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战中,为什么日本要去偷袭美国珍珠港?

crab-纸乔君


一直以来,人们对日本会去偷袭美国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这是愚蠢的,不自量力的行为,是不是喝大了,梦游了!这种思想的起源和我们国人一贯以来轻视日本有关,其实也不赖民众有这种轻视,现在的影视剧,看的老百姓都为日本人捏了一把汗,十四年抗战,日本人遭了太多的罪了。

仿佛应该为抗战忏悔的不是日本,而是我们!

实际上,日本是一个极其有计划的国家,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经过反复推演,长时间准备,蓄谋已久,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用屁股做决定的国家。

基于以上这些,纵横再来剖析一下日本为何要去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中国抗日名将张治中在发动淞沪会战的时候说,中国对付日本敌人,一直有三种打法,第一种是“他打我,我不还手”;第二种是“他打我,我才还手”;第三种是“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最后一种也叫先下手为强。

这一点,纵横认为放到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上也十分适用。

尽管张治中认为淞沪会战属于第三种,认为日本要打我们,然后我们先打他,实际上国军也没有占据多少主动,整个淞沪抗战,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基本报销的差不多了,而日军虽然伤亡很大,甚至超过了日军的预想,但是实际来说,日本还是打的顺风局,中国是惨败。

为什么说偷袭珍珠港是一次先下手为强的行动呢?因为当时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和中立国条约,表面上不参战,实际上偏袒盟军,不但通过租借法案给英苏提供大量装备,还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冻结了日军的贸易,尤其是石油。

日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在大战开始后还是迫切的依赖进口石油才能作战,而当石油一旦被美军掐断,那么日军将会必败无疑,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也就是这个原因,再不动手,等美国动手就万劫不复了。

在日本人的世界观里面,崇尚死亡,但是是一种无畏的死亡,是一种将命运主导在自己上手,人定胜天的观念,因此,日本是宁肯自杀,也不会受人摆布。

以武力冒险博取可能的局部胜利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军事价值要远超中国的淞沪会战,在偷袭珍珠港的过程中,日本触动了350架飞机对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进行了两波进攻,炸沉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等,当天美国航母出港执行任务躲过一劫,实际上航母在的话,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的损失将会更大。

当然,日本并不是要和美军全面开战,而是要取得一种在亚太局势上的优势,迫使美国对其进行妥协,也就是到美国人家里把枪对准自己的脑袋跟美国人要饭,但是美国认为要饭可以,但是你吓到我了,所以,没得谈。

如果要是有的谈,美国再次不参战,或许和英法在二战前纵容德国一样,日本人的战略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日本知道石油不够了,怎么办?夺取!哪里多?东南亚!打东南亚有什么后果?美国可能会打我!所以,我要想侵略东南亚,就要先打美国,以免后下手遭殃,这种逻辑思维一直是日本人的标准思维。从根本上来说,任何阻挡日本崛起的国家,都是日本的敌人,包括中国和美国。

所以,偷袭珍珠港是一次日本倾尽全力去冒险,并且想要获取美国的局部妥协的一次军事行动,并非日本人蠢,只不过是赌博就有输赢,这次输了而已,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日俄战争中,侵华战争中,日本人大部分的赌博都是赢的。


史论纵横


先说结论:正如很多答案所说,日本知道自己实力不如美国,要打仗必须速战并在初战获得极大战果,最终逼迫美国谈和。所以才会发动偷袭珍珠港。

从战果来说,偷袭珍珠港的战术目标超额完成,近期战略目标也达成,美国无力阻止日军南下,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确实处于劣势。

历史的今天:日本偷袭珍珠港,一路败亡的开始!


77年前的今天(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通过两波偷袭轰炸,在珍珠港击沉了美军9艘战列舰中的4艘、击伤4艘,摧毁了265架飞机,导致2403名美军死亡,1778人受伤。

这件事令美举国震动。第二天,罗斯福在国会发表"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演说后,众议院以388:1票(唯一的反战人士),参议院以82:0票,通过了对日宣战决议,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

一、美太平洋舰队主力报销

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后详细经过,简直可以说好几本书。以下简单说一下美国海军主力战列舰在这次袭击中的损失。

