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彰德府傳奇:“萬里長城依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彰德府傳奇:“萬里長城依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安陽老城內,鐘樓巍然。在它的東南角有一座祠堂,老輩人稱它為“閣老祠”。閣老姓郭,名樸,字質夫,明代彰德人。明嘉靖十四年,郭樸中進士。此後曾兩任吏部尚書,兼英武殿學士,入內閣,故有“閣老”的稱謂。祠堂為兩進院落,建有大殿、正殿和寢殿。正殿內豎一寬大石碑,碑面有郭閣老身著官服的線刻畫像。前後兩院的廂房,居住著郭氏的後代。院內南牆有一組嵌線刻畫像石,首先會吸引觀光者的目光。畫像石講述了“仁義巷”街名的來歷。大意是:鄰里蓋房多佔了一牆之地,家人與鄰里爭執不下,修書一封到京城。郭樸回信曰:“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依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閣老以“仁”待人的高尚品格感動鄰里,結果是兩家相互退讓,空出的一條夾道後來成為一條街,人們美其名曰“仁義巷”。這件事情在古今影響很大。近年來,河北、江蘇等地,都把此事搬上了文藝舞臺,是否都在詠唱安陽的仁義巷,我們不得而知。郭樸晚年已完全脫離朝廷鬥爭的漩渦,過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因為他的田莊在城東,所以時人稱他為“東野先生”。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郭樸去世,終年83 歲,諡號“文簡”,葬於韓陵山麓。郭樸一生著作頗豐,撰有《學約》、《四思箴》、《四畏箴》、《九字圖說》、《續鄴乘》(即《續彰德府志》)等多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