子,正在发展“自我认同感”,说白了就是:我是我,我和你不一样,我有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发展非常好,很有主见,并且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将来长大会更独立,不会事事依赖家长拿主意,心智更成熟、更有担当!

面对什么都“不要”“不行”的孩子,妈妈只要做到:

别总跟孩子对着干。并不是说让家长事事迁就宝宝,而是尽可能无关原则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主,尊重他的成长和坚持己见,并学会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等待这个小叛逆的阶段过去。通常这样的执拗、叛逆阶段,会在宝宝2岁半后慢慢好转,曾经的小天使还会回来的。

别动不动就跟孩子发脾气

。虽然这段时间可能你真的会被激怒,但请努力克制,毕竟咱是大人,多少也比孩子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样的话,会帮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执拗时期,并且发展出不错的自我意识,可比将来逆来顺受、过分乖巧的孩子,在社会中占优势得多!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话唠,不停的问“为什么”

简直要把大人逼成百科全书

我朋友家的宝宝,小的还不到1岁,会说的词儿没几个,但就是咿咿呀呀的可以聊好长时间。她们家老大更爱说话,从早到晚说不停,不是跟爸妈问这问那,就是自言自语一人分饰两角色,聊的不亦乐乎。朋友逗趣的说,真是生了俩话唠。

但好消息是:

“话唠”的孩子

更善于表达、语言能力强

自言自语、爱唠叨,宝宝不是话唠,那叫擅于表达,这是宝宝在建立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努力尝试用语言表达情绪情感的过程,说明宝宝,更具备驾驭自己语言发展的优势。而且,善于问问题的孩子求知欲都很强。

若是天天被孩子逼着不停的追问“为什么”,用不了多久,爸妈自己就成了百科全书了呢~

爱问“为什么”的孩子

求知欲强

乐于探索、更聪明

总是不停的问“为什么”,是孩子乐于探索、研究,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这对大脑和智商的发育大有好处。

对待爱说话、爱问“为什么”的孩子,妈妈只要做到:

不打断、不制止、耐心听。别嫌宝宝自言自语烦,更别觉得这是不好的事,宝宝自言自语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宝宝对话,也可以耐心倾听。

被问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时,也没什么可尴尬丢脸的。可以反问孩子“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孩子自己思考)”或和孩子一起翻翻书、最不济“百度”一下也行,共同寻找答案。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永远把自己搞得脏兮兮

家里恨不得买8台洗衣机

宝宝一岁半多,吃饭的时候她总是喜欢玩饭菜,把手放进汤碗里洗手,或是把汤倒进餐盘里,用手玩。每次自己吃饭都要把饭菜和汤玩的到处都是。

不仅仅是吃饭时总能把自己、把周围都弄脏,玩的时候也是如此。

看过小猪佩奇吗?对,一模一样!

整个夏天,只要下雨,必去踩水坑,溅得自己一身泥点。不下雨的时候也好不到哪去,水泥地上、花草从中,上天入地、摸爬滚打,用不了几分钟就把自己弄成个泥猴子回来……

刚巧赶上娃姥姥是个有洁癖的人,怎么办?洗呗!家里时时刻刻挂着一堆晾晒的衣服,常常是一身未干、一身又脏了,我真恨不得买8太洗衣机放家里,连轴转。

但好消息是:

凡事自己做的孩子

将来学习能力更强

但其实,不管是宝宝吃得满身、满桌、满地都是,还是把自己玩成了泥猴,这都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孩子正在学着吃饭、学着让自己的身体动作更协调、学着探索世间万物……

下次再看到熊孩子刚才还干净白嫩人模人样的,一转身的功夫,就搞的裤子上都是泥巴,前襟上都是汤水,脸上糊着酱汁,头发上沾着酸奶的时候,

压压火气,默念三遍“孩子这是在学习”,是不是就好过多了呢?大不了弄脏了再洗呗!总好过阻碍了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强得多!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宝宝太“黏”人

就连上厕所都不得消停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生娃后,我上的不是厕所!是自由!》:

孩子小就比较惨了,每天24小时待命,想踏实上个厕所,不可能!只能抱着TA一起去,单手脱裤、单手清洁、单手提裤,单手技能直线UP~ 大一点了,就让TA坐在宝宝椅上,放在厕所门口与我对望,就算TA还小啥也不懂,可是总有个人盯着你,怎么可能上痛快了。

看过的妈妈,都觉得这简直写的就是自己啊!为啥如此有共鸣?还不是只有躲进厕所,才能稍微消停几分钟,不被娃“黏”着!