逐渐沉没的加利福尼亚和俄克拉荷马号

亚利桑那号:爆沉(日军判定击沉)。

俄克拉荷马号:中弹后倾覆,后扶正,拖曳回本土过程中沉没(日军判定大破)。

西弗吉尼亚号:坐沉,近半年后打捞出水面,两年半后重新服役(日军判定击沉)。

田纳西号:严重受损,大修改装一年(日军判定大破)。

加利福尼亚号:受损过重弃舰,一直到3个月后才浮起,两年后重新服役(日军判定击沉)。

内华达号:中弹后主动搁浅,之后整整修理了一年。(无法参战,日军判定中破)。

宾夕法尼亚号:空袭时正在船坞内检修,受伤最轻,后返回本土修理并改装一年多。(日军判定小破)。

马里兰号:受伤较轻,修理改装近一年(日军判定小破)。

只剩舰岛在水面上的美战列舰

从以上8艘美海军战列舰的损失看出,基本上在两年内,美海军在太平洋无主力舰可用。

日本的战略目的算是达到了,确保了美海军只能坐看日军南下,无力干涉。而战术目标更是超额完成,原来只计划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四分之一的实力,战果却是几乎全歼。

二、日军指挥官,美海军仍有战力

但日本海军没有发动第三波空袭,夏威夷瓦胡岛上的海军修理厂和油料库都没有被袭,结果使得美海军依然可以在太平洋行动。

沉没的亚利桑那号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在知道指挥官南云中一中将没有发动第三波攻击后,只说了一句话:"做小偷的一旦得手,想法就是赶紧跑。"

幸运的是美国三艘航母,一艘在外演练,一艘驶往威克岛送飞机,一艘在本土,都不在珍珠港内,没有受到损失。

最终日本海军为彻底消灭美航母,在半年后发动了中途岛战役,结果却是自己沉没了四艘航母,优秀海军飞行员也损失殆尽,从此开始了在太平洋的一路败战。

三、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日本虽然赌赢了这场偷袭珍珠港战役,但其工业水平仅有美国的九分之一,在太平洋鏖战近四年,最终输掉了整个国运。也使今日,依然处于从属于美国的地位。

美老兵忆起珍珠港老泪纵横

偷袭珍珠港事件意义深远,研究它的书籍汗牛充栋,相关电影也有好几部。77年后的今天,希望日本不要再走老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大国之巅


二战期间,日本作为轴心国组成成员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战争罪行!无论是对于被征服国的无辜人员杀害,还是战争期间各种侵略!都在历史上有记录,不要妄想篡改历史,美化战争!

而在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算是二战中的一个大事件,因为它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中立国~美国拉近了这场战争中!

而身为轴心国的领导者~希特勒,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大骂:日本人是蠢猪。

而后来美国的参战确实改变了整个二战的战争格局!也证明了珍珠港事件是一个错误的战略方针!可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珍珠港事件呢?

让我们拨开历史,了解下日本领导者的想法!

夺取太平洋的控制权

日本是地处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本土面积不大,本国资源储藏有限,而战争就是国家之间的消耗战。日本人深知这点的重要性,因此每侵占一个地方就先去掠夺资源,补充国家的内需,可这就需要运输线了。当然,海运是最实惠的运输方法,也是唯一的运输方法,而能在太平洋和日本一决高下的只有美国了。欧洲国家疲于应对德国的侵略,无暇东顾!这就自然而然的把日本和美国推上了决战的舞台。

珍珠港位置重要

珍珠港地处瓦胡岛南岸的科劳山脉和怀阿奈山脉之间平原的最低处,与唯一的深水港火奴鲁鲁港相邻,是美国海军的基地和造船基地,也是北太平洋岛屿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当时美国的主要海军力量就停泊在珍珠港内,我们来看下珍珠港事件中双方的损失吧!

