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很多的醫學研究表明,除了基因、遺傳因素之外,情緒是導致一個人患癌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說:情緒,是一種最新的且隱形的癌症。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央視新聞曾有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個28歲的白領,工作不錯、經濟條件富足,卻莫名的患上了癌症。她去看了心理醫生,治療師問她現在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她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想有一個自己的家,只屬於自己、丈夫還有女兒的家。”

原來,她們一家三口,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婆媳矛盾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中變得越來越厲害。她曾提出要搬出去住,可是卻沒有得到支持,最後只能自己忍,不想這一忍兩年過去了,卻把自己“忍壞了”。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多年累積在心頭的壓抑、沮喪、焦慮,你可能不在乎或者已經遺忘,但是身體永遠會替你記得。

當身體病了,才醒悟自己的心已經病了很久,蒼白又無力。

有調查顯示:

夫妻之間經常出現情緒問題的人,死亡率比常人高一倍;親子關係不健康導致的情緒問題,會讓死亡率增加50%。


你所有的焦慮、壓抑、憤怒、悲傷,都會削弱你的免疫系統。總有一天,變成失眠、頭痛、胃病、痛風甚至癌症來傷害你。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她,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女人

她是俞灝明母親的貴人。

她曾在《天下女人》與著名主持人楊瀾、秋微搭檔同臺。

她更是著名的心理學者,紮根汶川震區整整3年,帶領團隊為災區近10萬名師生提供心理救援。

她就是海藍——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女人,情緒管理的深入研究者。

她常說:“心靈的病痛,往往比身體的病痛更加折磨人,更需要療愈。”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幼時,海藍的父親懷才不遇,北大畢業卻被送去做煤炭工人。

幼小的海藍成為了父親發洩情緒的對象:凡事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事,可無論怎樣都免不了被父親一頓打罵……

在這種原生家庭下,海藍對負面情緒有強大的感知力。但她沒有淪陷在過去的陰影中,反而暗下決心:

不能再讓別人遭遇情緒的不幸。

所以一直在不斷探索能讓人幸福的職業,可以幫助別人幸福的方法。

功不唐捐,她成為了醫學和心理學的雙學位女博士。就讀醫學博士後,還貸款10萬美金在全美排名第三的範德堡大學專攻心理學。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她上過知名電視。足跡遍佈《天下女人》、《心理訪談》、《楊瀾訪談錄》、《減出我人生》 等節目,她的經歷讓無數觀眾動容。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她對人性的理解透徹。連楊瀾、周國平、徐小平、俞敏洪、于丹、李靜、春妮、柯藍等50位名人,都說她對當今中國人心理影響巨大。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俞灝明的母親也把她當做貴人。

10年前,俞灝明拍戲時遭遇事故,全身39%的皮都燒傷了,不得不在醫院躺了2年。

兒子住院800多天,媽媽就照顧了他800個日夜。

那些日子,兒子的屈辱、難過就像一把把刀一樣刺進了她心裡。每每想到兒子的遭遇,她都忍不住偷偷流淚。

在海藍博士的開導下,她才學著調整心情,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兒子相處。

一個家庭的幸福,很大程度取決於媽媽的情緒修為。

而正是媽媽的穩定情緒給了俞灝明勇氣,讓他得以度過最艱難的時光,走出低谷,滿血復活。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問題能夠引起情緒,但情緒卻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情緒穩定的女人,才能撐得起半邊天。情緒穩定的女人,更容易得到幸福。

別等到情緒成為關係、生命的“癌症”時,才追悔莫及。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12堂精緻視頻課程

20堂優質音頻輔導課

可永久回看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2018.11.10-11.12,海藍老師作為嘉賓將會出席由世界全人聯合會和本自幸福聯合主辦的“全人幸福國際論壇”,和大家共同探討幸福事業!歡迎各界朋友一起討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