但好消息是:

总黏着妈妈的孩子

安全感基础更好

将来更勇敢

其实,孩子在3岁前,与妈妈的依恋最为强烈,也就是需要时刻看到妈妈,才会感到安全。

比如一个孩子和妈妈一起去到一个陌生环境,只需偶尔回头确认一下妈妈还在,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继续在客厅玩耍,去探索他感兴趣的事物了。

况且,被孩子黏着的时间本来就没多久,孩子越长大,需要父母的时间越少,将来就算你想黏着孩子,都会被孩子嫌弃呢!珍惜并好好享受现在吧。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动不动就哭,乱发脾气

分分钟挑战你的极限

孩子总有一段时期会进入“动不动就哭”“乱发脾气”的阶段,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何地,一言不合就哭闹开,还是超级难哄的那种。如果刚巧赶上在大庭广众之下,当妈的真相找个地缝钻进去……

朋友的宝宝一岁多,她妈突然跟她说:你儿子可没有小时候好带了。动不动就哭,一不如意就闹,跟小朋友一起玩也哭,就没有一天不哭,能好好过下来的。不仅哭,还坐地上闹,拉都拉不起来。

随着大脑的发育,孩子开始有想法、情绪、脾气……被忽视会哭、被否定会哭、心里有想法,语言能力跟不上,嘴巴说不出来也能哭到崩溃。

但好消息是:

爱哭、爱发脾气的孩子

将来更懂得控制情绪、表达情绪

而且将来更聪明

有研究发现:婴儿的性情与其智商有关。将孩子按“性情坏的”、“性情好的”和“性情不好不坏的”分成3组,分别测试其4-5岁时的智商。结果,“性情坏的”一组智商得分居首。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脾气坏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从而潜移默化地开启了孩子的智力。而那些“脾气好的”孩子往往因为乖反而容易被父母忽视,经常一人独处,因“无人理睬”而智力落后。

虽然这个研究的结果有待商榷,但“哭”是孩子跟父母交流的另一种方式,目的是引起关注,表达情绪。而且,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他正在学习处理困难的情绪,孩子需要机会去感受从“难受”到“平静”的这个过程,才能慢慢学会要如何应对情绪。

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简单粗暴的用恐吓方式的让孩子立马闭嘴,比如对孩子说“在哭就不要你了”甚至越哭越打孩子,不仅无法跟孩子沟通,反而堵住了孩子的情绪出口,孩子更难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也不是说完全不管,是不要只会对孩子说“别哭了”“不许哭”,堵住宝宝的情绪。而是:

❶ 当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可以抱抱孩子,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感到委屈”诸如此类理解孩子的话语,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发泄情绪。

❷ 等孩子的情绪稍微平复后,妈妈可以问问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诸如此类有利于深入了解孩子的话。

❸ 2岁内干脆就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化解孩子的哭闹情绪。

更多解决办法,可以看看我们之前写过的:《只有不懂哭闹的家长,没有无理取闹的宝宝》这篇文。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破坏力超强

拆家本领不输二哈

朋友家的双胞胎宝宝,一个总是爱撕纸,一不注意就能把卫生纸撕的碎碎的,有时候绘本看着看着就被撕的四分五裂。 另一个特别喜欢扔东西,拿到什么都扔,玩具,水壶、吃的东西。很头疼,耐心和他说也没用!经常是两口子回家后,发现满屋狼藉,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养了只哈士奇。

但好消息是:

爱搞“破坏”的孩子

精细动作发育更好

将来更爱探索和思考

其实,宝宝撕纸是精细动作能力发展的表现,撕纸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孩子小肌肉、以及精细动作的发展。而孩子喜欢扔东西并不是他存心捣蛋,更不是件坏事,而是这时期宝宝对于外部世界的正常探索行为。

可以给宝宝准备不同材质的、可以撕的纸(皱纹纸、餐巾纸、硬纸壳等),让宝宝有更丰富的触觉体验。

告诉孩子什么可以扔,把不能扔的(贵重的、易碎的等)都收起来。找适合扔的东西,和宝宝玩扔东西游戏,比如接抛球、把球扔进篮子里,或把石头扔进池塘里。在游戏中宣泄掉宝宝扔东西的欲望。

和宝宝一起收拾残局。不管是被撕碎的纸,还是扔得满地都是的玩具,都要带着宝宝一起把房间收拾干净,培养宝宝承担后果的责任感。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爱翻抽屉、爱翻包

不管是不是自己家的

随时随地翻个底朝天

闺蜜家的宝宝快2岁了,最大爱好就是翻东西。每次我到她家去,包里的口红、纸巾、手机、充电宝、钥匙……绝对都会被抖搂出来。闺蜜平时我都不敢轻易请别人来做客,更不敢带他去别人家玩,常因此颜面大失。

但好消息是:

爱翻抽屉、爱翻包的孩子

空间感知力更好

逻辑思维更强

其实,宝宝这不是诚心捣乱,更不是没礼貌,而是处在“空间敏感期”,痴迷于对抽屉、书包等空间的探索。这对宝宝的的空间认知,大小认知、以及是什么、会怎样等逻辑思维的建立有好处

。妈妈要做的是:

2岁内的宝宝,别限制TA翻。家里,可以把宝宝能够到的抽屉、柜子,尽量放可以让宝宝翻的东西。家外,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避免宝宝乱翻别人东西。

2岁以上的宝宝,适当立规矩,告诉宝贝,什么能翻,什么不能翻。家里有一些固定的抽屉或柜子,可以让宝贝翻个够。但除此之外的抽屉、柜子、书包,不能随便翻,否则会怎样(比如就不再带TA去做客了)。

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的小孩,居然更聪明?

总之,为人母真的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消耗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无穷无尽的耐心,极其磨性子。虽然那个小小“破坏王”总是分分钟把你“逼疯”,但,熬过去,你会收获一个健康聪明阳光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