在短短的的1个多小时里,日军共投掷鱼雷40枚,各型炸弹556枚,共计144吨。击沉、击伤美军各型舰船总计40余艘,其中击沉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和油船1艘;重创战列舰3艘、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2艘;击伤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艘和辅助船5艘。击毁飞机265架。美军伤亡惨重,总计2403人阵亡,1778人受伤。日军只有29架飞机被击毁,70架被击伤,55名飞行员死亡,5艘袖珍潜艇被击毁,1艘袖珍潜艇被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赢得了这场赌博,这是他最为冒险、收益最大的一次赌博,这一赌使他名震世界海战史。

日本选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美国海军力量,使得在战争初期,美国只能以防守为主。

先发制人

既然决战在所难免,我不如先下手为强。

日本人老早的就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已经在太平洋岛屿演过偷袭珍珠,而当时的美国没有意识到日本会来这一招,以致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的2个小时,白宫方面才得知从珍珠港传来的被日本袭击的消息,这时候日本驻美国大使也面见美国政府,宣布对美国开战。美国政府大骂:日本人骗子。

不过,日本始终没有搞清楚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虽然有先进的武器,但是不理解武力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历史吐槽,白话历史,欢迎各位在评论去交流!


历史吐槽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缘由在于日本的南下政策,日本在亚洲的全面扩张,本来就让美国很不高兴,结果他的南下政策直接伤害了美国及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既得利益。姑且不说影响了美国的贸易和商业,而且还抢夺欧美在亚洲的殖民地控制权。于是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断了日本的原材料、原油等贸易和供应。


而且当时日本的工业制造能力还远远赶不上欧美,军工配件、枪械、医药等战时急需工业品也有部分依赖进口,但是美国开始断供。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美国这一手让他特别难受,他之所以南下原本就是为了获取橡胶、石油等资源。他在中国拖了那么些年,已经有些精疲力尽,而且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石油。


以前也打过苏联的主意,而且军部也制定过北上战略,由于苏联的战斗力、加上西伯利亚的荒芜、严寒也让他极为忌惮,所以最终选择了南下,去富饶的东南亚找资源。

由于美国对他的不友好和贸易制裁,日本军部研判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迟早必将参战,而美国一直在反对他在亚洲的扩张,那么美国参战的打击对象必然是日本。


既然迟早都有一战,为什么不趁美国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美国离日本最近的就是夏威夷,距离美国本土和到日本本土距离都差不多,但是对日本极具威胁的太平洋舰队就在夏威夷的珍珠港。

日本盘算的是偷袭珍珠港一战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让美国的短期内无法干预亚洲局势,为自己消化亚洲战果赢得时间。


最后偷袭倒是得手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根本没有在珍珠港,结果日本军部精心策划了一个战果不大,但是对自己的战略环境极为不利方案。导致了最终的惨败。


谢金澎


日本偷袭珍珠港,既是疯狂的赌博,也是被逼出来的。

美国在道义上,要抑制日本吞掉中国,这是有法律依据的,这就是美国1899年提出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在打开中国市场与列强瓜分红利的同时,也要(虚伪的)“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这成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百年基石。为此,美国要求日本从中国华北、东北撤军。直到日对美突袭开战前夕,美日两国政府的谈判仍在进行。

美国不容许日本称霸太平洋,这才是本质。眼见日本在中国得手,必须制约日本进一步的野心。美国在1941年夏天开始,以日本不全面退出中国为由;冻结了日本在美资产,停止对日钢铁出口,并实施了石油禁运。

按日本征服朝鲜—征服中国—征服世界的(田中奏折)国策;日本绝不会向美屈服,吐出到嘴的肥肉;但同时日本在中国陷入了人民持久战争泥潭,战略物资短缺。美国的釜底抽薪,使日本的飞机军舰在一年之内将因为没有燃料而变成废铁。

日本要继续维持战争,就只有“南进”,夺取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这就要动美英法荷殖民者“奶酪”,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当务之急是先下手为强,打瘫美国太平洋舰队。于是,偷袭其母港夏威夷瓦胡岛珍珠港战术目标计划秘密出笼。

日本这是狗急跳墙!偷袭计划方案和后来的实施指挥者海军大将三本五十六,曾任日本驻美大使官武官,当然知道点燃美国这台战争“锅炉”迸发的源源不绝的能量日本断难承受,用他的话说;“突然动手,一年之内(对美)可以取胜,一年过后就毫无把握”。但日本军国主义的赌徒们(裕仁、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还是孤注一掷、丧心病狂干了。

有人认为日本袭击美国是尽德意日盟国义务,错!希特勒内心鄙视东方这个“打鱼岛国”,东袭苏联也没指望日本西进夹击帮忙。当时德国并不想激怒那个“被百万富翁和犹太人操控的卑鄙国家”,日本偷袭美国也并事先向德国通报。当消息传出,希特勒气得破口大骂日本;“这头没吃饱的笨牛!笨牛!愚蠢的笨牛!”


谌人


简单来说,日本想打远东太平洋地区原有的政治军事格局,所以才偷袭珍珠港。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美国如何侵害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的的利益?

一战后,建立起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地区确立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 。但这一体系从一开始就为日本所不满 ,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日本。

《九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 ,而且使日本独占中国的梦想遭受重创。《五国海军条约》把日本海军限制在比英美低一等的二流海军“强国” 的地位上 ,一心想要争夺世界霸权,尤其是海上霸权的日本,怎么会善罢甘休?

因此,日本对华盛顿体系自始即极为不满, 亟欲冲破 。再加上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迅速占领大面积的中国领土,自身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加。日本军队野心膨胀,想要采取“南进政策”,继续在海上拓展日本的生存圈,这就必然要与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

二、日军为何要采用偷袭的方式?
其实,一战以后世界海战的主要对决模式还是战列舰VS战列舰,双方的舰艇摆好阵势之后开会对轰。这种模式对战舰的要求主要是,船坚、炮利、跑得快。所以,日本海军一直对于战列舰有一种疯狂的迷恋,甚至建造了有史以来最大吨位的“巨无霸战列舰”——大和号,号称有6万多吨。
山本五十六能够被历史铭记,就在他敢于孤注一掷,摒弃当时还是主流的战列舰对决战术,改派6只航空母舰组成的编队,去空袭珍珠港的美军。要知道,如果这支舰队被美军发现,则可能遭受到围歼,导致全军覆没。自己的战略意图没能实现,还极有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
山本五十六的策划,不可谓不大胆。


生猛历史


很多人认为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开战是因为山本五十六过于自信,甚至是愚蠢。

其实我并不认为山本五十六愚蠢,因为整个事件的决策者是日本军方,山本五十六本来是不赞成去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他认为这样会惹怒美国,如果不成功,会对日本造成极大的伤害。就日本当时的实力和在亚洲的地位来说,其实是人见人恨的。其加入法西斯组织,对亚洲的各个国家进行大肆的掠夺,已经引起公愤。另一方面,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岛国,占地面积小,人口也不多,而且资源也是十分稀少。又因为战争,更是失去了很多资源,他们当时已经没有太多能力去进行战争。

当时的日本刚刚在诺门坎战争中被苏联打败,再加上对中国进行很多年掠夺和战争在那时已经遭到中国的反抗与重重的打击,使得日本当时已经没有办法后退。所以他们当时只有两种策略,一个是北上,另一个是南下。但是由于当时已经被苏联打败,日本北上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日本军方协定后统一决定南下。

当时他们想再次掠夺中国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是由西方国家殖民的,他不敢侵犯,还有就是中国在二战中的反抗是日本有些惧怕。结果就是他们只能去掠夺东南亚等地区,但是当时这些地区跟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有利益关系。为了更好地掠夺资源而又不被美国这样的大国阻止,所以他们决定先拖住美国几年,在这段时间里好好搜刮资源提高国家实力。所以才去偷袭美国珍珠港,珍珠港是美国大量海军的基地,有着雄厚战斗实力。他们这样做使得美国海军在之后六个多月没有战斗力。

由此可见,他们这样做不是傻,而是为自己增加时间恢复,山本五十六也是执行命令而已。


军事观察员东旭


日本攻击美国珍珠港是因为2国的外交冲突。自1937年日本对我国发起侵略战争起,长期战争大量消耗了日本的财力物力人力,经济也每况愈下。为了保持继续对我国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提出了掠夺他国资源的计划。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文博提出了“大东亚共荣”的计划,严重威胁到了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于是美国强烈抗议。(图:日军零式战斗机正从翔鹤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偷袭美珍珠港)

1941年,美国要求日本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军,并连同英、荷2国停止对日本出口石油。石油是日本继续战争的必备资源。美国此举导致日本决定南进政策,去掠夺英、荷2国资源富饶的殖民地。当时嚣张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如此干涉,必须给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以致命打击,于是山本计划并偷袭了珍珠港。(图:山本五十六上将,攻击珍珠港计划的核心人物)

日本海军派出6艘航空母舰、共300多架战机的兵力,分为两波攻击。由于美军受到奇袭,日军取得重大成果:击沉及重创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造成2千多人殉职。日本以为重仓美国海战主力,美国会主动和日本和谈,重启对日本输出石油。美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岛上的发电站、维修设备、燃料和指挥总部大楼均未被破坏,未来海战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舰均不在港内。

(图:受创的三艘战列舰,由左至右为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重创)、田纳西号战列舰(微创)、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击中弹药库引发爆炸,后沉没))

燃烧的西弗吉尼亚号

日军前往珍珠港及返程路线

被日军忽略的目标:A、储油库,B、太平洋舰队司令总部大楼,C、潜艇基地,D、海军造船厂。1\t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 2\t马里兰号战列舰3\t俄克拉何马号战列舰4\t田纳西号战列舰5\t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6\t亚利桑纳号战列舰7\t内华达号战列舰8\t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9\t福特岛机场10\t希甘姆机场

这场军事攻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日本这次未宣而战的行动,美国公众舆论愤怒不已,全国自孤立主义转为支持参战;而欧洲的德国和意大利也对美国宣战,美国因此也加入欧洲战场。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给予各个反轴心国阵营大量的资源,导致最后轴心国的灭亡。另外,由于参战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亲同盟国、欲加入世界大战的态度,出现知道日军即将攻击珍珠港、却不加以警告的阴谋论,其至今仍充满争议。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发表著名的《国耻演说》,声称12月7日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后来成为该国的纪念日。(图: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后来美军在1945年8月6日与8月9日,送给日本2枚小男孩(原子弹),是历史上人类目前唯一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日本投降。


星空下的守望者


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和美国开战就是自寻死路,加速了日本的战败。其实不然,如果日本不和美国开战,只会败的更快。

首先当时来说美国已经表态正在日本的对立面了,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冻结日本在美的资产,而且还对日本禁止出口战争资源,比如石油。导致日本本来战争资极度匮乏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这个时候日本就急需石油,橡胶,钢铁等等这些战争资源。东南亚这些资源那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日本就只能向南攻占东南亚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东南亚都是欧美国家的殖民地,要想占领这些地方,就必须要把他们的后台得罪了,当时关岛,菲律宾等等都是美国的,当时美国还没有明确参战,但是已经有这样的动作了,所以只要是日本一旦占领菲律宾的话,美国肯定是要参战的,那么这个时候日本就只能先发制人了。

所以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开始大规模的进攻东南亚,并且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半年之内就已经把东南亚踩在脚下了。到这个时候日本几乎是发展到了顶峰,占领了中国大部,还有朝鲜半岛,还有东南亚等等地方。

其实日本也是知道和美国打会输,但是日本不开战的话,只会败的更快,所以日本只能是以战养战,当时偷袭珍珠港的日本最高指挥官就是山本五十六,其实山本五十六一开始就是反对和美国开战的,但是当时日本还是陆军比较厉害,所以在日本都是陆军说了算。当时的日本陆军在整个战争时期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失败,所以也是士气高涨,野心膨胀,和美国开战也是日军野心急剧膨胀的结果。


中国历史研究所


日本为什么选择偷袭美国珍珠港,也是迫于无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谈谈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由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但受到中国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致使日本久陷战争泥潭,短期内占领我国的愿望也破灭了,为了摆脱困境,日本企图利用海洋优势来挽救在我国大陆的失败,而同时美国为维护其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对日本采取了若干限制措施,为遏制日本的进一步扩张,美军太平洋舰队也移泊珍珠港,在太平洋附近活动。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美国和远东、西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基地内设施配套,装备完善,军事设施齐全,所以也成为了日本南下的心腹之患。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舰队不断加强,日本海军越来越难以取胜,极大地影响了日本南进战略的实施。如果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起攻击,用舰载航空兵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型舰船和飞机,从而夺取制海、制空权,就能保证日本企图能够胜利,所以日本最终决定对美国珍珠港展开空袭。


从军事战略来讲,日本的偷袭是正确的选择。由于利益的考虑,美日必有一战,面对远强于自己的美国,只有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击美国的军事力量,日本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偷袭珍珠港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它使美海军太平洋舰队丧失了战斗力,半年多失去战斗力,日本趁美军还未恢复元气之机,在太平洋西部顺利地实施进攻。 使日本有了战争胜利的可能,虽然自然没能帮助日本打败美国,不过偷袭珍珠港也不失为一良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